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镜子放对了吗?装修时卫生间镜子摆放6禁忌!最影响财运
109 2025-09-01
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了打造文化名山,与广东楹联学会共同组织“观音山上观山水”最佳下联征集活动,持续时间之长,参与人数之多,设立奖金之高,影响范围之广,评奖悬念之谜,堪称楹联文化史上的奇迹、奇葩,引起了圈内的巨大反响,也引发了人们对一些深层问题的思考。“观音山上观山水”到底想要什么样的最佳下联?
很多人说,只要出联人、出钱人满意,就是“观音山上观山水”想要的最佳下联。说的有道理,但不够准确。准确地说,符合《联律通则》、配得上’观音山上观山水’、体现中华文化智慧,才是想要的最佳下联。
什么叫符合《联律通则》
《联律通则》是千余年来楹联艺术规律的总结概括,是指导楹联创作实践的基本遵循,也是鉴赏楹联作品质量的准则尺度,也是楹联艺术创作的一次解放、拓展与提升。
《联律通则》最核心的是六条基本规则,即: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率对拍,平仄对立,形成意联。简称“五对一意”。
从“观音山上观山水”征联评奖情况看,绝大多数人对“五对”的理解基本到位,但对“一意”理解不够深刻,应用不够自觉,甚至把它撇到一边了。这是创作不出和评选不出最佳下联的根本原因。
规则明确:“形成意联。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二十多个字,揭示了楹联艺术的绝妙处:出一个联,就能用“意义关联”、“内容统一于主题”的规则推导出另一联。运用之妙,存乎一“意”。如果偏离了“意”,上下联就“貌合神离”联不上了,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对联。
“观音山上观山水”,简单明了,一语中的,给人以明确的意义:到观音山上观赏山水自然美景。
按照“形成意联”的规则推导它的下联,直接关联的是观音菩萨或者佛学智慧。假设把观音二字忽略了,还能推导出什么样的下联?上下联还能统一于一个什么样的主题?这座山失去了最大的特色——观音还能吸引人吗?到这里旅游还有多大意义?文化名山还有主题灵魂吗?
超出了观音或佛学范围“意义”就关联不上了。由此可见,“观音山上观山水”想要的最佳下联,第一位的是要符合《联律通则》,“五对一意”一个都不能少。
什么叫配得上“观音山上观山水”
《联律通则》解决了楹联创作“五对一意”的通用性普遍性问题,但未解决具体的特殊性问题。说白了,就是要解决下联用什么来对观音的特殊性问题。
对“观音山上观山水”,出联人邹继海先生有两种解读:一个是无主语句——在观音山上观赏山水。还有一个是有主语句——观音在山上观赏山水。
对第一种解读,大家没有任何异议。对第二种解读,大家普遍感到故弄玄虚,牵强附会:观音菩萨是救苦救难、普渡众生的,观赏什么山水?出联人身为中国楹联学会原副会长、广东楹联学会会长难道不懂吗?当然不是不懂,而是有深层的用意:把观音从整个句子中突出出来,增加分析认识问题的深度。这就是他讲的观音、观音山是两个实体,下联中要有旗鼓相当的对应。
有人说:“下联老对不上来,不让观音欣赏山水,你让她干什么去啊?”当然这是风趣、幽默。
观音是菩萨。菩萨的觉位是自觉、觉他,略低于佛陀的觉位——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但远高于罗汉的觉位——自觉。菩萨中影响最大的有“四大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大乘佛教认为,人人有佛根,人人可成佛,修成佛陀、菩萨、罗汉正果的,是无量的。
从无量的佛陀、菩萨、罗汉中,选一个合适的“角色”对观音,应该不成问题,但恰恰出现问题,遇到了近乎无解的难题:具体选到谁都对不住观音。罗汉的觉位低,肯定对不住。就是用最顶级的释迦牟尼佛来对观音,也不尽人意。
这上联出的真绝,太绝了!
什么叫体现中华文化智慧
“观音山上观山水”的最佳下联征集,连年征战,久攻不决,难道真的无解吗?答案是否定的。那它的“最佳下联”究竟在哪里?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智慧里。如果连“观音山上观山水”的最佳下联都找不上,还能有中华文化自信吗?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意思是说,穷极则变化,变化则通达,通达则恒久。这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基本原理。也适用于对联的推导、鉴赏与学术争鸣。
在“形成意联”的大前提下,下联用哪个具体的佛陀、菩萨都对不了观音,怎么办?从学习佛学智慧入手,而后化繁为简,推敲精选。
比如什么是“佛陀”?翻译成汉语就是“觉者”。“觉者”可以对观音。什么是菩萨?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萨埵”是大士、大菩萨的意思,是尊称。菩提是觉、智、道的意思,去掉两个顿号,就是“觉智道”了,觉智对观音,道对山。觉者、觉智是佛教专有名词。可以推出“觉智道中觉道心”,“觉者道中觉道心”的下联,算是有“形成意联”的答案了。觉道、觉心也是佛教的专有名词。以此类推,还可以找,找到更好的选项。
有人说,这不符合“下联中须融入东莞观音山景点且具有诗意”的要求。放眼眺望,观音是观音山最醒目的景观。下来就是道路,不是景观的“好景观”。可能是投入资金最大的项目,也是到观音山旅游利用率最高的基础建设。人们走在崎岖漫延的山路上,边走边看,看了山水美景,看了不少景观,增加了佛道儒智慧,难道这样的道路不是重要景观吗?不是觉智道、觉者道吗?道路好,景观好,森林好,山水好,风水好!值得到此一游、多游、常游。
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里,有观音雕像主景观,还有佛道儒“三圣堂”、“五福林”、道教“仙宫岭”等名胜,是中华儒释道文化高度融合的风水宝地,是观赏山水自然美景、觉悟道心人文智慧的旅游圣地。
如果在下联中体现佛学为主,兼顾儒道精髓,满足征联各项要求,应该能算得上当之无愧的最佳下联——闪耀着中华文化的智慧光芒,汇聚着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精神力量,启迪、激励着人们用真理战胜人生烦恼痛苦,到达快乐幸福的理想彼岸!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具体的、生动的、入心的、给力的、增福的。愿“观音山上观山水”早遇知己,喜结良缘,以崭新的神采祝福来自四面八方的有缘人!
恳请多提宝贵意见,旨在切磋交流,活跃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