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事有“8不”,千万要清楚,何为“丧不报,不吊孝”?你知道吗
54 2025-08-29
万顺天国的荒诞人生:李福成的“皇帝梦”
谁说命运喜欢照顾有野心的人?咱们乡里老李——李福成,三十多岁才刚娶上媳妇,觉得日子总算熬出头。谁能想到,这哥们儿转头竟然想做皇帝,整出个“万顺天国”。更离谱的是,他那些“宫闱秘事”后来成了村口的笑谈,比评书还热闹几分。
其实李福成的日子,真挺像村里人常挂嘴边那句:老天爷都嫌你不够折腾。那年他才34,已经算是村里的“超龄青年”了,好不容易有个喜事临门,媳妇虽说带了个孩子,是个寡妇,李福成倒也没在意。毕竟自打年轻时跟着师傅学风水,他就觉得,命里注定有贵人相助。给媳妇算过八字,嘿,什么七煞带旺,嘴上说能让自己飞黄腾达,其实多半自个骗自个。至于那孩子,李福成干脆当没看见——能成家就不错,还挑啥?
可等到婚事将近,天上也不掉馅饼,偏来个闷棍。未过门的媳妇听闻李家的铁饭碗要给李福成的弟弟,撒丫子直接投奔了小叔子。按说都是自家兄弟,李福成嘴上笑眯眯,心里头不一定是个滋味。村里人背后也没少议论,什么“老李命硬媳妇跑”,“都是命里犯冲”——风水先生,自家风水都看不住。那一晚上,李福成在门口坐到大半夜,天快亮才起身,鞋子底子磨出个洞。
从那以后,李福成的话少了不少——有些伤心只好往肚里咽。村里讲究讲究,表面大家还笑闹,背地也明白,李福成这人心气高,心思重。只是谁也没想到,他这股“劲儿”后来竟然用到另外一条“路”上。
1988年那会儿,农村还流行“祖坟不能乱动”,李福成天天和锄头风水罗盘打交道。一天挖坟,“无心插柳”真碰上了明朝老寺庙的遗迹。四下一片荒芜,老砖落满灰,晚风一过,荒草乱响。李福成站在废墟旁,心里头那点“龙气”翻腾起来。旁边几个老汉聊起来:明朝皇室落草河南,那得多有气数?
李福成愣是让这风一吹,吹出一身的王气。也可能,是运气坏到绝路,才信了自己的玄学。他琢磨啊琢磨,既然改天换地的命落到自己头上,那还等啥?于是,满嘴跑火车,大唐的皇位自己来接。逢人便聊“改朝换代”,说什么“李姓皇帝要重新做主”,村里人本就好奇神怪,三言两语就有人听了进去。私底下还开始招呼乡里小伙子,许愿将来升官发财。荒唐归荒唐,这套路有点像“传销”,但李福成死死咬住“不走空门”,愣是在庄稼地里搅出点“大业王朝”的动静。
转眼到了1990年头,李福成拉上一帮死忠,在他的“皇宫”里头举行了第一次集会。说是皇宫,其实不过破土墙大炕,但他面色庄重,宣称自己是唐高祖后裔。想复兴大唐,还自封为“顺天国帝”,说什么“风水轮流转,今年到咱家”。
荒诞的事儿总有人信。那阵,县里的张家、李家、赵家,瓷实的农民都有人跟着去闹。最让村里大婶们津津乐道的,是有位比李福成年长三岁的女人,居然放下家里的男人孩子,参王朝立国的大业。一时间,李福成走路都多带了点风,想想还真觉得扬眉吐气。以前媳妇转头给了弟弟,现在有女人为了他抛家舍业,这“亏”算是补回来了。
村里人咂摸着这事议论得热闹,有人觉得新鲜,有人骂李福成邪门歪道。可你别说,女人怀上了,很快父子三口就在万顺天国正经沦为“皇室”(至少他们自己这么觉得)。定都定哪?李福成跟手下几个“大臣”算了又算,想着效仿唐朝建都西安,可一问钱包,扯了扯裤兜,只剩南阳老家。只好先“安营扎寨”在家门口。等啥时候势力大了,再兴师动众“光复故都”。听到这儿你笑不笑另说,反正村内外的八卦满天飞。
权力起家的规矩,他学得也上道。规定“只许进不许出”,动不动口头上要诛灭九族。这听着挺吓人,但村里人私底下咧嘴:“老李手头拿什么诛咱?杀猪刀还是水烟袋。”外人笑,李福成正经得很,自己天天在家写“圣旨”,琢磨着衣冠冕服,越活越像那么回事。
1992年的冬天,李福成觉得是时候“修皇宫”了。领着十来口子披星戴月,往后山搬砖砌瓦。谁想天公不作美,一夜大雪,“御殿”塌了小半边。扯着嗓子骂天,别人只能当笑话看。他不认输,春暖花开后,嘿,又拉着人补建,整到四月,勉强搭了个像样的草棚。建成那天,这“皇帝”亲自登台主持“封官加爵”:谁封元帅,谁是丞相,连村里的老郭都成了“右丞相”。太子不到三岁,亲爹就让他“监国”。至于为什么,看似神秘,其实就是李福成想亲自“御驾亲征”,统兵打算进城。三岁娃娃,生来当‘摄政王’,说出去都不信。
不过,荒唐归荒唐,事儿真闹大了。有人眼见苗头不对,悄悄去了派出所。乡里大雪夜,警车悄悄来了十几个民警,把这一“龙椅上的皇帝”直接从被窝里薅出来。李福成打着赤膊还喊“护驾”,嘴上还不服气,非要喊朕的羽林卫。警察懒得理这套哄人把戏,直接一块破布塞嘴,戴上手铐,拉走关进了看守所。
李福成手下的半吊子“文武百官”一听风声,白天还“忠心耿耿”,夜里天一黑,谁都不认得谁了。一阵鸡飞狗跳,百官四散。有史为证,宫廷还是靠真刀真枪的,不靠破草棚和嘴炮。
说来也滑稽,李福成还在看守所喊冤,外头“皇室后裔”没死心。以太子、皇后为首的“万顺残余”大队,穷得叮当响,带着一帮人又“衣冠南渡”,跑去偏僻乡下避风头,屋顶盖瓦称行宫,还煞有其事来个“八王议政”。小太子原地登基,新皇后成了太后,还在合计怎么救出“真龙天子”。只是风水没转好,没多久让村干部找上了门,又一锅端——连家带“天下”,都给派出所收拾了。
地头的土路坑坑洼洼,几根草被风吹得东倒西歪,村人抬头望望天,谁还记得“万顺天国”折腾了几年?后来的李福成怎么样,没人再细说,倒是逢年过节成了饭桌上的段子:你说这世道,封建糟粕是笑柄,还是镜子?
有时候蓦然一想,这世上的荒唐事,要不是亲眼见过,谁敢信?命运到底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幻觉?李福成或许就是我们每个人骨子里的那个“想当一回主角”的苦人,活成了别人酒后无数个段子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