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鸡要趁早,过了除夕,切莫动鸡,老传统不能忘,平安过大年
90 2025-09-01
黄土还没盖棺,跑断腿先开始。
找块地让老人睡得稳,结果选的竟是来年会被雨淋出窟窿的崖壁。
辛苦攒的棺材本,一半喂了碎石和塌方。
两个字心痛,一句话早该看清这山的脾气。
石头比树根多的秃山,一眼过去全是睡觉不翻身的风化石。
暴雨一来,坟头改道,碑文像石子一样打滚。
别看现在光秃秃,雨夜才是开闸的挖掘机。
裂山更离谱,山腰一条缝,岩层像掰开的条酥。
春天一场冰,石头就拆盲盒,指不定砸在哪一块碑后面。
远看是条细线,走近才发现走路都能听见回音。
硬山说是山,其实是石板拼起来的pizza。
锄头下去咔一声,拔出来带火花。
土薄过煎饼,连苔藓都嫌弃。
埋哪哪儿铁锈味儿重。
陡山扫墓像攀岩,纸钱都飘快递员手里。
一脚踩错,下去就是超大坡度滑梯。
亲属追着纸跑,累到喘成狗。
说气场?
风都嫌陡溜走了。
单山就更孤单,像一球戳在地上的甜筒,四周没哥哥没姐姐。
老人家躺在里面,过夜风哨三百六十度环绕。
孤魂?
不,是孤堡。
好山坡说白了就三个小动作:一眼绿蒙蒙,唇边有口水味儿的风;水流弯弯抱脚,步子慢但不赶人;土抓一把能揉成球,草根在里面跳绳。
这些不是秘籍,是踩坑人的错题本。
拿去年同一条山路试,在陡山摔跤那家今年已经换到缓山腰了。
还活着的树就是路标,年年塌方的那片已拉黑,黄泥屋檐直接写上“别靠近”。
墓选完了,以后晚辈上山,不再认黄土堆认树就行。
记住,别急着刻碑,提前摸摸泥土脾气,省的年年修修补补,像给祖先报物业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