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大楼设计像“大裤衩”引争议,外国设计师说,背后藏着隐喻?
122 2025-08-23
最近和几个装修的朋友聊天,发现大家都在纠结一个事儿——客厅和阳台到底该不该打通?
我家当初装修时也跟风做了这个设计,现在住了两年,想跟大家掏掏心窝子:这事儿真不是“火”就适合所有人,有些问题提前想不明白,后期真容易后悔。
先说为啥大家想打通。
现在房子客厅小的多,打通阳台确实能“白捡”几平米,空间看着敞亮,采光也好,尤其冬天太阳直接晒进客厅,暖烘烘的。我家刚装完那会儿,亲戚来都说“这客厅显大”,确实挺得意的。
但日子久了,问题慢慢冒头了。
头一个就是噪音。
我家楼下是主干道,以前没打通时,阳台推拉门一关,车喇叭声能隔掉大半。
现在敞着,大早上货车鸣笛、电动车刹车声,跟在耳边似的。
后来换了三层中空玻璃,隔音是好了点,但钱也没少花——这事儿真得提前想:要是住闹市区、临街,没做好隔音就别硬打通,不然天天被吵得头疼。
第二个是保温差。
冬天开暖气,阳台那边明显比客厅冷一截;夏天开空调,晒了一天的阳台像个“热炉子”,冷气得使劲儿吹才能压下去。电费比以前多了小三百,我爱人直念叨“这钱够买台小风扇了”。
要是家里有老人小孩怕冷怕热,这温差真挺遭罪的。
第三是“藏不住乱”。以前阳台堆点杂物、晾个衣服,关上门眼不见为净。现在打通了,猫砂盆没及时倒、晾衣杆上挂着袜子,从客厅一眼望过去,乱得像“战场”。
我家现在每天得花十分钟收拾阳台,不然客人一来,尴尬得脚趾抠地——爱囤东西、习惯在阳台晾衣的,真得想想自己能不能坚持勤快收拾。
最后是积灰。
我住北方,春秋风大,以前阳台门一关,客厅地面三天擦一次就行;现在敞着,一天不擦,茶几上就能摸出层灰。
扫地机器人天天跑,我还得拿抹布补漏,收拾卫生的时间翻了倍。
当然,打通也不是没好处,小户型显大、采光好是真的。
但要是像我这样住闹市区、家里就一个阳台、爱囤东西还怕麻烦,真得慎重。
要是实在喜欢通透感,记得先确认是不是承重墙(承重墙可千万别拆!
),再换好隔音玻璃、装个烘干机代替晾衣,把这些准备做足了,再动手也不迟。
装修这事儿,跟风不如“跟需求”。自己住得舒服才是正经,别为了好看,最后落得个“住着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