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角4不放,放了家财散”,哪4件不能放?你家有的话赶紧改!
79 2025-08-28
要想生活环境好,能够有舒适的空间,在打扫卫生这方面,就不能够偷懒。
老话说的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人要是连自己的屋子都不知道收拾,连生活小事都做不好,说明这个人很懒惰,缺乏拼劲,有点随遇而安,这样的人,没有上进心,不可能成大事。
所以又有那一句“以小博大”,先把小事做好,才能在大事上大放光彩。
生活中,我们打扫卫生时,都很喜欢打扫客厅和卧室。
客厅是待客的地方,必须要保持干净明亮的氛围,这样才能给上门来做客的客人留下一个好印象。
卧室是长呆的生活区域,居住者要在这里休息、睡觉,因此这里也必须要收拾得干干净净,这样人才能睡个好觉,休息的好。
但是,像卫生间这种狭小的地方,许多人都会不由自主的忽视掉,认为这个地方不重要,毕竟人们在这个地方待的时间少,要打扫的话,偶尔打扫一次就行,保持明面上的干净就足够了。
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因为卫生间的干净整洁很重要,这里要是打扫的不干净,就容易滋生细菌,招来蟑螂、老鼠一类的害虫,这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屋子的卫生和环境。
真正讲究的人家,往往会很重视卫生间,经常打扫,保持干爽的氛围,另外,他们还不会在卫生间里放太多杂物。
之所以这样,跟一句老话有关,“卫生间4不放,日子越过越旺”。
接下来我们就详细聊一聊。
抹布、拖布、扫帚等物品都算是清洁用具,这些用具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东西。
要想把家里收拾的干净整洁,就离不开这些清洁用具。
因为在卫生间里用水方便,不管是洗抹布还是洗拖布,都很方便快捷,所以许多人喜欢把这些清洁用品随手放在卫生间里。
这么做,给了细菌和污渍可乘之机。
大部分的卫生间都比较狭小,而且为了保证隐私,都设计的很封闭,透气性不好。
阴暗潮湿的地方,很容易滋生细菌和污渍,把清洁用具放在这里,要不了多久,上面就沾满了细菌和污渍。
用沾满细菌和污渍的清洁用具打扫卫生,没办法把屋子打扫干净不说,还会把这些脏东西带到各个角落,污染环境。
在厕所里放垃圾桶,这个举动是没有错的,但是没有盖的垃圾桶不适合放在厕所里。
没有盖子的垃圾桶,用起来确实很方便,不需要打开盖子,直接就能把脏东西丢进去。
这种垃圾桶放在客厅或者卧室都是可行的,但放在卫生间,却容易成为一种隐患。
尤其是在夏季,又潮湿又闷热的气候下,细菌蚊虫滋生的很快,再加上垃圾桶里的脏东西会不断散发异味,要不了两天时间,卫生间里就臭烘烘的。
而且,一旦处理不及时,蚊虫就会到处飞,把细菌、病毒覆盖在毛巾上、牙刷上,造成污染。
有盖子的垃圾桶多多少少能够隔绝一些异味,蚊虫也不会在里面到处乱爬,显得更卫生。
有的人为了图一时的方便,随手就将吹风机放在卫生间里,他们没有想过,这样做是在给自己埋下安全隐患。
潮湿的空气对于电器是有损伤的,如果刚洗完头、洗完澡,就立马用吹风机,卫生间里还没有消散完的湿气就会顺利进入吹风机内部,轻则是损伤吹风机,严重的情况还会导致电路事故。
我们小区里就发生过这样一起事故,有一户人家的女主人一洗好头就马上用吹风机,结果头发才吹到一半,吹风机里就开始冒起了火星子。
好在女主人反应及时,一把拔下插头,这才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
所以说,不要随意把家用电器拿进卫生间,这是很危险的事,就算发生危险的概率小,也不要去做,存着侥幸心理做事,往往会后悔莫及。
会有人想着,卫生间里有异味,又不太透气,放点绿植在里面,能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再者来说,厕所里狭小阴暗,放点绿植做点缀,还能提升美观性,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真要这么想,就把事情想得太美好了。
绿植放进卫生间,弊大于利。
首先,卫生间的环境不适合绿植生长,虽然这个地方不缺水,但却缺阳光,绿植缺少光照,没法进行光合作用,生长就会受限,很快就会枯死。
植物枯萎,就会逐渐发烂发臭,成为细菌的养分。
要不了多久就会发现,卫生间里越来越脏,还隐隐散发着腐烂的味道。
其次,绿植占空间,会影响人的行动。
本来卫生间的空间就有限,要是再留一部分出来给绿植用,人的活动空间就变得更有限了,人在里面转不开,走两步就碰到东西,洗漱都不敢做大动作。
这样处处受限的感觉,会使人觉得压抑、难受。
最后,放了绿植以后,会增加卫生间的清洁难度。
若是在以前,清理卫生间很简单,就只用简单的拖一拖、抹一抹就行。
可有了绿植,清理起来就很繁琐,一些泥土、叶子掉落在地面上,沾到了水,就变得很难清理,叶子不好扫走,泥土会让地越拖越脏。
所以,在卫生间里放绿植,不是一个明智之举,是在自找麻烦,绿植长不好,麻烦事还接踵而来。
过日子嘛,都想越过越顺心,想要生活中的琐事少一些,要想心想事成,就要在细节上多下功夫,把一些细微的小事做好,这样能以防小事变成大事,避免更多的麻烦找上门。
老一辈说的卫生间四不放,是含着一定道理的,是属于智慧结晶。
多听听他们的建议,学一学他们的经验,在生活中就能少走弯路,过得更加的顺心顺遂。
好了,最后问一下,你们觉得老一辈说的这话靠不靠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