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贵堡:村中央的田中堡

147小编 183 2025-08-10

攀桂堡全景

堡内木楼年久失修,多处腐朽坍塌

闽中大田县多土堡,据史料记载,曾有大小土堡近千座。土堡,始于宋元,盛行于明清时期,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仍有零星建造。如今,大田县还保留40余座土堡,构筑奇特、防御性强,是大田土堡建筑的典型代表,被称为“散落在乡野的明珠”。位于大田县湖美乡旺建村的攀桂堡,是大田县现存土堡之一,因年久失修、四合院已经不复存在。村中央的田中堡据《福建三明土堡群:中国古代防御性乡土建筑》一书介绍,攀桂堡是旺建村(明清时称旺乾)村民廖廷模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廖氏族谱》记载:“廖廷模生于雍正二年,卒于乾隆五十一年,寿六十三岁。开基土堡一座攀桂堂,坐亥巳兼壬丙,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堡内房间一百二十间,水井二口。”攀桂堡属田中堡,四周都由水田包围,由前空坪、进堡小石道、外槽廊、石阶、堡墙、门洞、堡内两进三堂、厢房和四周依墙而建的楼房等组成。攀桂堡在旺建村中央,四面外墙有的被荒草和灌木掩盖,有的被藤蔓枝条攀附,不少杂草在墙壁石缝中任性生长。它像一位力不从心的年迈老者,向世人诉说着辉煌的过去和惨淡的现状。据村里人讲述,攀桂堡主人廖廷模家藏万贯,是村里的大户人家。廖廷模三兄弟大兴土木,建造房屋。三兄弟在村里各自建造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建筑,攀桂堡位于村中洋面,威武高大,气势非凡,其他两座都是木质结构,占地面积也比较小。建堡传奇廖廷模为了攀桂堡选址花费了不少心思,请过多位先生前来察看村庄山峰、河流的来龙去脉,最终确定村中央位置。门头正对着湖美乡元安村的七星岩,岩下有一个山脉锁住水口,象征揽住财源;背靠吉祥稳固的五龙山,彰显千秋永恒的景象;左右两旁为拱护的山脉,左为双龙下山戏水的“青龙”,右为张口饮水的“白虎”,右侧溪流环绕堡前,堡的周边都是平坦的田地,视野开阔。关于建造攀桂堡,流传着许多故事。相传,攀桂堡还没建造前,村里的河流是往攀桂堡左边的莲花山脚下流过,在拐弯处形成一个巨大的深潭。廖廷模请来的先生将攀桂堡的选址确定在这里。开始,廖廷模觉得不可思议,这分明是一个深水潭,怎么建房屋呢?先生告诉他,这里就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要怎么做就看他的造化了。根据先生的指点,廖廷模雇了很多当地的劳工,日夜不停挖山,将土填入水潭。村民挑土的时候,两个簸箕原先装得满满的,挑了一里多路后,到水潭上方倒入水潭 时,簸箕里的土剩不到一半了。填水坑需要的土方量实在太大,以至于将莲花山旁挖出了一个山坳,就是现在的“后坑垵”。花了几年时间,终于将水潭填平,改变了河道的走向。由于刚填的土壤较松软,地基用大量的木桩打入地下十几米,然后再铺设宽大的松木,在木筏上垒砌超宽的石基,直到高出地面1.5米;四周围墙也是由石块砌成,高至5.3米,再用水田深处的灰泥夯筑3.5米;堡内的走廊、台阶都铺设石板。这样规模宏大的建筑,需要大量的石头和石板。旺建村里的石头能用的都被廖廷模开采光了,但石头缺口还很大,就雇人到5公里外的元安村开采。攀桂堡的建筑面积达到2850平方米,堡内建有两进三堂,厢房、天井、花台、水井布局在各处;四周倚墙构筑二层楼,面阔11间,进深四柱,二层设内楼道,楼道外安带群板的隔断,每隔一段开敞开式的槛窗;四面上下楼的中间都为厅,共8个;外围以水田作为防御设施,内具有独特的双走马道设计。所有建筑设计考究,工艺精湛。耗时10多年,廖廷模终于将攀桂堡建成。据说,因建攀桂堡导致家里银两几乎花光,到了工程扫尾阶段已经实在拿不出钱,甚至他的妻子陈香使把私房钱都掏出来了。古堡新愿攀桂堡是一座防御性很强的土堡,围墙四周设有内宽外窄的窗口和不同朝向的枪孔,便于瞭望和射击;除了正门外,左右还各有一个大门,大门都用条状的石板拱成,门的正上方石板留有小孔,直通二层走廊,走廊内间就是灶台,便于烧热水往小孔里灌,打劫的人和狗都不敢轻易靠近大门。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攀桂堡为保护旺建村民作出了很大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曾有土匪长期驻扎在旺建村后山的高峰山,经常下山打家劫舍。一旦土匪进村,旺建村民就集中躲进攀桂堡里。面对坚固厚实的城墙、又具有较为完善防御设施的攀桂堡,土匪最终只能扫兴离去。时过境迁,沧海桑田。新中国成立后,攀桂堡的后人先后搬离,只有一个孤寡老人住在那里,老人死后就再也没有住人了。只供奉村里的“伏虎公”等神灵,到了元宵节或者“伏虎公”生日当天才开放,其余时间大多大门紧闭。1983年,攀桂堡后人拆除了主房“攀桂堂”,将木材当作旧料卖了,只留下四周的高墙和楼道。由于长期缺乏修缮和保护,如今的攀桂堡外墙杂草和灌木丛生,土筑的墙体多处坍塌,堡内木质建筑也大多腐朽,只留石质基座;空地上长满杂草和树木,部分被开辟为菜地;二层走廊和楼房也已腐朽,濒临倒塌。站在正门举目四望,一片萧条荒芜的景象,再没有刚建成时的气势。历经200多年的风雨侵蚀,攀桂堡面临整体坍塌的风险,亟待修缮和保护。2020年11月,福州大学社会学系甘满堂教授在考察了攀桂堡后,在东南网《直通屏山》留言,反映攀桂堡年久失修坍塌严重,表达了担忧。也有文物爱好者了解了攀桂堡的现状后,在新浪微博以《亟待保护的大田县攀桂堡》为题,呼吁相关部门予以重视。

来源:三明日报

新媒体编辑:李金霞

上一篇: #六爻知识分享#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及实用八卦#原创.张光升#
下一篇: 20大李氏祭祖,李氏文化,诚邀天下李氏前来参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