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通渭小城

147小编 125 2025-08-18

通渭首家新媒体平台

吃喝玩乐在通渭

一座美丽的小城,一个温暖的人

新朋友订阅通渭圈子请加微信号:tongweiquanzi

通渭圈子评论功能已开启,请到文末发表观点

通渭简介

通渭县,隶属于甘肃省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东侧,东南、南分别与天水市秦安县和甘谷县接壤,西南、西分别与天水市武山县和定西市陇西县相邻,西北、北、东北分别与定西市安定区、白银市会宁县和平凉市静宁县毗邻。

通渭县共辖6镇12乡,总面积2908.5平方公里,43.14万人。2012年,通渭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49060万元。

通渭县境内重要的革命历史遗存主要有“榜罗会议”革命遗址、通渭县城红军长征文娱晚会遗址。

风情通渭

tongwei

通渭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典型地区,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独特自然风景和民风民俗,其中通渭温泉闻名遐逊。

书画通渭

通渭县文化底蕴深厚。通渭群众酷爱书画,习字作画蔚然成风,全县10万余户几乎家家悬挂、收藏字画,书画收藏总量150万件以上。截至2013年,全县有画廊260多家,从事书画习作创作的人员3350人,有县以上协会的创作骨干349人,其中有国家、省级书法(美术)协会会员32人,从事书画装裱和经销的人员达2000多人,年书画交易额1000万元以上,形成了独特的“通渭现象”。

1993年,通渭县曾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

书画通渭--优秀书法作品展示

我叫通渭,这是我的简历!

甘肃通渭

个人基本信息

县名:通渭县

英文名:Tongwei City

性格:豪爽、淳朴、爱喝酒

监护人:中国甘肃省

方言:通普话

出生年月:宋熙宁(1068)元年,陕西秦凤路副督总管杨文广筑大甘谷口寨(今甘谷县杨家城子下村北),朝廷赐名“甘谷城”,又于擦珠谷筑一大堡 (今什川乡李家坪古城遗址),朝廷赐名“通渭堡”,因牛谷河通往渭河而得名。

车牌:甘J

邮编:743300

电话区号:0932

我的证件照

家庭情况

祖先:甘肃省

父母:定西市

子女:6镇:平襄镇、马营镇、鸡川镇、榜罗镇、常河镇、义岗川镇。12乡:陇阳乡、陇山乡、陇川乡、新景乡、碧玉乡、襄南乡、李店乡、什川乡、三铺乡、华岭乡、寺子乡、北城铺乡。

人口:43.14万人(2012年)

身体占地:2908.5平方公里(2013年)

家庭住址: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平襄镇

家庭收入:249060万元(2012)

我的荣誉

“中国书画艺术之乡”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全国体育先进县”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全国田径之乡”

“全国书画产业先进县”

我的成长经历

通渭历史悠久。据发掘文物证明,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在通渭这块土地上。

夏、商、西周时期,通渭地为羌人所居。

春秋和战国前期,通渭地为襄戎地。

战国后期,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置陇西郡,通渭地属陇西郡(治今临眺)辖。

秦统一后,通渭地仍属陇西郡辖。

新莽篡汉,改天水郡为镇戎郡(仍治平襄),改平襄县为“平相县”

西汉更始元年至东汉建武八年,成纪(今秦安县北)人院嚣聚众10万反莽,在平襄建立割据陇右诸郡的西州政权达10年之久。

东汉收复平襄后,平襄县仍属凉州刺史部天水郡辖。永平十七年,天水郡更名汉阳郡(移治冀县,即今甘谷),平襄县为汉阳郡辖。中平五年,分置南安郡(治今陇西县东南),平襄县改属南安郡辖。

三国时,曹魏从平襄、略阳县分置临渭(治今秦安县东南)、清水县,合4县立广魏郡(治临渭),属雍州辖。

晋时,平襄县属秦州略阳郡(治今秦安县陇城)辖。《晋书·地理志》载:“略阳郡,本名广魏,泰始中更名焉。”晋末大乱,郡县归属无定。

前赵、前秦时,平襄县犹存。西秦时,还两次见于史册。此后,平襄县废。

北魏太平真君二年统一北方后,平襄县地属秦州天水郡显亲县辖。永安三年置渭州(今陇西),平襄县地改属渭州南安阳郡(治桓道)中陶县辖。西魏初,平襄县地属北秦州〔今秦安县西北)辖。废帝三年((554),改北秦州为交州,平襄县地属交州安阳郡(治今秦安县北)乌水县辖。北周(557-581)因之。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交州为纪州。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并乌水县入长川县,平襄县地属陇西郡长川县辖。

唐武德元年,复改陇西郡为渭州,平襄县地属渭州长川县辖。贞观三年(629),并长川县入陇城县,平襄县地属陇右道秦州陇城县辖。宝应二年((763),渭、秦等州被吐蕃占领。大中三年(849)大破吐蕃,光复平襄,属秦州。

