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不愧为淘金地!安徽浙江等8个外省人刚登富豪榜,甘肃人130亿

147小编 111 2025-09-03

那些年啊,谁没听过这句话:不到广东不知道钱难赚。但只有真的来过,混上一阵子,才明白这事儿没那么简单。有多少人兜里揣着一张火车票、一点胆子,跌跌撞撞地闯进广东,想着能不能像电影里一样,哪怕捡到半斗金。广东这块地,40多年来变化比天还快,到处是和你一样想翻身的异乡人,大家都憋着一口气,不信命,就是想看看自己到底能混出什么名堂。

你要是不信,随手翻翻今年的富豪榜,嘿,还真有一票人——全是当初一头扎进广东闯江湖的外省小子。也不光是广东本地人发财,这些“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有的念着念着,还真敲来了金钟,好家伙,榜上一半上千亿的富豪都是安徽人,这事儿搁安徽老家小镇上说起来,隔壁村的谁不竖起大拇指。

咱先说说陈奇星。这人身上有点老一代“闯广东”的味儿——安庆人,五九年生。年轻那会儿,在安庆毛纺厂、经委里干过不少年,混了个“铁饭碗”,亲戚朋友也觉得他安稳本分。但90年代初,改革的大潮说来就来了,一夜之间谁家不是打听“南方要招工” “深圳厂子多”?老陈一咬牙,辞职,离家。别小看这一步,在那个年头,把好端端的工作扔了,就等于是撕掉家里那点褒奖你“听话”的理由。可是陈奇星啊,他偏要去广东看看。

头几年日子过得不算风光。1999年,约摸四十岁了,他盘下一家年轻的小厂子,开始“二次创业”。行内人可能都听过他后来的牌子——长盈精密。讲真,第一次创业的菲菱科思那几年也混得还行,后来还真给拉到了上市。

不过别羡慕得太早,这路远没你想得顺。2010年,长盈精密好不容易上了市,这是风光;可富豪榜上混了几年,又调出了榜单,谁知是资本起落,还是剩下的都是熬出来的老油条。偏偏股市风水轮流转,这两年“人形机器人”热起来了,长盈精密的齿轮、传感、关节件卖得尤其俏,股价连带涨了个不停。你看,陈奇星又飘回了榜上,身家百亿。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活到快奔花甲的年纪,命运又忽然给你拧一把,有人就此翻船,有人却能踩着浪头站稳。咱不说成功学,只是想想,谁家孩子出来混南北奔跑这么多年,图的什么?当时大概也就图个不甘心吧。

说朱世会,有点不一样。他是读书来的广东。蚌埠出生,六七年生,碰巧考上了广州外语学院,听起来就像你楼下那个“知识改变命运”的孩子。留下来在广东工作几年,步子不大,脚下却实打实的走。干过外经公司、住友,都是当时门槛很高的地方,可总还是觉得差点意思。

也许在外人看来,朱世会的“冒险精神”不如陈奇星那么猛,但他拐了个弯。1995年创业,刚好赶上稀贵金属市场兴起。他抱住了镓、锗、铟这些冷门货色,有点像别人忙着淘金,他却捡了河里的鹅卵石。可偏偏这种主意能成,如今“先导系”几个上市公司,全球供应链里都有他的影子。得嘞,今年第一次上全球富豪榜,百亿身价。

也许有时候顺风顺水,也容易让成功被低估。朱世会不是那种在酒桌上大声说事儿的人,可这种安静的狠劲儿,反倒让人生出点敬意。谁能想到,凭着几颗不大起眼的稀有金属,他也能将命运握在手心。

插一句闲话,广东富豪榜里还真是五湖四海的大拼盘——浙江、福建、湖南、湖北、甘肃……甚至连江西老乡都巴不得有代表。温州来的张天瑜,也是个倔脾气。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绕了一圈到厦门干了会儿电子生意,最后不知被深圳哪股风“招魂”,九九年一头扎进来。广和通后来搞通信模块做到上市,这两年又被科技浪潮推到新巅峰。张天瑜攒下七十多亿身家,虽不说顶流,放在温州小桥流水边,老娘舅说起来都要咂咂舌。

