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风水差,可能会影响寿命
156 2025-09-02
从民国时期到现在2023年底,在这将近100年间,崇明农村的建筑不管是从风格还是结构来说都一直在变迁。在这里我们着重聊一下四汀头宅沟和崇明近、现代农宅。
1四汀头宅沟
清末民初的崇启海地区,饱受风潮侵蚀,地势低平,阴冷潮湿。如果想要一个可以安心居住的房屋,那就要好好动动脑筋了。于是聪明的崇启海先人们就想出了四汀头宅沟这一崇启海地区独有的建筑。
四汀头宅沟指每个农宅四周都开掘宅沟环绕,于正南架设吊桥,或留一土坝,俗称“撑门坝”,宅沟南北稍长,东西稍短,宅院平面略成正方形。宅沟的外围一般都种有各种树木,还会有一片竹林。四汀头宅沟的房屋总体格局坐北朝南,有一字型、曲尺形、三厢屋、四厢屋等结构类型,正屋建于宅北部,中间前后无墙则作为穿堂,供人出入。
崇明四汀头宅沟建筑
四汀头宅沟一般都是堂屋向南,以砖木结构为主,当时条件最好的宅地院内还设有“四进三场心”这种最高规格。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崇明地区的老房子逐渐被推倒重建,现在崇明地区现存的四汀头宅沟式民宅已所剩无几了。
2崇明近代建筑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崇明人家开始渐渐搬离老宅开始重新另找土地重建房屋。当时的房屋建筑以砖木结构的平房为主。房屋一般坐北朝南建造,以三到五间小屋为主,有厨房间、卧房和堂屋。一般都朝南或者朝东开门。为了防潮防汛,每间房屋一般都设有20公分左右高的门槛。厨房间内设施简单,设有土灶一个、吃饭方桌一张、长凳数条以及极为简陋的碗橱一个。
七八十年代平房
当时的崇明人家里都没有冰箱,为防食物变质腐败,大家都喜欢在厨房的房梁上放上一个圆勾,再在圆勾上挂上饭篮,饭篮里会存放一些剩饭剩菜。据说食物在房梁上挂着可以增长食物的保存时间。卧室里一般会放上雕花大开门床或者极其简陋的总连架子床(崇明话读音)数张,大橱一个,梳妆镜台一个,放衣服的板箱数个。堂屋一般用于摆放红白喜事等宴席,但在家里一般没啥大事发生的前提下,堂屋一般用于储存稻谷粮食。
当时的崇明人家还会在住房边上用竹子围上个鸡棚或者用砖砌上个羊棚或者兔子棚。住房的另一边则会砌上一个简陋的茅厕,当时条件差,坐厕器具没有马桶,都是用木头制成的一张类似于凳子的坑棚板。一到夏天,茅厕四周就臭气熏天,蚊虫满天飞。
3崇明现代建筑
到了80年代末,我国实行了宅基地政策。在崇明地区,每人都可以分到30平米的宅基地面积。这时候,崇明人家都纷纷把旧时的平房拆了重新砌造楼房。一般三口之家建宅基地为90平米的房子,四口之家建宅基地为120平米的房子,房屋基本都是2或3层。房屋结构基本为一字型或者7字形。楼房边上还带有1-2间附房,面积大概在30-60平米之间,一般总做为厨房和储物间。附房边上还带有1-2间矮平房,用于存放柴草和茅厕(现在新农村建设基本都已拆除)。
跟旧时平房一样,一字型的楼房都是朝南开门,而7字形的楼房则有一间房子朝东开门。听长辈说房子不能朝西或者朝北开门,据说会把阳光挡住影响风水。听说我村里有个人不听人劝执意建造了个朝西小屋,后来没过多久就生了重病,可能风水还真有点说法。
崇明7字型楼房➕朝东附房
崇明楼房的内部结构功能齐全,底楼设有厨房、餐厅、堂屋、储存室、卫生间,二楼则设有卧室两间、会客厅或者书房一间、卫生间一间。
近些年崇明农村人家都兴起在外院搭建围墙,这样房屋的安全性就得到了保障。随着越来越多的崇明人家私家车的购入,有些人家还把附房改造成了车库,这样汽车就不怕风吹雨打了。
2023年末的今天,随着专业建筑设计团队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崇明农户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彻彻底底改造了他们的楼房,有些开民宿的农户甚至在院子里砌上了游泳池。现在的崇明农村房屋建筑风格或北欧风,或美式乡村风,或日式风,可谓是五花八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