中国民间供奉的主要财神有九位,谁是正财神?谁在民间最受欢迎?

147小编 172 2025-08-09

你家门上贴的财神爷,到底是谁?是黑脸披甲、骑虎持鞭的赵公明,还是笑眯眯抱元宝的李诡祖?别小看这事儿——中国民间供奉的财神可不止一位,整整九位,个个来头不小

有人是封神榜上的“编制内”,有人是百姓画出来的“自由职业者”;有人主张镇宅收邪,有人主打送福聚财。

可到底谁是“正财神”?又是谁最受欢迎?这不是看香火多寡,也不是看谁印得多——得看身份、讲来历、看他们在民间怎么走红。

你以为财神就一个?其实是个“班子系统”

在老百姓心里,财神爷就像家里的亲戚——只要你过年点香,财神爷总是来得比亲戚还准时

可真要问一句:“财神爷到底是谁?”十有八九的人会一脸迷茫。这可不是咱们糊涂,是因为中国的财神,真不止一个。

在中国民间信仰中,财神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整套“神职系统”,有点像一个运营良好的公司:有总经理、有主管、有助理,还有外聘顾问——分工明确、各管一摊,组织得井井有条。

这“神职系统”里,最核心的成员一共有九位,今天我们熟知的“九大财神”,就是从几百年民俗中慢慢总结出来的。有人原本是道士,有人是忠臣,有人是商人,有人甚至曾是瘟神

。可不管出身如何,他们最后都“转正”成了财神——只要你管钱、护财、送福,在老百姓眼里,你就是财神爷。

举个最直接的例子,五代时期的刘海蟾,本是个修道得道之人,在民间却被称作“准财神”。他笑口常开,手里拎着金蟾,身边还跟着一串铜钱,形象实在太喜庆,所以成了家家户户喜欢挂在墙上的“富贵神”。

而那些商贾出身的人物,如范蠡、沈万三、子贡,靠着自己的经商智慧发了大财,后来就被百姓“封神”,挂上了财神的牌匾。他们能不能真的赐你金银,咱不好说,但老百姓看到他们,就觉得有奔头,这才是信仰的精髓。

更妙的是,财神的安排,跟咱们今天工作岗位还真有点像。谁拜哪个财神,其实是看你“从事哪行”:你是做买卖的,拜掌“财运总盘子”的;你是种地的、运输的、摆地摊的,就找负责“行业分线”的那位。

所以很多人以为“财神”是一个大爷,其实更像是一个团队。九大财神是干嘛的?就是把“招财送福”这事儿,具体到人,具体到岗,各负其责,才能让全社会都觉得安心

而在这个团队里,有一个人地位最高。不是因为他笑得甜,不是因为他金银多,而是因为他的“编制最正、官职最大、出镜率最高”——他叫赵公明。

赵公明凭什么是正财神?他不是天生的财神,而是一步步“转正”的

说起赵公明,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那个黑脸骑虎的财神爷?”对,就是他。但你知道他是怎么当上财神的吗?不是含着金元宝出生的,而是经历了三段“人生”。

赵公明原本是雷部将帅,最早在民间可不是什么财神,而是“瘟神”。他负责惩恶除疫,性格凶猛,形象黑面浓须、头戴盔甲、手执鞭杖、骑着一只黑虎出门巡街,怎么看都不像招财的模样。

但也正因为这样,他在百姓心中成了“既能治病,又能辟邪”的角色。用今天的话说,他不像财神,更像财务系统里的“审计部”,查账、断病、镇邪,一样不落。

但这位“雷部将帅”,身份发生了决定性变化,要感谢一本书——《封神演义》。在第九十九回中,姜子牙给他封了个名号:“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

看这职称就知道,是官方认证的“财源总管”,管的不是一条财路,而是“天下金银财宝”。

这还没完。到了民间信仰系统里,赵公明又成了“五路财神”的中路大帅。所谓“五路”,是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赵公明负责“中路”,其他四位是他的部下——一个管招宝、一个管纳珍、一个管招财、一个管利市。这种“带队型”财神,民间就认他是“头”。

于是你看,赵公明的职务,是从“地方官”干到“全国总管”,从“瘟神”转为“财神”,从“民间口头封”转为“道教正统认定”,这条晋升之路,是中国式信仰变化的模板。

他真正走红的时间,是在清代江南。苏州、上海一带,每年正月初五一早,街上锣鼓喧天,店铺争着“抢路头”接财神,接的就是赵公明。谁先接,谁财运旺。这风俗后来传遍全国,直到今天,很多地方正月初五凌晨还要放鞭炮、点香火,迎的还是这位黑脸大哥。

而且赵公明这个形象,在各种庙会、雕塑、木雕里极具辨识度。南方人习惯在门店门口摆他的神像,北方人在香案上供奉他的画像。尤其是开工开市的日子,很多老板宁可不吃饭,也得先敬赵公明。

所以说,赵公明是“正财神”,不是因为谁写了就算数,而是“宗教上有道统,民俗上有场面,信仰上有共识”。他是整个财神体系里权威最高、体系最全、神职最稳定的一位。

可在老百姓心里,“正”不等于“亲”。有些财神,看着就让人安心,哪怕没大官职,也最得人心。

李诡祖是“最接地气的财神爷”,谁家墙上没他张像?

赵公明是庙里的财神,那墙上的、香案前的财神,多半不是他。如果说赵公明是“单位神”,那李诡祖就是“家庭神”

这位李诡祖,没披甲,没黑脸,也不骑虎。他的形象是个慈眉善目的中年男子,穿红袍、抱元宝,笑眯眯地看着你,身边还站着几个小童子,有拿金蟾的、有抱聚宝盆的,怎么看都喜气。

他在民间有个外号,叫“增福相公”,还有人称他“福善平施公”。听着文绉绉的,但寓意很直接——主打“公平送福”、“家家有余”。所以很多小生意人、小家庭供奉的财神,都是他。

李诡祖不当道士、不做将军,也没被姜子牙“封神”,但他在百姓心中有别样地位。清代和民国的钱票上,印的大多就是他的形象,尤其是民间木版年画,十张有八张财神像,都是李诡祖。

比如山东、苏北一带,过年贴财神的时候,贴的是黄纸印的李诡祖像,边贴边念:

“财神贴得高,主家又蒸馒头又蒸糕;财神贴得低,主家开年好运气;财神贴得勿高勿低,主家钱铺满地。”

这不是文学,是活生生的民间信仰。而且这种“贴财神”的风俗,一直延续到今天。你到江南一些老城,走街串巷,还能看到门框上贴着残破但不舍得撕的李诡祖画像。

更有意思的是,在一些地区,当年过年乞丐送财神像,送的不是赵公明,而是李诡祖。他代表的不是震慑,而是祝福。他不需要身份认证,只需要那一张笑脸,就能进千家万户。

所以赵公明是“财神长官”,李诡祖是“民间代言人”。一个代表体系,一个代表人心。

在今天,谁是正财神,谁是最受欢迎,已经不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两人各有其位,各有信众,一个定格在庙里,一个驻扎在门上。这正是中国民间信仰最独特的智慧所在:我们不靠唯一神,而靠合力神;我们不是拜一个偶像,而是建一个系统。

参考资料

中国民间的财神信仰.快懂百科

五路财神.快懂百科

九大财神科普.澎湃新闻.2023-01-27

「网络中国节·春节」年俗日记⑯:正月初五 接财神.环球网.2022-02-05

上一篇: 仕途不顺就跑官要官,利用手中权力疯狂敛财,他一步步走向深渊
下一篇: 教你如何速效开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