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房屋第一凶,最忌穿堂风”,什么是穿堂风?
137 2025-08-22
1363-新刻石函平砂玉尺経 劉秉忠(元)注釈 劉基(明)2冊 明刊本
《新刻石函平砂玉尺经》是一部在风水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的术数类书籍:
题为元刘秉忠撰,明刘基解。
原书藏故宫,系明万历丙午年汇贤斋刻本,为罕见之善本。此外,还有清宣统二年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等。
“石函” 一词,可能源于古籍的贮藏形式(以石函封存以示珍贵),也可能象征其理论如 “石” 般坚实、“函” 般包容,蕴含天地规律。
“平砂玉尺” 中,“平砂” 指勘察砂(山)的形态与方位,“玉尺” 则象征以精准尺度(如罗盘分金)丈量风水吉凶,体现了 “形法” 与 “理气” 结合的风水理念。
明清时期,宫殿、皇陵、宗祠等建筑选址多遵循其理论。例如,北京故宫的水系布局(金水河从西北乾方流入、东南巽方流出),暗合 “乙丙交而趋乾” 的水局理念;江南民居的 “前塘后河” 格局,也体现了 “聚水藏气” 的思想。
系统构建了 “龙、穴、砂、水、向” 五位一体的风水框架,其三合五行、四大水口等理论成为后世风水师勘察阴阳二宅的核心方法,影响延续数百年。清代蒋大鸿《平砂玉尺辨伪》、沈竹礽《地理辨正抉要》等著作均以此为基础展开阐释或批判。
《石函平砂玉尺经》以三合五行为骨架、消砂拨水为方法、玉尺分金为尺度,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风水理论体系,既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探索成果,也是传统文化中 “天人合一” 思想的具象化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