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浅谈:夫妻缘分及相处之道
141 2025-08-18
中国风水学(堪舆学)源远流长,著作浩如烟海,流派众多(如形势派、理气派中的三元、三合、玄空、八宅、飞星等),因此评选“十大”存在主观性和不同标准。不过,以下十部典籍在历史上影响巨大、被公认是风水理论的核心或经典之作,常被提及和研习:
1、《青囊经》 (托名 黄石公)
《青囊经》 (托名 黄石公)被誉为“风水第一经”、“中国风水学的源头”、“阴阳五行术数之祖”。相传为秦末汉初黄石公所著,后传予张良。其篇幅极短(仅四百余字),但蕴含了风水学最核心、最根本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如“河图洛书”、“阴阳交感”、“天星八卦”、“五行动静”、“四象八风”等。后世几乎所有风水流派的理论都以此为基础进行演绎和发展。文字玄奥,需深入解读。
2、《葬经》 (晋·郭璞)
《葬经》 (晋·郭璞)是公认的阴宅风水奠基之作和开山鼻祖。郭璞被尊为风水界的祖师爷。该书系统阐述了墓地选址(寻龙、察砂、观水、点穴、立向)的理论与方法,强调“生气”是根本,“藏风得水”是核心。首次清晰定义了“风水”一词的含义(“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奠定了形势派(峦头派)的基础。
3、《撼龙经》 (唐·杨筠松)
《撼龙经》 (唐·杨筠松)形势派(峦头派)的扛鼎之作。杨筠松(杨救贫)是风水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被尊为“形势派祖师”。其内容专门论述山脉(龙脉)的行走、起伏、变化形态及其结穴规律。详细分类了九种星峰(贪狼、巨门等)的形状、吉凶及对应的穴场形态。是寻龙点穴最权威、最实用的经典指南。
4、《疑龙经》 (唐·杨筠松)
《疑龙经》 (唐·杨筠松)是《撼龙经》的姊妹篇或续篇,同为杨筠松所著,是形势派核心经典。针对寻龙点穴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如枝干难分、真假难辨、主客不明、穴场难定等)进行深入辨析和解答。更像一本实战答疑手册,指导如何在实际复杂地形中精准操作。
5、《青囊奥语》 (唐·杨筠松)
《青囊奥语》是杨筠松另一部重要著作,被认为是理气派的重要源头之一(尤其是三合派)。相较于《撼》《疑》二经侧重山峦形势,此书更偏向于理气方面的理论阐述,涉及阴阳、五行、八卦、干支、气运等深层次原理。文字更加隐晦玄妙,是研究杨公理气思想的关键文本。
6、《天玉经》 (唐·杨筠松)
《天玉经》 是杨筠松理气思想的巅峰之作,玄空风水学的根本经典之一(尤其被玄空飞星派奉为圭臬)。其核心内容是“三大卦”(东西父母三般卦、天卦地卦、玄空大卦之理)和“三吉六秀”的理论。系统阐述了如何运用八卦九宫、元运旺衰来定向、消砂、纳水,判断吉凶。是理气派中最高深、最核心的典籍之一,理解难度极大。
7、《地理五诀》 (清·赵九峰)
《地理五诀》 (清·赵九峰)是清代以来最为流行的风水入门和实用操作手册,尤其是三合派的代表性著作。因其系统清晰、语言相对通俗、实用性强而广为流传。书名中的“五诀”指:龙、穴、砂、水、向。书中详细阐述了这五个要素的识别、判断吉凶的要领及相互配合的原则。虽然被一些流派认为过于程式化、简化,但其普及性和基础指导作用无可替代。
8、《八宅明镜》 (清·箬冠道人 撰 / 托名 唐·杨筠松)
《八宅明镜》 (清·箬冠道人 撰 / 托名 唐·杨筠松)是八宅风水流派的权威经典。主要应用于阳宅风水(住宅、商铺等)。其核心理论是将人的“命卦”(基于出生年推算)与住宅的“宅卦”结合,分为东四命(卦)、西四命(卦)。详细规定了八种宅形的布局吉凶(四吉星:生气、延年、天医、伏位;四凶星:绝命、五鬼、六煞、祸害),以及门、主(主卧/灶)、灶的方位配合法则。在民间阳宅风水实践中影响巨大。
9、《沈氏玄空学》 (清·沈竹礽)
《沈氏玄空学》 (清·沈竹礽)是近代玄空风水复兴和普及的关键性著作。沈竹礽通过毕生研习和实践,系统整理、验证和发展了玄空风水(尤其是飞星派)的理论。其内容主要阐释了玄空风水的核心概念:元运(三元九运)、洛书九宫、飞星排盘(下卦、替卦)、旺山旺向、城门诀、七星打劫等。书中包含大量实际案例解析。其著作使一度秘传的玄空学得以公之于世,成为现代研究玄空风水最重要的典籍。
10、《阳宅十书》 (明代 署名不一,非一人一时之作)
《阳宅十书》 (明代 署名不一,非一人一时之作)是明代关于阳宅风水的集大成之作,内容广泛,图文并茂。其内容如其名,共分十部分(十卷),涵盖了阳宅选址、外部环境(形煞)、内部布局(门、灶、井、厕、床、神位等)、修造禁忌、符镇禳解等各个方面。融合了形势、理气(包括八宅、五行等)等多种理论,并收录了大量民间流传的风水口诀和禁忌。是了解传统阳宅风水全貌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