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窗帘千万别选这些颜色,财神爷见了都摇头,难怪有钱人住穷!
72 2025-08-22
周易卦五十火风鼎,火上木下,木能生火,有鼎烹之象,故名鼎。《序卦》曰:“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鼎者新命之象,昔禹平水土,九州攸同,铸九鼎以象九州,历代宝之。夏亡鼎迁于商,商亡鼎迁于周,故三代革命,皆以鼎为重器。
鼎,是古人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是古代最重要青铜器之一。鼎被后世认为是所有青铜器中最能代表至高无上权力的器物。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描述,“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 鼎因为是烹煮和盛放牲肉祭品的主要容器,祭品通过鼎的烹煮和承载,被奉献给神明和祖先,鼎因此成为祭祀仪式中不可或缺的礼器,而被赋予了神圣性。因此,后世把历史的变迁称作“鼎革”,法律条文也会被刻在鼎上,以彰显法律的威严和神圣。
鼎在古代不仅是重要的政治工具,鼎的纹饰和象征意义在朝代更替和祭祀中发挥重要作用。秦汉之后,虽礼器功能弱化,但"鼎盛""问鼎"等文化意象延续至今。
鼎之革物,于其能变生为熟,易坚为柔,可使水火相合为用而不相害也。以卦象言之,下植为足,中实为腹,受物在中之象,对峙于上者,鼎耳也,横亘乎上者,扛鼎之铉也。制器取其象也,象器以为卦也。
易中数卦以言养道,如颐卦言圣人养贤以及万民。井言邑里之间,往来行汲以养民;鼎言庙堂之养贤也。养民者存乎政,行政者存乎人,养贤则与之食天禄,治天职,而终之所以养民者也。
兑卦卦辞:
元吉,亨。
易之诸卦皆言象,取诸物以名卦者,鼎与井而已。井以木巽水,鼎以木巽火,二卦以养人为义,故皆以实象明之。鼎能革物,可以致元亨也。夏商周三代皆以鼎为重器,凡荐神飨宾,莫不用鼎;知器之吉,莫如鼎,用之吉,亦莫如鼎,故言吉。
彖曰:
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饪也。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巽而耳目聪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元亨。
凡器莫重于鼎,制器尚象,故曰“鼎,象也”。鼎之用,烹饪也。享帝,养贤,极言鼎之用也。下者巽,顺柔也;上者离,文明也,二五应故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此言五应二也,二中实,有实则大矣,是以元亨。
象曰:
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鼎者,重器也,三代以鼎相传,鼎之所在,即天命之所归,故君子以正位凝命。位者,君位也;命者,天命也。凝者,聚止以安重也。君子履中居尊,正位而不使之倾,凝命而不使之涣,是所谓恭己以正,南面笃恭,而天下平也。
易大象言天命者二,大有曰顺天休命,言命贵夫顺;鼎曰正位凝命,言命取夫凝。其旨即《中庸》所云“大德者必受命”是也。
爻以示变,鼎卦六爻辞义解析如下:
◐ 初六: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
象曰:
鼎颠趾,未悖也。利出否,以从贵也。
六在鼎下,趾之象也。鼎之革物,在初则当颠之以倾败恶,致洁取新也。故鼎覆则趾颠,利在于“出否”也。否者,恶也。初六阴而卑,无才德可用,得其人则妾也,得妾而因得其子,于其主无咎,盖因去败以成功,得贱以致贵也,其义同。
◐ 九二: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象曰:
鼎有实,慎所之也。我仇有疾,终无尤也。
二以实居中,鼎中有实之象。鼎之有实,上出则为用。二阳刚有济用之才,与五相应,上从六五之君,则得正而其道可亨。然与初邻比,故初、二相求为非正,则相陷于恶而为仇,故有疾也。二当以正自守,使初不能来就,故能言吉。
坐怀不乱
◐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
象曰:
鼎耳革,失其义也。
鼎耳者,六五也。三以阳居巽之上,刚而能巽,其才足以济务,亦鼎实者也。然与五非应,五中而非正,三正而非中,故不能得于君者也。不得于君,其道何行?故行塞。雉膏,食之美者也,甘美之物。不食者,言三有才用,而不得于六五,其才甘美而无食者也。
海瑞
君子蕴其德,久而必彰,守其道,其终必亨。三则巽体,刚而能顺,终能上进于五,阴阳交畅则雨。方雨者,且将雨也,言五与三方将和合者也。亏悔终吉,此谓不足之悔,终能获吉。
◐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象曰:
覆公餗,信如何也。
四者,公相之位,任天下之事者也。天下之事,岂一人所能独任,必当求天下之贤智,与之协力。得其人,则天下之治,可不劳而致也。用非其人,则败国家之事,贻天下之患。四下应于初,初阴柔小人,不可用者也。而四用之,其不胜任而败事,犹鼎之折足也。
餗(sù)者,鼎中食也。渥者,沾濡之貌也。鼎折足,则鼎中食物倾覆,濡湿遍地,故凶也。《系辞》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 言不胜其任也,蔽于所私,德薄知小也。鼎之量极于四,其上则耳矣。受实当有余量,溢则覆也。
◐ 六五:鼎黄耳金铉,利贞。
象曰:
鼎黄耳,中以为实也。
五在鼎上,耳之象也。鼎之举措在耳,耳不虚中,则鼎虽有铉而无所措,故为鼎之主也。五有中德,故云黄耳。铉者,九六也,贯耳以举鼎者。九六为阳体刚,故为“金铉”。鼎之六五,虚其中以纳金铉,方能以一鼎之食,布利于天下也,故言利贞。
◐ 上九:鼎玉铉,大吉,无不利。
象曰:
玉铉在上,刚柔节也。
并与鼎以上出为用,处终,鼎功之成也。刚而温者玉也,故称玉铉在上。九虽刚阳,而居阴履柔。居成功之道,唯善处而已。刚柔适宜,动静不过,则为“大吉”,无所不利矣。象言节者,刚柔皆得其所也。
火风鼎二五互泽天夬,旁通水雷屯,综卦为泽火革。
鼎之革物,在于除旧布新,养之道也。夬则取义于决。一柔五刚,合而为夬,是谓之“刚决柔”也。夬以五阳决一阴,阴几于尽;夫五阳存则贵阴,一阴得制群阳也,故刚决柔,以下夬上者也,不明其罪,不足以正其辜。去恶如去草,务绝其根,不使复萌,一阴虽微,务尽夬之,斯阴尽灭,而阳得尽长矣,此谓夬之道也,亦为革之方略也。
水雷屯,谓万物始生之难;鼎者,物终以革也。合而得道,此之谓也。综为革,亦鼎之义也。
鼎之用,推之调和五味,鼎之用在烹饪也;鼎之尊在享帝也;鼎之隆在养贤也。而能守鼎而不失者,惟在夫德。德足应天,而天受其享,德能养贤也。以六爻言之:
初为足,故曰“颠趾”
二三四为腹,故日“有实”,曰“雉膏”,曰“公谏”
五为耳,故曰“黄耳”
上为铉,故曰“玉铉”,此岂非全鼎之象乎
井取用于水,鼎取用于火,故井鼎二卦,皆以实物象之。盖井以坎水为主,下象井而上象水;鼎以离火为主,下象鼎而上象享。井汲在上,故坎居上,而上卦多吉;鼎烹在上,故离居上,而上卦亦多吉。二卦居革之间,井革则修,鼎革则迁,鼎者,新也。其命维新,其道大亨。柔而上行,其德则中而应刚,其器也,则宗庙享之,子孙保之,所愿万世有道而不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