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如今买房都避开这几层?一问内行人,才懊悔我家没早知道

147小编 80 2025-08-31

最近和几个打算买房的朋友聊天,发现大家最纠结的不是户型也不是地段,反而是“到底选哪层”。我想起去年邻居张姐的事儿——她图便宜买了顶楼,结果梅雨季漏了三次水,天花板泡得像地图,修修补补折腾半年,现在逢人就劝“顶楼再便宜也别碰”。

这事儿让我琢磨,买房选层真不是随便挑个数字,有些坑踩了真后悔。

先说说底层。

我表姐家就住1楼,当初觉得带个小花园能种种花,结果住进去才发现:采光差得离谱,大中午都得开灯;梅雨季地板能拧出水,墙角全是霉斑;更头疼的是蚊虫,夏天纱窗都挡不住,喷了药也没用。

最气人的是高空抛物,前几天还被楼上掉下来的烟头烫坏了晾的床单。

她现在逢人就说:“底层看着方便,住起来遭罪,除非有老人实在不敢坐电梯,不然真别选。”

再是设备层。

我一同事买了套高层,住进去才发现半夜总听见“嗡嗡”声,后来才知道是设备层的水泵和电梯机房在工作。

设备层一般藏在中间楼层,比如30层的楼可能在15层左右,里面装着供水、供电的设备。

这些机器24小时转,噪音小不了,时间长了耳朵都难受。

更关键的是,设备层附近的管道多,万一漏水维修,楼上楼下都得跟着折腾。

顶楼的问题更明显。

我堂哥家顶楼,夏天热得像蒸笼,开空调都降不下来;冬天又冷,暖气得开足了才勉强不冻脚。

最麻烦的是防水,开发商说做了三层防水,结果第三年就开始渗水,墙皮一块一块往下掉。

还有水压,高峰期洗澡水跟细线似的,他现在一到做饭时间就提前接满两桶水备着。

更别说电梯故障了,有次停电爬28楼,他说腿软得扶着墙走了半小时。

还有种“隐藏坑”叫腰线层。朋友小周买的时候觉得外立面有个装饰线挺好看,结果住进去才发现,腰线突出的部分成了“积水槽”,一下雨就往窗户缝里渗水,墙皮发霉;更气的是,腰线平台成了楼上扔垃圾的“天然垃圾桶”,夏天招虫子,打扫还得爬高,危险又麻烦。

其实买房选层,真得提前做功课。

问问物业设备层在哪,看看楼间距采光咋样,别光听销售说“性价比高”。

我总结下来,中间楼层(比如总高30层的话,8-20层)最稳妥,采光好、噪音小,上下楼也方便。

要是家里有老人小孩,选中间偏低但别太低,避开底层的潮湿和蚊虫;年轻人怕爬楼,就别选太高,万一电梯坏了能扛着走。

买房是大事儿,多花点时间打听打听,总比住进去后悔强。

毕竟房子一住就是十几年,舒服才是第一位的,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上一篇: 买房选楼层,“买单不买双”有依据吗?住进去以后才知选错了
下一篇: 家里有地垫的注意!这“3个”地方千万不要放地垫,真不是迷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