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说“家有中堂,必出栋梁”?你看看“中堂”是啥?你家有吗?
193 2025-08-25
盖棺定论,树碑立传,扬名声,显父母,不忘祖德,怀念先辈, 是 民间重要 的 传统习俗。为已逝的亲人立碑在我国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是孝文化的一种体现,是每一个孝子贤孙的夙愿,也是怀念已故亲人重要的祭祀活动。
清明节是祭祀祖先的重要节日,故民间立碑,多选择清明节。古人认为,碑是生者与死者沟通交流的载体,于生者是心灵的寄托,于死者是灵魂的归宿,故来不得半点马虎。
立碑分墓碑(含请先碑)、功德碑、记事碑等。民间立碑颇为讲究,有未成年人、未婚男女、非正常死亡(遭横祸或自缢者)等不立碑的说法(不包括为国捐躯者)。
墓碑,顾名思义立在墓前,包括请先碑。请先碑是因种种原因,不方便搬迁者,而又必须新葬,所以请已故者灵魂进行安葬,碑即称请先碑;功德碑多为立在寺庙或道路旁的碑;记事碑多为特殊事件而立的碑,诸如家谱碑、抗疫碑等。
立碑也讲究 坐向 分金,墓碑的座向要与墓(阴宅)的 坐向 相同。立碑时也要请风水先生分金立向选吉日,来不得半点马虎。断语云 : “分金差一线,富贵不相见。”可见分金立向之重要性。
陕北各县皆有以打碑为业的匠人。打碑的匠人使用的尺子为阴尺,又叫丁兰尺。丁兰尺为汉代孝子丁兰所制,用于度量阴宅之尺寸,长一尺二寸八分,一尺约合 38.78 公分,分十格,上面刻有丁、害、旺、苦、义、官、死、兴、失、财十个字,每字格又分登科、贵子、添丁、兴旺等不同内容的四小格,便于根据愿望选择。使用时以丁、旺、兴、财四个吉字为宜;义、官二字也为吉字,但多用于功德碑、寺庙碑;害、苦、死、失四个凶字也分窃财等不同小格,不用。
撰写碑文或墓志铭更为严格,碑文中的横行竖行的字必须按照 “生、老、病、死、苦”的要求,横行竖行的最后一个字必须落在“生”字或“老”字上,这叫合生老,或叫合小黄道。
一般,碑文正中竖写:显(先)考(妣) X 府讳 XX 老大人之墓。一些虚字可以根据合生老要求增减。右写故者生平文字,即碑文;左下依次写立碑者子孙名;立碑时间有写在左边的,亦有写在右边的。
“显”与“先”的用法:“先”,指的是“故去”的,普通人家多用“先”字。“显”有显赫、彰显之意,意指彰显父母生前的德行,是对父母生前的一种赞美之言。一般只有在当地十里八乡,有身份,有能力,有家势,备受大家尊重的人才能有资格在墓碑上写上“显”字。
“考妣”是古代对已故父母的称呼。父死后称“考”,母死后称“妣”。语出《礼记·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汉郑玄注:“考,成也,言其德行之成也;妣之言媲也,媲于考也。”古代墓碑顶格上还有横着刻写 坐山 朝阳者,此乃告诉后人安葬信息的文字。
随着时代的发展,陈旧的习俗逐渐被淘汰,一些传统的讲究逐渐被淡忘。怀念先祖也应移风易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