宋初,西边疆域只达秦州夕阳镇(今天水新阳镇,未过渭河,平襄县地被西夏和吐蕃占领。时,宋以秦州,继以古渭州(今陇西)为据点,逐渐向西开拓。天禧二(1018)置安远寨 (今属甘谷县),属秦州。治平四年 (1067)置鸡川寨,属秦州。熙宁元年 ,杨文广于擦珠谷 筑一大堡,十二月城成,宋廷赐名“通渭堡”。熙宁五年 (1072),升通渭堡为通渭寨,领者达 (后演变为“哲达”)、漆麻、本当、扑麻龙、达隆5堡,属熙河路通远军 (今陇西)辖。崇宁五年 (1106)升通渭寨为通渭县,属巩州。

天会五年(1127),金在通渭境内置通渭、鸡川、甘谷3县。通渭属临挑路巩州辖。

元至元七年(1270),并鸡川县入秦安县:废甘谷县.于秦州属伏羌城置伏羌县(今甘谷);通渭县移治今城区.属陕西行省巩昌路辖。

明洪武二年(1369),总兵徐达西征至巩昌,时通渭为元主簿杨忠所据,徐差万户董提招杨归附。通渭县属陕西行都司陇右道巩昌府辖。

清初,因明制。康熙二年(1663),通渭县属陕西右布政使司巩昌府辖。康熙七年,通渭县属甘肃省巩昌府辖。康熙五十七年,县城覆没,县署临时移治西关。雍正八年 ,县署又临时移驻平凉苑马寺属安定监 (今马营)。同时,割安定监属通渭,巩昌府辖。乾隆四年 (1739),在旧城址始筑新城,即今县城。乾隆十三年 (1748)城成还治,仍属巩昌府。

中华民国2年3月,废府设道,通渭县属甘肃省陇南道(旋改渭川道,治今天水)辖。

民国16年(1927) 7月,改道为行政区,通渭县属甘肃省渭川行政区辖。

民国30年(1941) 8月,改渭川行政区为廿肃省第四行政督察区。1949年8月6日,县城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渭县属甘肃省天水专区辖。至1955年10月22日改属甘肃省定西专(地)区所辖至今。

我最爱吃

荞圈圈

通渭荞圈圈以开水烫荞面,拌少量小苏打,调成糊状,旋入特制的木勺或铁勺中,用八成热的油炸至棕红色捞出。

甜醅子

甜醅子是通渭的传统小吃,又名酒醅子,其原料有三:一为莜麦,二是青稞,三是小麦。

酿皮

酿皮是用面粉浆汁蒸出来的面皮。有两种,一种是普通酿皮,一种是高担酿皮。

莜麦面

莜麦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期短,成熟后子实容易和外壳脱离,磨成粉后可食用,就叫莜麦面,也叫裸燕麦面,又叫油麦面。

苦荞茶

苦荞茶,是通过膜分离技术提取苦荞麦中的天然有机营养元素芦丁(黄酮)、叶绿素等成份经生物技术加工生产而成的一种固态营养保健饮品。

苦荞茶不分男女老妇均可饮用,特别对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有一定的食疗预防效果。

罐罐面

我家的特产

我的家乡宝贝

通渭温泉

通渭县温泉,位于甘肃省中部通渭县县城西南8公里处的汤池河谷中,历史悠久,饮浴效果独特,浴可医治百病,饮可提神美容。其水温高、水量大,水质优而居西北温泉之首,有“陇上神泉”之美誉。建有通渭温泉度假区,接待海内外八方游客。

榜罗镇会议革命遗址

1935年9月27日,毛泽东在原榜罗小学校长室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史称“榜罗镇会议”。会议分析了国内国际形势,进一步研究红军落脚点问题之后,正式决定并宣布改变俄界会议关于到邻近苏联边界的地方建立根据地的战略方针。

鹿鹿山

通渭县鹿鹿山省级森林公园位于通渭县城北部,距县城15公里,处于通渭县陇阳乡、北城乡、寺子乡三乡交界地带,涉及8个行政村,于2005年5月经甘肃省林业厅批准成立,规划总面积30000亩。

鹿鹿山是华家岭与新景乡高庙山的风水岭,山上森林茂密,青草茵茵,被群众称作是通渭县城的“后花园”。

通渭书画之乡

1992年,通渭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通渭县文化底蕴深厚。通渭群众酷爱书画,习字作画蔚然成风,全县10万余户几乎家家悬挂、收藏字画,书画收藏总量150万件以上。

秦嘉和徐淑

秦嘉东汉时期有为中国五言诗的成熟作出重要贡献的著名“夫妻诗人”之丈夫。

徐淑,东汉时期有为中国五言诗的成熟作出重要贡献的著名“夫妻诗人”之妻子。

我的家里名人

杨子恒

杨子恒,英国伦敦大学院大学(UCL) RA Fisher统计遗传学讲座教授,RA Fisher计算生物学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计算与进化生物学中心主任,大陆首位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

尚永丰

中科院院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 现任天津医科大学校长,长江学者。

小编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望见谅

通渭家乡的美丽,通渭一生的记忆,不是通渭人,不在通渭生活根本无法体会。如果你是通渭人,你也有无数个日夜,无数瞬间欢愉累积起对通渭的情怀,就为通渭鼓掌吧。分享给更多的外在同胞们。让他们再次满怀热情的了解通渭。

我叫通渭,这是我的简历,

请你双手把她传递下去!

通 渭 圈 子

本地生活,从这里起航。

上一篇: 您好,我是通渭,这是我的名片!
下一篇: 关于定西:高地之瓮(之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