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混淆地气与理气!解密风水 “辨气” 的两大核心

147小编 76 2025-08-26

风水之学,核心在 “辨气”。《葬经》开篇即言 “葬者,乘生气也”,但世人常将 “地气” 与 “理气” 混为一谈,致使千年智慧蒙尘。郭璞《青囊经》早有明示:“气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因势之止”,可见地气与方位理气本属阴阳两途。今依古法,正本清源,辨明二者本质。

一、经典中的 “气”:地气与理气的源头分野

郭璞《葬经》的生气观“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则为生气”,此句直指 “生气” 是 “行乎地中” 的大地元气,随龙脉运行、因地形流转。清代蒋大鸿注解:“生气如人之血气,周流百骸,非罗盘可测”,一语道破地气与方位理气的本质区别 —— 地气是自然之息,非工具可量。

杨公《撼龙经》的形势论杨筠松以 “须弥山如人背脊,生出四肢龙突兀” 喻龙脉,阐明地气运行全赖山川形势。他在三僚传艺时曾指山示徒:“此龙脊三摆,气聚膻中,何须用盘?” 足见古法相地,首重察形观势,而非依赖罗盘。

廖瑀《泄天机》的理气辨宋代廖金精言 “天星卦例本虚悬,须合峦头先”,点明理气需依附形势。其注《玉髓真经》时特分 “卦气” 与 “地气”:“卦气推迁,地气恒常,二者如日月并行”—— 一个随时间流转,一个因地形恒定,本就不同。

二、地气:山川血脉的自然生气

地气是大地自身的真息,如山川的血脉,其本质与运行全赖自然:

生成之道:源于龙脉胎息(祖山发脉经剥换过峡,至穴场化生生气)、水土交融(“土为气母,水为气子”,《葬经翼》)、草木感应(“草盛木荣,验气之钟”,《雪心赋》),是天地自然的交融之力。

运行之律:随龙脉走势流转,遇山环水抱则聚,遭风冲则散,且有 “春发夏旺、秋敛冬藏” 的四时消长之变,如人体气血随经络运行。

察验之法:古师不用罗盘,靠 “三望九验”—— 望草木荣枯(气盛则叶泽)、验土色(五色土为贵)、察虫蚁(生气旺处无蚁穴)、观晨昏雾霭(真龙地常罩紫气),《疑龙经》“平洋大地龙气现,晨起白雾如练” 即为此证。

三、理气:时空方位的卦气玄机

理气源于《周易》“方位吉凶” 之说,是对时空规律的总结,核心在 “时空配位”:

本源之理:立足 “三才”—— 天时(三元九运、紫白飞星)、地利(二十四山、分金坐度)、人和(命卦配合、仙命分金),如清代沈竹礽所言 “理气如用药引经,使地气各归其位”。

运行之妙:依洛书九宫推演卦气流转,合天星二十八宿定方位,用先天八卦数调节气场,《青囊奥语》“颠颠倒,二十四山有珠宝” 即指理气随运变迁的生旺衰死。

应用之途:阳宅用八宅游年、紫白飞星;阴宅依三合四大局、玄空大卦;择日靠造命法、斗首课,赖布衣《催官篇》谓 “方位差一线,官贵不相见”,可见其精准要求。

四、地气与理气:本质差异如体用之别

地气是 “体”,是山川自然的生气,以龙脉、水土、草木为载体,靠肉眼察形观势即可感知,其力量千年恒定(地运不变),核心功能是判定龙穴真假(气聚则真,气散则假);

理气是 “用”,是时空方位的卦气,依托罗盘度数、星宿卦位存在,需通过推算得知,其吉凶随天运流转(三元九运变迁),核心作用是判断吉凶应期(方位合生旺则吉)。

二者关系如 “体” 与 “用”:无地气之体,理气便成空中楼阁;无气理之用,地气则难显其效,缺一不可。

五、常见谬误:别让偏见误了风水

以理代形:执罗盘满山转,忽视龙脉真形。《地理五诀》痛批:“无形势则理气无所附丽”,明代某墓虽合玄空旺局,因龙脉伤泄终致绝嗣,即是明证。

机械套用:将三元九运等同于吉凶,不顾地气厚薄。清代章仲山曾言:“虽合旺山旺向,奈地脉枯槁,如膏肓病人服参茸,反促其死”。

气数混淆:误认地气即卦气,如《地理辨正》载某师在平阳历数罗盘理气,却不知 “地气早已涣散于旷野”。

六、正统之道:形理兼察,体用合一

风水的真谛,在 “形理交融”:先察地气 —— 观龙脉生旺、穴场藏聚、堂局周密;再用理气 —— 合龙向水、收山出煞、应元运兴衰。

杨公高足曾文辿点穴,必先观形势,再依《青囊》理气立向,故所扦之地 “寅葬卯发”。正如地气如人身血气,理气若经络穴位:无血气则经络空存,失穴位则血气妄行。

习风水者当谨记:形势为体,理气为用,体用兼备方为正道。偏执一端,终堕左道,岂不可惜?

上一篇: 八卦九宫与六亲
下一篇: 中国最牛的city walk线路!揭秘帝王风水局中的“龙脉”密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