这广东风水好,留人也留心。模具出身的陈育宣、林德英夫妻早些年在乐清打小厂,有的赚,有的亏,2001年深圳喊他们一声,俩人提上工具箱就来了。从小作坊到电连技术,夫妻并肩,十五年磨出头角。产品从连接线到屏蔽件,雷打不动是仔细和实在。2017年敲钟上市,今年终于登榜,九十亿身家,身后是一大家子工人和一起闯荡的江湖气。

这里有个福建莆田出来的后生,张清森,小一辈的。仰恩大学毕业,2007年到深圳讨生活,说白了那会儿打工并不光彩,还赶上了金融风暴。当时有多少白领自嘲“随时一纸解雇通知”,谁知道风口在哪?张清森混到第二年就觉不对劲,不如辞了,在华强北溜达,逛来逛去琢磨生意门道。看准了数据线这门“小买卖”——大厂不屑,利润却不少。谁能想到,靠着“一根线”,张清森拉起了绿联,顺手又做起充电器、耳机一大把消费电子。去年上市,今年八十亿身家,30多岁的小伙子,也成了富豪榜里的“新势力”。

再捎两个故事。湖北孝感出来的肖红星,原本只是南下读书,华南理工毕业了想着在广东扎根。先给别人打工,后头拉着老婆刘锦婵开干。俩口子小打小闹熬了几年,后来一头扎进液晶、PCB的江湖,回头还回家乡跑了一家高科技工厂。今年公司上市,小夫妻身家一百亿,脚踏实地,招呼着两边的亲戚,人生也说得过去了。

陈涛,甘肃陇南人。少年时参军去了新疆喀什,南北东西都跑过。95年来广东“出差”,这才算见识到世界的热闹,回去一琢磨,干脆辞职留下来。从底层折腾到2000年创业,胜宏科技转眼做起来。公司上市了好几年,产品做出来,还有点科技含量,在本地小有名气。陈涛的人生起伏多,他像个陇上汉子,性子倔、步子慢,但一走就是十几年。今年又回榜了,一百三十亿,不是父母官,不是教授,纯靠自个儿硬闯出来的。

说到“打工人”就不得不提黄健,湖南岳阳人,好歹是读了个大学,在家里的国企干了会儿,92年跟着风南下广东。美的集团里蹲了多年,从最不起眼的员工熬到生活电器掌门。2012年公司大洗牌,董事长换人,他升任总裁,没过两年炒了老板鱿鱼(其实是主动辞的)。但也因为早早有股份,这些年没少被富豪榜点名,今年又上了榜,七十三亿,说到底,“打工皇帝”也是一步步熬过来的。

你要问,广东这地到底给了什么“闯广东的人”?也许是方向感,也许是机会,更有可能是什么也没给,只是这些人自己赌上了全部。不管是铁饭碗砸锅后南下,还是顶着风做点不起眼的小生意,谁都得狠咬牙,顶过最难的那阵。不可能所有故事都写成鸡汤,但你仔细看看这些榜单上的名字,哪一个不是在广东的大潮里,被风吹疼了脸,然后又咬着牙,忍着凉,镇定地游上来的呢?

人各有命。广东城里,天每年都不一样。这些穿梭在珠江边、深圳楼宇间的脚步声里,有的是输赢,有的是运气,有的纯粹是倔劲儿。或许过些年,还会冒出别的外省名讳;也许有一天风停了,水静了,大家又各自归隐。

但谁也说不清,下一个在这儿“翻身”的人,会不会正坐在回广东的动车里,握一只快餐盒,擦擦汗,琢磨明天干什么。

广东,啊,不知道明年还有多少故事,在这片南国的热气腾腾里,等着被谁捡到呢?

上一篇: 塘沽、大港、汉沽合并为滨海新区,三合一的调整规模为何难以复制
下一篇: 「最新消息」2022新噪声法下的住宅建筑隔声降噪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