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风水法则让爱情更加甜蜜
155 2025-08-20
大家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各位的支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并与您分享阅读的快乐!笔者后续将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故事!
在天津市蓟州区马伸桥镇穆马庄村有一座清代名人墓地,这座墓地属清代高等级大臣墓葬,原含石牌坊、碑亭、石像生等,但在岁月的侵蚀下,这座墓地现如今,破败寒酸,毫不起眼,地面建筑已基本消失,仅存一个墓地遗址,但是即便这座墓地如此破败,但每年却依旧吸引了不少历史爱好者和慕名者来到这里祭扫和探访,成为了天津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
那么这座墓地的主人到底是谁呢?竟会吸引那么多慕名者来到此地探访呢?我们如果回顾历史,便会发现这座墓地的主人,不是别人,正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名臣傅恒。
傅恒是清朝乾隆年间一位颇为传奇的一位大臣,他能文能武,颇具军事眼光,其指挥平准噶尔、大金川、缅甸战役,立下了卓越功勋,深得乾隆皇帝的倚重和信任。
傅恒出生在满清一个权贵之家,祖上名人辈出,曾祖父哈什屯是皇太极时期的议政大臣,祖父米思翰是康熙时期的户部尚书,父亲李荣保则是在康、雍两朝时期担任要职,他的姐姐富察氏则身份则更加珍贵,是乾隆皇帝的第一任皇后。
出生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家庭,使得傅恒从小不仅过着锦衣玉食般的生活,还受到了非常良好的教育。
孩童时代的傅恒聪慧,活泼,悟性极高,他不仅通过读书,学习,不断精进自己的学识,开拓自己的眼界,还自学武艺,练就了一身精湛的武艺。
1740年,傅恒18岁了,这时的他长成了一个精壮的小伙子,作为姐夫的乾隆皇帝为了历练他,便将他安排入宫,成为了宫中的蓝翎侍卫。
傅恒入宫成为蓝翎侍卫后,办事勤恳,严于律己,不仅得到了上级官吏的赏识,还令乾隆越发的喜爱和信任他,便将破格提拔为总管内务府大臣。
傅恒成为总管内务府大臣后,延续了他做事的勤恳作风,这就使得他备受好评和赞誉,乾隆皇帝便开始对他进行大力栽培,在短短的7年时间里,将傅恒从一个普通的正六品侍卫,一路升迁至议政大臣,成为了在朝堂之上拥有一席话语权的从一品大员。
1746年,大金川土司莎罗在四川金川地区作乱,出兵劫掠侵吞周边土司,乾隆皇帝获悉这个情况后,勃然大怒,当即派遣贵州总督张广泗、首席军机大臣讷亲领兵前往金川地区对大金川土司莎罗进行围剿。
然而这两位被乾隆委以重任的清廷重臣竟将帅失和,导致清军上下不齐心,在围剿大金川土司莎罗的进攻战,接连受挫,损兵折将,令乾隆皇帝震怒,将二人革职拿问,当即派遣自己十分信任和依赖的傅恒领兵前往平叛、
傅恒领兵前往后,先是亲力亲为对大金川地区的清军军纪进行整肃,然后便是亲临前线,实地勘察地形,重新进行军事作战部署,他首先一改先前清军一味进攻的战略,而是选择用奇正兼施,因机制胜”的灵活作战方略,配合当地的清军人马对莎罗奔的叛军展开作战,令莎罗奔的叛军接连吃下败仗,最终不得不派人乞降,宣誓向清廷效忠,表示不再侵犯周边土司。
战后,乾隆皇帝转忧为喜,龙颜大悦,当即下旨对傅恒进行了褒奖,还命皇长子和裕亲王到郊外迎接凯旋归来的傅恒,令傅恒倍感荣耀。
1754年,傅恒成为了领班军机大臣后,参与了不少军政大事的决策,他尽心尽力,竭尽所能,对清廷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除此以外,傅恒举荐了不少人才,
为清廷所用,这些人才有我们熟知的孙嘉淦、卢焯、毕沅、孙士毅、阿尔泰、阿桂、陆耀等人,这些人日后都成为了乾隆年间的中流砥柱。
1754年,准噶尔首领达瓦齐袭扰西北地区,乾隆皇帝打算对其用兵,便将满朝文武召集在一起商议这件事情,当时,大多数文武官员都反对对准噶尔首领达瓦齐用兵,唯独只有傅恒挺身而出,站出来支持乾隆皇帝对准噶尔首领达瓦齐用兵,并提出了自己用兵的方略。
乾隆皇帝对此十分高兴,便在傅恒的支持下,下旨对准噶尔首领达瓦齐发兵,后续,傅恒积极协助乾隆皇帝于后方运筹帷幄、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以及调兵拨饷,保证必要的军需,使得这场战争有了后勤保障,前方作战的清军将士无后顾之忧。
1755年,准噶尔之乱被清军平息,战后,乾隆皇帝十分高兴,对傅恒进行了褒奖,将其封赏为一等忠勇公。
1765年,缅甸军队多次侵扰西南边陲云南,乾隆皇帝派遣多位大臣前往督战,结果,清军一败再败,接连吃下败仗,乾隆皇帝为此大发雷霆,改派自己十分信赖的傅恒领兵前往云南御敌。
傅恒深知自己责任重大,因此他执掌征缅帅印后,便开始积极进行作战规划,采取水陆并进的作战计划,稳扎稳打,接连击溃缅甸水军和缅甸的路军,令缅甸国王不得不罢兵乞和,与清军议和息战。
傅恒远征结束,率军返回京城,来到天津时,因身体太过辛劳,在加上远征缅甸时落下了病患,使得他的身体状况出了大问题,虽然说乾隆皇帝为其请来了医生为其诊治,但无奈病情又急又重,傅恒终究病重而逝,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终年仅仅48岁。
傅恒病逝后,乾隆皇帝痛心不已,永失爱将,他不仅下旨送去五千两治丧银,还亲临奠祭,赋诗悼念傅恒这位战功赫赫的功臣。
后续,傅恒被安葬在天津市蓟县一块风水宝地,这块墓地气势恢宏,但是在岁月的更替,以及人为的破坏下,这块墓地现如今十分破败,墓仅有一座三孔平桥、一道马槽沟和地宫遗迹得以保留,但好在现如今,有关部门对这里进行了保护和修缮,并将这里列为了文保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