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乐昌市塘头下村廖氏文松公祖堂、仲尧公祖堂

147小编 63 2025-08-12

云岩塘头下村:

明正统八年文隆、文松昆季数人自湖南蓝山来粤,初居于马山,后各自寻山掬水大展宏图。文隆文松二公在马山相距五百公尺各自建村:文隆居左命名出水岩,象征子孙发达、若江若河。文松居右命名塘头下(又名人山村),向征鱼米之村、必有余庆。塘头下村有祖堂两座,分别由三世祖希忠公和六世祖仲尧公操建。

塘头下三世祖希忠公(字尽臣)于明朝正德十一年(1517年)操建成老祖堂和大门楼各一栋。而后六世祖仲尧公(字性宇)于明朝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又操建成新祖堂及大门楼各一栋。是时乳源民间所称“祖堂所构尽善尽美者必推云岩廖氏,而性宇公所建之祖堂为最”之后清乾隆年间乳源知县徐国楫参观后更是赞不绝口,并书撰一记(见后文)及恭赠一匾“樹德堂”。门联为李秉中大人所撰“绿水青山列遶千载氣象、禮門義路通達萬古规模

塘头下廖氏自始祖文松公开基以来,已历五百七十多年,后裔遍布本市及全国各地:祖岭、上开封、周雷、石山下、沙坪窝子、沙坪下沙坪、梅花大坪桥背、乐城、乐城张溪湾子、横溪、北乡、罩楼塘、清洞、长来、大源湖洞、大源桥头、坪石水浸角、九峰大坪、梅花桥背、梅花石山下、梅花大富岗、梅花西山桥;本省外县市的含:阳山秤架江脚、仁化、曲江回龙塘、马坝、往乳源大桥李家排、台山、往乳源横溪。徙居外省的含:湖南炎陵、湖南资兴、往湖南宁远、湖南桂东县城东门、湖南永兴、四川、四川邻水牟家坪、广西、香港、台湾、陕西、山东东营、湖北竹山等地

——————————————————————————————

塘头下文松公祖堂(老厅厦)

希忠公建云岩老祖堂记

考之礼宗庙之制,天子七诸侯五大夫三适士二官师一制虽不同。其所以报崇功、昭祖德者,根本之意一也。昔者, 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欲于春秋之时隆其刑典,必先后修其祖庙。盖祖庙修而后昭穆明,则贵贱贤齿之序因之而辨宗祠之典由来钜矣。我族自鼻祖文松公卜居斯土,诚以 岩水滚滚蓄储韶水之清,马山森森萃聚罗浮之秀。倘于此而搆祖堂则栋梁之选,出于马山者必驾衡山砥柱之奇,呈于岩水者应标汉水。虽然此特 鼻祖所愿而非, 鼻祖敢必乃山水储精。越三世而希忠公字盖臣者,挺生负有为之志抱不世之才。上体始二世乃 祖乃父之心,下谋億万年文子文孙之意。爰集材鸠工营建祖堂,相其土宜前后分为两栋,审其法度上厅开有二廊门,开虎眼从中出;下厅之规微微居左,有三階大门之像坐向己亥兼乾巽,祖堂大门俱相同体制。如斯经营尽善兴工于正德第十年乙亥之春,告成于正德十一年丙子之夏,面象山福星拱照坐人像金宿端凝,左右仓库相排列,遶文峯並峙、鳥革翬飛。纳盡雲岩生旺之水、竹苞松茂,收羅馬山鍾毓之灵。嗣後祖廟森然歷代之灵麥會聚祯祥聿至,子姓之俊秀叢生雍容廊廟者,选拔陞賞之时得以隆其昭报丰裕田园者。祠福嘗烝之侯获以薦其馨香烟火百千,从此而废派支万亿,因之而生文人争文峯之秀富翁擁仓库之雄。虽可硯岩水马山之精英实足徴经始鼎建之勲烈。诗曰:作庙翼翼;又曰:亦其福女其。三世祖希忠公之谓与予生也晚。固谱牒重订将父老所传述者一一书之。俾奕禅云礽星罗棋布者同拳拳服膺云是为记。

(十二世孫邑庠生祖典冠謨氏謹撰)

编者注:此记转抄于《珠岩廖氏》文集,原文抄于族谱似有诸多别字,因未见到老谱无法校对,故只能原文照搬。标点为编者所加,只为便于阅读,断句有误请指正。

该祖堂历经500余年仍屹立不倒,风貌古朴尽显历史沧桑。塘头下廖氏三世祖希忠公(字尽臣)于明朝正德十一年(1517年)操建成。

合族共议,该老祖堂门楼于公元2021年重建,重建工作正顺利进行中。

文松公祖堂门楼正面

文松公祖堂内部旧貌

在仲尧公祖堂内商讨文松公祖堂重建事宜

左边文松公祖堂(拆除前) 右边仲尧公祖堂(重建后) (备注:仲尧公为文松公派下第六世裔孙)

