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识人术,三招看透人心

147小编 100 2025-08-16

倪海厦在《人纪·易经篇》课堂上,曾用三句话点破一个学生的“职场危机”:“你身边坐的那位同事,眉间竖纹如刀,说话时右手总摸后颈——此人表面热情,实则爱记仇,三个月内必因利益与你翻脸。”三个月后,该学生果然因项目奖金分配被同事诬告“数据造假”,而那位同事正是倪师所说的“眉间竖纹男”。

作为被千万人称为“中医鬼才”“易经活字典”的一代大师,倪海厦的“识人术”从不靠星座、血型或心理学套路,而是扎根《易经》六十四卦的底层逻辑,结合“面相、言行、时机”三大维度,总结出一套“看本质不看表象”的识人体系。这套方法被他的弟子称为“当代防坑指南”——小到交友择偶,大到职场合作,用对了能少走十年弯路。

一、看面相:卦象藏在“三庭五眼”里

倪海厦常说:“相由心生,但心随运转。真正的相术,是通过面相看‘卦象’,再用卦象推‘人性’。”他的“易经面相法”不迷信“福相”“克夫相”,而是将面部特征对应《易经》的“八卦方位”(乾为天在额头,坤为地在下巴,坎为水在人中……),结合五行生克,快速判断一个人的“核心性格”和“潜在风险”。

第一招:“三庭断格局”

倪师将面部分为“上庭(额头)、中庭(眉眼鼻)、下庭(嘴下巴)”,对应《易经》的“天地人三才”。

上庭短(额头窄):对应“艮卦(山)”,主“固执、保守”。这类人习惯用经验解决问题,对新事物抵触强,合作时若涉及创新,易因“不愿改变”拖后腿(案例:某创业者找“上庭短”的合伙人做电商,对方坚持用十年前的线下打法,最终项目流产)。

中庭凸(鼻梁高挺):对应“离卦(火)”,主“强势、控制欲”。倪师提醒:“鼻梁高过眉眼的人,说话爱用‘必须’‘听我的’,合作时看似果断,实则容不得反对意见,若你是需要平等沟通的角色,趁早保持距离。”

下庭长(下巴尖长):对应“兑卦(泽)”,主“善辩、敏感”。这类人擅长用语言说服他人,但情绪波动大,倪师曾见过某“下庭长”的销售因客户一句“再考虑”,当场摔文件离职,事后又哭着求复合。

关键提醒:倪师强调“相不独论”,需结合其他特征。例如“中庭凸+下庭长”的人,既是“控制狂”又“玻璃心”,合作中易因“我说了算但你必须夸我”的矛盾逻辑引发冲突。

二、观言行:卦象藏在“细节节奏”里

“易经识人术的最高境界,是从言行中读出‘卦的动变’。”倪海厦在《天纪》中提到,《易经》的“变卦”思维同样适用于人性观察——一个人说话的“断句方式”“动作频率”“回应速度”,都暗含其“底层动机”。

第二招:“三问定真心”

倪师总结了一套“场景提问法”,通过三个问题快速判断对方的“真实意图”:

问“意外”:“如果现在有个突发情况(如项目资金少了30%),你会先保什么?”——《易经》“震卦(雷)”主意外,回答“保团队稳定”的人重情义,回答“保业绩数据”的人重利益,回答“先怪别人”的人爱甩锅。

问“取舍”:“如果只能选一个(如高薪但加班/低薪但轻松),你选哪个?”——《易经》“损卦(山泽损)”主取舍,选前者的人“风险偏好高”,选后者的人“求稳”,犹豫超过10秒的人“容易后悔”。

问“过去”:“你最遗憾的一件事是什么?”——《易经》“坎卦(水)”主记忆,若对方抱怨“都是别人害的”,则推卸责任;若说“当时我应该……”,则自我反思强(倪师曾用此招帮学生筛选到“能共患难”的创业伙伴)。

真实案例:某女士用此方法测试相亲对象:问“如果婚礼当天暴雨,你先保仪式还是改酒店?”对方答“改酒店,不能让客人受罪”;问“选996高薪还是朝九晚五?”答“后者,我需要生活”;问“最遗憾的事?”答“没多陪奶奶”。倪师看后断言:“此人重家庭、有同理心,可嫁。”两年后,女士反馈“他果然在我生病时辞职照顾,比婚前更可靠”。

三、察时机:卦象藏在“相遇节点”里

“识人不能只看当下,还要看‘相遇的时空’。”倪海厦在《易经杂说》中强调,《易经》的“时位”(时间+位置)理论同样适用于人际判断——同一个人,在“顺境”和“逆境”中展现的性格可能完全相反,而“相遇时的时机”决定了他的“真实底色”。

第三招:“三时辨真伪”

倪师将“相遇时机”分为三类,对应《易经》的“泰卦(吉)、否卦(凶)、未济卦(未决)”:

顺境相遇(对方事业上升、家庭和睦):此时展现的“热情”可能是“锦上添花”的客气。倪师提醒:“顺境中的‘朋友’,往往在你落难时最先消失。”

逆境相遇(对方失业、失恋、重病):此时展现的“真诚”更可信。《易经》“坎卦(险)”主考验,能在低谷时对你掏心掏肺的人,往往是“能共苦”的真朋友(案例:倪师的关门弟子就是在他被质疑“伪中医”时,连夜整理千页资料力挺,最终成为他最信任的传人)。

利益相关时相遇(合作、借钱、竞争):此时需看对方“是否守规则”。《易经》“讼卦(争)”主冲突,若对方为利益不择手段(如偷改合同、背后捅刀),哪怕能力再强,也需“敬而远之”。

倪师金句:“真正的贵人,不是在你飞黄腾达时递酒的人,而是在你摔进泥坑时,愿意蹲下来和你一起擦脸的人。”

结语:易经识人,不是“算卦”是“看本质”

倪海厦的易经识人术,本质是通过《易经》的“阴阳平衡”“五行生克”思维,看透人性的“底层逻辑”——有人因缺爱而控制欲强,有人因自卑而爱炫耀,有人因恐惧而习惯性推卸责任……这些“底层逻辑”,才是决定一段关系、一份合作能否长久的关键。

正如倪师临终前在笔记中写的:“学易经不是为了算命,而是为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当你能透过表象看到人性的‘卦象’,就能少遇小人,多结善缘——这,才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真正智慧。”

下次遇到“看不透”的人时,不妨试试倪师的方法:先看面相对应哪卦,再问三题观言行,最后结合相遇时机辨真伪——你会发现,人心虽复杂,但“易经”这把老尺子,永远能量出最真实的答案。

我是管理咨询顾问。致力于以《大易》和《春秋》构建企业的管理体系,从《资治通鉴》中汲取管理智慧,帮助企业提升核心能力。谢谢关注,阅读,点赞。

上一篇: 头部五官比例划分/三庭五眼
下一篇: 贵圈面相学(一):你是主角脸还是配角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