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5套难守成,教训刺痛人心,别让财富成枷锁
133 2025-08-28
武汉侏儒山战役博物馆
在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坐落着一座青瓦白墙的徽式建筑——武汉侏儒山战役博物馆。72岁的付建桥正指着一张合影,给参观者讲述父亲傅玉和当年参加新四军抗战的事迹。他是博物馆的馆长,也是博物馆的讲解员。
付建桥展示父亲曾用过的罗盘
付建桥拿起的这个直径10厘米的铜制罗盘,是他的父亲、时任新四军第五师15旅侦察参谋傅玉和使用过的罗盘。1941年9月,在新四军第五师师长李先念的部署下,由第五师15旅政治部主任张执一率四十四团的三个连和一个手枪队挺进襄南,进逼武汉,在汉阳县与当地的抗日武装队会合,在武汉西大门、汉阳全境展开打击日寇、镇压汉奸的军事行动。
傅玉和
傅玉和受上级指示,拿着罗盘乔装成一名看风水的道士,通过内线深入伪一师司令部,缴获了日军印制的五万分之一中原地区军用地图,以及武汉地区兵力布置图,并获取了伪一师尚未下发的十天口令。
侏儒山战役旧址
傅玉和获得的情报,为战友们赢得了战机,揭开了侏儒山战役的序幕。战役历时近两个月,大小战斗14次,共歼灭伪军五千余人,毙伤日军两百余人。付建桥说,父亲生前和战友每次聚会,都会聊起那段无法忘却的抗战往事。父亲总笑呵呵地念叨,“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在生命垂危的时刻,他念念不忘的,是交党费。
傅玉和的党费证
父亲去世的时候,付建桥21岁。之后的每一年,他都遵照父亲的嘱咐,在春节去看望他的战友、烈属。一年又一年,老人家一个个离世。2005年,头发开始花白的付建桥突然意识到,再不做点什么,这些老人们连同那段历史,都将淹没在岁月的长河中。
2004年,付建桥与女儿付卓在北京看望新四军老战士樊明辅(中)
对侏儒山战役的回忆录,付建桥也看过不少,但与父亲和战友讲述的往事相比,他总觉得少了不少更触动人心的鲜活故事,仿佛一棵参天大树,有枝干,还缺不少枝叶。枝叶怎么补?付建桥能想到的是,建博物馆。馆里放什么呢?付建桥决定循着父亲当年战斗的足迹,先走一遍,找找看。
付建桥到延安寻访
近六年时间,付建桥共搜集到500多件和侏儒山战役相关的珍贵文物,这让他心里有了底。2011年底,侏儒山战役博物馆开始筹备建设。能自己做的,付建桥都亲自上手,妻子负责后勤,女婿负责展陈设计,一家人齐上阵,“吃饭我们自己带,衣服几年可以不买新的”,能省的钱,尽量省,但资金缺口依然远远超过付建桥的想象。
侏儒山战役博物馆大厅铜雕墙及沙盘
为了修建博物馆,付建桥夫妻俩拿出了毕生积蓄,卖掉了位于武汉市中心的房子,还是不够。女儿付卓知道后,把婚房的首付也拿了出来。付建桥不肯接,女儿安慰他,“革命家庭的孩子,我知道什么不能等。”兄弟姐妹帮忙,父亲战友的后代援助,加上来自武汉市财政、文旅等部门的资金,博物馆终于建起来了。
2013年4月2日,天气晴朗,武汉侏儒山战役博物馆正式开馆。那天,付建桥穿上了女儿给他新买的一件红白蓝相间的短袖衬衫,看着博物馆的人潮涌动,他站在父亲的照片前,热泪滚滚。
博物馆开馆后,来自各地的参观者络绎不绝,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接待上千人。对侏儒山战役再熟悉不过的付建桥是最称职的讲解员,再后来,他的兄弟姐妹甚至小孙子也都成了“同事”。让付建桥最感欣慰的是,博物馆建成后,不少新四军烈士的后人有了寻根的地方。
侏儒山战役博物馆内景
侏儒山战役博物馆静静矗立在曾经见证烽火硝烟的土地上,镌刻着红色记忆的每一件展品,都在无声还原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开馆至今,侏儒山战役博物馆已接待超过60万人次。“我这一生做的最重要、最正确的就是建了这个博物馆”,最初建博物馆的时候,付建桥特地把地点选在了父亲老宅的后面,他想让父亲看到他在做的事,也想让父亲知道,那段壮烈的抗战历史,从不曾被忘记。
监制丨高岩
策划丨沈静文 章成霞 冯会玲
记者丨许伟
视频导演丨张嘉琪
视频拍摄丨董世龙
制片丨李万群
新媒体编辑丨李瑞
责任编辑: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