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的墓地,能否栽种红豆杉树,民间有什么样的讲究?
我们村在林业部门的指导下,人工培育了数亩红豆杉树苗。村里有人想在祖先墓地栽种人工培育的红豆杉树苗,在与村里人的闲聊中,这些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结果村里人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最后分成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谁也说服不了谁。
一种观点认为,红豆杉树不适合种在祖先墓地,原因是虽然红豆杉生长缓慢,但树长大后很高大,树龄很长,树枝很发达,要遮蔽一大片地方。
按照民间的说法,如果村枝遮蔽了坟墓,就会永远见不到天日,寓意不好,意味子孙后代没有出头之日。
再说,墓地通常以“挂白”(打墓的插纸)为主,而红豆杉结出红色的果实,与墓地的氛围不匹配。
从生活经验来看,村里及相邻村的墓地,没有看到过有栽种红豆杉的。既然前人不在墓地种,自有其道理,我们还是不种为好。

另一种观点认为,红豆杉是柏树的一种,叫赤柏松树,又与杉树接近,叫紫杉树。柏树、松树、杉树都可以种在墓地,红豆杉树也可以种。
从民间风水习俗的角度来说,红豆杉在民间被称为“风水神树”,象征长寿与生机。红豆杉的枝叶四季常青,与松树和柏树的特点是一样的,象征着生命永恒和家族的繁荣。
村里以前的墓地没有栽种红豆杉的原因,是这种树比较稀有,过去科学技术不发达,人工培育树苗很困难,没有树苗,就无法栽种。
那么,祖先墓地到底能不能种红豆杉树呢?
实际上,祖先墓地到底能不能种红豆杉树,从民俗的角度来说,没有确切的答案,也没有特别的禁忌之说,只是在一些村庄种植红豆杉树的过程中,留下了一些痕迹。

通过这些痕迹,可以看出,红豆杉树,在一些地方确实被视为是所谓的“风水神树”,但是,这只是对村庄和民居而言的,与墓地没有多大的关系。
尽管古代人工培育红豆杉树苗很困难,但是,从一些村庄种植的红豆杉树龄来看,有千年以上的,也有数百年以上,还有百年左右的,这说明,我国民间人工种植红豆杉的历史,在千年以上。
村庄种植的红豆杉,通常种在村庄的水口处、风口处、溪河岸,也有种在村庄公共场所的场坪处,根据红豆杉是否开花结果,分为公树和母树。
民间俗信认为,村庄种植红豆杉,可以改善村庄的风水。还有的地方认为,红豆杉具有辟邪镇宅的神奇力量,能够阻挡外界邪气的入侵。这里所说的“邪气”,通常指旧时的传染病,如瘟疫等。

如此,红豆杉可以给村庄的居民,在心理上带来安全感。同时也体现了民间原始的树崇拜信仰。
而墓地,从笔者走过的村庄来看,确实没有发现老墓没有种植红豆杉的现象。即使发现个别村庄有这种现象,如果仔细考究就会发现,所种植的红豆杉,要远早于坟墓的安葬。
也就是说,古代人种植红豆杉时,这个地方并不是墓地,可能是那时的村庄,或者邻近村庄的风水培植之地。
古代人不在墓地种红豆杉,除了民俗方面的原因外,可能还有现实方面的原因。
一是阴湿方面的原因。红豆杉喜欢阴湿环境,即使不是阴湿的环境,种植红豆杉成林后,环境也会变得阴湿。而墓地需要相对干燥的环境,这样才有利于坟墓的保存。

二是树冠和树根的问题。红豆杉生长虽然缓慢,但是树冠高大,可达30米,枝叶繁茂,根系非常发达,钻地很深,可以延伸到距离树十多米以外的地方。
枝叶繁茂会遮蔽坟墓,不能见天,而很多地方风俗,忌讳树木遮蔽坟墓,以坟头和坟前见天为好。根系发达则可能有树根延伸到坟墓内,从而破坏墓体结构。
那么,现在的墓地种红豆杉是否适合呢?
由于墓地种红豆杉,在民俗中没有特别的禁忌之说,应该是可以种植的,但是,在种植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红豆杉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野生品种严禁采伐、买卖或移植。因此,我们在购买树木时,一定要使用人工培育的苗木,并核查相关审批证件,并咨询当地林业部门,确保来源合法。这一点非常关键。

二是要考虑相邻的墓地。如果自家的先祖墓地与他人墓地相邻,要与他人协商,做到未雨绸缪。因红豆杉生长缓慢,长成林可能要数代人,我们不能为后人留隐患。
三是与坟墓保持一定的距离。正常种植的红豆杉,与坟墓的距离最好在5米以上,采取矮化的红豆杉,与坟墓的距离保持在3米以上。
四是考虑替代方案。如果不清楚当地的风俗,对种植红豆杉心中没有底,个人又倾向于传统习俗,可以考虑用传统的墓树替代,如柏树、松树等。
这些墓树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象征永恒与守护。从种植的角度来说,这些树种适应性更强,各方面的成本更低,也符合传统习俗,没有心理压力。

总之,祖先墓地能不能种红豆杉树,在民俗禁忌中,没有特别的说法,也就没有确切的答案。考虑种还是不种,一方面要看当地习俗,另一方面要看个人喜好。最关键的一点是,要考虑红豆杉树苗的购买,要确保合法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