文松公祖堂重建中

彦聪公三子

希忠公(珠岩3世·希

字尽臣。生于明成化七年(1471年)辛卯岁三月初三日申时。卒于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癸卯岁九月十四日申时。享寿73岁。夫妇同葬于上开封桥雄鸡赶子形,丙山壬向,坟前左有古窨一穴,载谱为据……

配偶翟翠娥

生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壬辰岁九月初九日亥时。卒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乙未岁二月十三日酉时。享寿64岁。葬与夫同穴。繁衍三子;长子世举(移居酃县);次子世姿;三子世弼……

希忠公夫妇合赞:祖讳忠妣氏翟硕望懿行永堪则凛一言娴德诗书课儿孙纺绩训女媳大启尔宇田连阡陌凤齐鸣孙支蛰蛰行谊既克刚而克柔福泽自弥昌而弥炽。

(七世孙庠生有景谨识)

族谱记载世系源流

——————————————————————

塘头下仲尧公祖堂【树德堂】

仲尧公建云岩老祖堂记

昔者!明王孝治天下,以五庙而易七庙之尊非过奢也。盖因时尽制所以隆孝享报宗功培根本者,理宜然也。云岩廖氏有“仲尧公”字性宇者,出气体不凡财发巨万。堂上事积善之亲,膝前遶庙廊之器。所志益远所谋遂大,因于老祖堂右营搆新祖堂。大其规模宏其体制,正堂颇宽一丈有五、两廊阔二丈加七长、四合九之规高、符二丈之法,天井宽九一而长八。二厅门下元右前而上,元左一丈五尺三寸。是大门之宽二四如八零六,乃大门之长横过余坪四丈三,而有二面向地势三丈六而加八。体制宏宽规模廓大,不惜多金,栋柱以峻大为选。无吝巨费,階石以过纲为期。雕梁画栋、万字奇花、砌地磨砖、钉钩前壁。兴工于万历壬寅之夏,须金者二千有奇。乐成于万历甲辰之春,费工者三万几满。祖堂坐亥兼乾,依然福星高照。大门倚乾正戌,转见金宿坐氊榜山伊邇鴈塔定爾。題名文峯正朝成篇應於七步,巌水羅環、毓秀馬山、層叠鍾靈、經營盡善一至如斯。不诚为乃祖之贤裔厥后之烈祖也哉?予奉 简命乾隆戊午蒞任于乳,每以崇孝享修祖庙为先,务询风採俗,闻乳邑祖堂所稱盡善盡美者必推雲巌廖氏,性宇公所建之祖堂为最。越年因公经过其所,适其子姓教谕及此均以为然,因護謁其祖堂。瞻其貌如山如阜,巍巍栋宇入云霄,登其门如砥如掌,平平堂局收山水升。其堂栋梁集罗浮之选,階墀萃韶石之奇。观规模体制堂堂皇皇,刻桷丹楹華華蔍麗,遊玩久之因而嘆曰。夫!公之营建此堂也,人第知其所以报宗功昭祖德,而不知其郎。所以为子若孙者,異日攀丹桂占高魁與金馬玉堂之客相为酧酢之所也,其功不亦伟哉。

歎罷細觀閱之有一匾“恩優齒德”是邑侯 杨公赠以公者。然后知 公乃明之人瑞也。有二匾,一 奬善、一 皇恩寵錫,是邑侯 魏、林二公赠 公父啟春公者。然后知 公乃积善余庆、升平人瑞之肖子也。又有二匾一“鹏程發軔”一“ 成均拔俊”是邑侯 李、蒋二公赠。公长君大取公入学而入監者然,復知 公廼明黌門監特授上杭县正堂。大取公之太老爷也因喜前所嘆之言明明有证。更阅大门一聨 “绿水青山列遶千载氣象、禮門義路通達萬古规模”乃 公友人 钦差总督南赣都御史-李大人之贺 公而题者也。阅遍顧諸年兄而笑曰:今而后始信前后同情、古今一致,前所嘆之言良为不误,其发祥应必有大焉者。言未己诸年兄举酒而进相与怏饮其堂畅叙公搆此堂来历,嘱记於予,予即欣然唯命将所闻、闻而见、见者迅筆书之,並恭赠一匾“樹德堂”以为厥后文子文孙绳绳振振者,同览而知性宇公之奇勲是为记。

