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好的养命方式,是养好这三处“风水”

《黄帝内经》有云:“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人们常说,命由天定。其实,一个人的命运,很大程度上,是由自己决定的。你过着什么样的生活,选择什么样的习惯,就决定了你有什么样的“命”。与其去求神拜佛,不如回头看看自己。人这一生,最好的养命方式,不是吃多贵的补品,而是养好自己身边这三处“风水”。
一、养好肚子的“风水”:饮食有节,肠胃干净
药王孙思邈曾说:“安身之本,必资于食。”
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但很多病,说到底,都是吃出来的。年轻时,仗着身体好,胡吃海喝,煎炸油腻、生冷寒凉,无所顾忌。可身体就像一本账本,你今天欠下的债,日后都要加倍偿还。
我的邻居王伯,今年七十有三,每天还能在公园里打一套行云流水的太极拳,脸色红润,中气十足。很多人向他请教养生秘诀。
他总是笑着说:“我哪有什么秘诀,不过是听我奶奶的话,把嘴管住了而已。”
原来,王伯年轻时在码头做工,饭量大,也爱吃肉喝酒。三十多岁时就得了胃病,三天两头地疼。他奶奶告诉他:“人的肠胃,就像一块地。你天天用大油大肉淹着它,再好的地也得坏。得让它歇歇,养一养。”
从那以后,他开始改变饮食习惯。每餐只吃七分饱,以清淡的蔬菜、五谷为主,很少碰大鱼大肉。这个习惯,他坚持了四十年。
肠胃干净,是最好的养生。 它不仅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也影响着我们的精神状态。一个人的肚子舒服了,心也就跟着顺了。管住嘴,吃得干净、简单,就是为自己的生命积攒最宝贵的元气。

二、养好书房的“风水”:书卷在手,精神丰盈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个人的衰老,往往不是从长出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他停止学习、内心变得荒芜开始。身体需要五谷滋养,精神同样需要食粮。而读书,就是成本最低、回报最高的精神滋养。
有一位退休的老教授,老伴去世后,子女又不在身边。很多人都担心他会孤单消沉。可他每天都过得有滋有味。
他的家里,最值钱的不是家具电器,而是一屋子的书。每天清晨,他都会雷打不动地读一个小时的书。上午写写毛笔字,下午整理自己的读书笔记。
他说:“人可以老,心不能老。这满屋子的书,就是我最好的朋友。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在书里,我可以和苏东坡聊天,可以跟王阳明学心学。我的身体虽然困在这方寸之间,但我的精神,却可以遨游古今,何来孤单之说?”
书房,是一个人精神的道场。 书桌上的灰尘,就是心上的灰尘。当你的书房干净整洁,书卷常在手边,你的精神世界就必然是丰盈而富足的。这份丰盈,足以抵御岁月的一切侵蚀。

三、养好内心的“风水”:少思少虑,情绪平和
《素问》里讲:“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人活一辈子,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的情绪。过度的思虑、长期的内耗,比任何疾病都伤身。那些长寿安康的人,未必有多富贵,但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点:心态好,想得开。
我老家村里有个“百岁奶奶”,一辈子没出过远门,也没吃过什么山珍海味。但她活到一百零二岁,无疾而终。
她这一生,也经历过很多苦难。战乱、饥荒、丧子之痛,一样没落下。可她总能乐呵呵地面对。
有人问她长寿的秘诀。
她眯着眼睛想了半天,说:“没啥秘诀。就是天大的事,都别往心里搁太久。哭一场,骂几句,第二天太阳照样升起来,就得接着过日子。总想着过去的事,跟自己过不去,那不是傻吗?”
心宽一寸,病退一丈。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累,不是事有多难,而是心里装了太多放不下的东西。学会清理内心的垃圾,原谅别人,也放过自己。当你的心变得简单、干净,好运气和好身体,自然会找上门来。
▽
说到底,养命,养的就是一种好习惯,一种好心态。
把肚子养干净,身体就少病痛;把书房养干净,精神就永不衰老;把内心养干净,生活就充满阳光。
愿我们都能养好这三处“风水”,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活出自己的健康与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