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赚钱的不一定是有钱人,有的花才是真正的有钱人
能赚钱的,还真未必是有钱人。这话听着有点绕,但你细细一琢磨,还真是这么回事。身边那些挥金如土的,往往不是一天到晚拼命加班赚现成钱的,反倒是能把钱花得漂亮,那才是真正的“人上人”。要不说,命里带的财,谁也抢不走,谁也送不来。

这事儿我头一次琢磨,还是在家里堂姐的孩子满月那会。屋里热闹得跟大集一样,淡粉色的气球挂了一屋子。堂姐那两年愁得额头都生了褶子,可你看那小家伙一落地,她老公的生意就像开挂似的——本来那段时间行情死气沉沉,可忽然就碰上了大客户。大家还说是不是孩子带好运,特地笑着让她摸摸自家钱包。
说起来,生活里常听到类似的“好运传说”。有种说法,说谁家刚刚添了个娃,家长手头就不知怎么宽裕了起来。有人觉得这是自己努力挣来的,“拼孩子嘛,给孩子赚奶粉钱”,可你要真问我,我未必认同。大概率,是娃命里自带的“财气”,家长不过就是跑腿的、充当工具罢了。我们总想当人生的主角,其实有时候,只是被揪着脖领子往前赶——咱们怀着一腔热血去挣钱,钱攒起来,不是得交给那个小祖宗?

还有一回,朋友阿梅婚后就像突然换了福气,一起买的那套房子,本以为要还上好几年房贷。没想到婚礼没过多久,她老公创业顺风顺水,年终分红一发,房贷提前还掉了一半。阿梅心里欢喜又有点酸楚,每次收工资,第一件事就是打钱转给老公做家庭基金,自己也不敢多花。街坊隔壁的大娘逗她:“你这是做了新娘还送财神爷,命好呢!”但阿梅私下跟我说,觉得更多是对方“旺了她”,自己不过是被顺带吸引了点财气,钱终究还是奔着两个人的“小家”流过去。
咱们中国人,有个“生财”说法,说啥都是命里有的早晚有,命里没的别强求。年少我总觉得这话太消极,可你看看这些故事,多少有点儿道理。有的人,钞票就像流经他们手的清水,来得快去得也快,最后没准全进了别人家小金库。也有的人,看着不会赚钱,花钱却不手软,甚至能让四方八面的人都来投钱给他,像磁铁似的。

你说人这一生,到底是谁在“主导”你的财运?还不是家里那些“有财底子”的家伙。有的家庭,孩子天生会花钱、不知省着,一顿早餐能吃一桌一席,父母为了他能忍着饿把钱省下来补贴他的兴趣班、衣食住行。可你也说不清,这到底是“命里带财”,还是小朋友没心没肺。身边邻居的儿子就是这样,小时候练琴每天哭,父母咬牙砸了钱请名师,后来人家考上了音乐学院,那一年父母事业莫名其妙也顺风顺水。
但也有例外。像我大舅,年轻时打零工养全家,背了几十年存折,可家里日子越过越艰难。直到他带了孙子到城里读小学,家里土地产出居然涨价,人还没进城,钱就先到手了。你说这是巧合吗?有时候真想拿个算盘细细算一算,谁是家里真正的“财神”,谁只是个大会干活的“工具人”。
有时候我也想,是不是有钱人跟常人的区别,就是他们懂得花钱,并且吸引财气来的方式不一样。努力上班的那批,总怕自己手里漏出去一分一厘,锦上添花的那批,却是一边花一边收,最后越花越多。朋友新婚,她妈跟她说:“钱越用越富!”听了好几个工资月后才明白,这话像老祖宗用过的“生财有道”,只是换了个说法。
也有那种婚后财运闻风而来的情形,有的人结婚后一家人的气场都变了。大姨那会儿,年轻时和姨夫没啥存款,结婚第三年姨夫外派某地,不到半年拿回了一笔奖金。可你去看,他们两口子从来都是对方管钱,散了家各自掏钱包却像水井见底。你说是缘分,还是某种看不见的“运气转盘”?说到底,有些钱是奔谁去的,咱们撑死了就是个搭桥的。
其实这故事没完你也写不完。我们这些“工具人”,或许平淡地伴着家人、孩子跑一趟人生,偶尔在日子里摸到点意外的馅饼,可馅饼是不是咱们该得的,还真说不清。你看看家里老人,总是爱算那些似有似无的八字命理,谁哪年发,谁哪年收,其实他们心里明白,风水轮流转,谁都别盯死了。
所以每当有人说生了娃财运就好,我都想笑:大概率不是你厉害,是你家娃来“罩着你”。你再努力,也不过是“搬砖的工具人”;真正“生财”的,坐在你旁边捧着奶瓶混世。也别忿忿不平,毕竟“沾个光”也是好事,命里有时还得多赚几个跟家人小小分享。
世上的财运,哪有准头?有的人命里藏着金库,咱们就是一把钥匙帮人开开锁;有的人一辈子扑腾,到头来钱还是顺着别人的路流走。到底是天道还是人心,是亲缘还是命份,这道理说了千百年,没个准信儿。或许,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场家家户户的财富游戏里——尽人事,听天命,偶尔抬头,看看谁才是真正的“有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