旹乾隆四年己未岁秋月上浣榖旦

乡进士出身文林郎署乳源县事年家眷晚徐国楫顿首拜撰

上记原乾隆己未蒙邑侯徐公并树德堂匾亲题而赠者也但创修谱时未获此稿今重订家乘搜寻旧册得高祖茂群公所遗世录载有此篇细读潜玩字字珠玑兹登谱牒一以誌邑侯徐公之盛情一以昭 六世尧公之鸿烈

九世孙邑庠生祖典冠謨氏謹識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岁季春上澣吉日鎸

该祖堂“樹德堂”为塘头下廖氏六世祖仲尧公(字性宇)于明朝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又操建成,是时乳源民间所称“祖堂所构尽善尽美者必推云岩廖氏,而性宇公所建之祖堂为最”之后清乾隆年间乳源知县徐国楫参观后更是赞不绝口,并书撰一记(见后文)及恭赠一匾“樹德堂”。门联为李秉中大人所撰“绿水青山列遶千载氣象、禮門義路通達萬古规模

该祖堂历经400余年,2017年塘头下村决定按历史原貌重修(编者未能找到原祖堂拆除前照片,是为遗憾,如有相片者请提供)。

仲尧公祖堂重建中

仲尧公祖堂建成后

仲尧公祖堂门楼

启春公之子

仲尧公(珠岩6世·仲)

字性宇。生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庚午岁三月二十九日巳时。乡饮介宝。卒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甲午岁十月二十二日午时,享寿85岁。葬于岩头岭下茂群公面前,坐北向南……

明天启三年(1623年)癸亥岁 秋月 谷旦 乡进士出身文林郎知乳源县事升奉直大夫杨於陞同儒学教论谕梁文恒 舆史周之烈 谢大猷 黄卷介绍生 邓魁 叶其慕 公奉举乡饮介宝七品顶戴旌匾 恩优齿德

性宇廖君先生传:廖君性宇先生讳仲尧乃龙山公之子世弼公之孙也恩赐七品冠带生而歧嶷性且聪慧体貌魁梧器宇轩爽芸囱肆业过目成诵非庸庸者比少负大志胸次浩荡人不敢以驽骀过之既而经营家政商遊苏杭气吐芝阑望隆山斗都人士恒见而器重之谓其有秀挹岁罗浮酃钟勃海之气槪焉迨越中年财发巨万业连四乡栗陈贯朽过荒蠲租佃人戴德周账寒乏贫者颂恩而且构造祠堂相其阴阳度其土宜环榜山而带清流面巽峰而朝玉案丹楹刻砌地磨砖门路石坪无一不底於尽善故予赠以门联日绿水青山列达千载气象礼门义路通达万古规模益谓其地钟灵发祥正未有艾也以故绍述有光嗣皆英长君讳大取字伦英者学绍廉谷理发朱程少采芹藻面文才轶众壮转黉门而遂志显亲次兴三乐十亩之间以松竹为友袭父膏腴其芳或醉赏於菊圃或吟咏於泽畔豪放潇之概真有出於寻常万万者何莫非公福泽之所流厚也公享寿八旬有奇邑侯曾赠匾云恩优齿德余当亲炙其光以见之真者言切公一堂之贤世济其美问安点额公以鹤发童颜而恬安朝夕不啼古百二十岁香山之老也其发祥不知伊於胡底也余叨世谊敬为之傅且为之赞

赞曰:江山如故人物多非惟君之行馨人口碑绍述多英显杨不尽千秋之下永仰芳名

(南赣都察院御史友人李秉中拜撰)

配偶胡淑姬

生于明隆庆二年(1568年)戊辰岁六月初一日辰时。卒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己卯岁正月十七日戌时,享寿72岁。葬于乐昌坪石管埠河背磐龙形,坐巽山乾向兼辰戌丙辰丙戌分金。繁衍一子:大取(黉门监生,特授上杭县正堂)……

赞曰:赋性温良德才无双内则无黍闺范可坊助夫财拥巨富最子荣选誉扬巾帼丈夫驰望女中君子流芳福履生新除旧门庭长发其祥 (懿文廪迳氏撰)

二配张凤姬

生于明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岁九月二十九日寅时。卒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丙子岁七月十三日丑时,享寿66岁。葬于高墩头对面杉树脚,坤山艮向。繁衍两子:长子庄行(即大聘,往沙坪窝子);次子鼎相(即大职,往阳山)……

赞曰:华清河之淑气端武威之懿为柔善相夫门楣大光和丸教子声誉播扬隆师而重道孝顺而慈祥先矣重大钟郝询哉再世周姜

(邑庠生精忠冰监氏拜撰)

注:括号内公元年份为编者所加

上一篇: 造谣9.6级地震!自称能“预测”!发这些谣言,谁要担责?
下一篇: 曾国藩出生地白玉堂风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