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大宅门前的密码:狮子、大象、莲花…暗藏千年风水玄机!
113 2025-09-04
3月22日,是玉林日报“玉林文化地图”大型新闻采访活动玉州站的第二天,今天以“书香社会”为主题,发现玉州百姓崇学好读,以耕读传家的良好风气。尽管下着小雨,我们的记者还是满腔热情地出发啦!今天会有什么意外的收获?请往下看。
Day2足迹
★探访有鬰林的镇城之宝美誉,如今却已不复存在的玉林城区万花楼原址
★走访玉林市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市的一个创建成果——玉州区图书馆
★走访被评为“广西科普示范社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的 ——玉州区西就社区
1
时间:10:17
地点:高山村
航拍高山村,文末有更多高山村精美航拍照片
今天的第一站,是走访有“进士村”美誉的明清古建筑群——玉林城北高山村。高山村是彰显玉林“书香社会”的一个重要缩影。10点17分,采访组冒雨抵达高山村!站在高处俯瞰,雨中的高山村,古老的建筑群落依然充满生机活力。
记者走进高山村古民居,古民居一般三进、四进或五进,外墙青砖包皮,内墙石灰批白,大量工艺精美、栩栩如生的壁画、木雕、泥塑、石刻点缀其中。两广特有的“推笼”以及融风水、美学、礼教为一体的屏风在高山村古民居建筑随处可见。
在高山村,有古青砖巷道9条,还有一大批古坟、古井、古戏台、古剧场、古石碑、古石礅、石柱。这些富含历史文化内涵且保全完好的古迹,正像一部不可多得的立体史书,吸引人们去欣赏。
据介绍,高山村始建于明朝天顺年间,到2008年已有近600年的历史。高山村民居建筑群是以两广地区宗祠文化为主要载体的民居文化。无论是建筑物内部结构,还是纹饰、诗书画的选择,都体现出其追崇祖宗、崇尚礼教、推崇科举、祈求人丁兴旺、福禄寿全的特点。
2
时间:12:02
地点:万花楼原址
中午时分,采访组来到州珮社区大市场附近,探访万花楼遗址。
万花楼曾经是鬰林的镇城之宝。始建于南宋时代(公元1127-1279年),毁于1968年。1935年出版的《广西一览》载:“古万花楼……为本省最精美建筑物之一。”
在这里,记者发现,万花楼早已变成一个玉林民族艺术学校,在等待住在附近的蒋老师前来开门的间歇,州珮社区居民黄能向记者展示他存在手机里的万花楼旧照。
蒋国聚老师是州珮的老居民,从小在万花楼玩耍。23岁的时候,蒋国聚还在万花楼暂住过一段时间,“里面的空间不是很大,只能放下一张床。”蒋边说边比划着。
看,学校的升旗台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蒋国聚老师指着升旗台说:“万花楼的地基就在旗台的下面”!原来如此啊!记者表示非常惊讶!寻寻觅觅,这里就是万花楼!
门口的两个石鼓,位置未变,历经沧海桑田,见证了万花楼的繁华和没落。尽管石柱破旧,但精致的雕刻足以“古万花楼……为本省最精美建筑物之一。”一说。
3
时间:15:20
地点:玉州区图书馆
15点20分,报道组来到位于城西开发区玉博公路玉豸村段的玉州区图书馆,在玉州区图书馆的书画展厅,一幅幅精美的字画映入记者眼帘。最重要的是,这都是玉林本地书画家的精品哦!
据了解,玉州区图书馆在2015年9月中旬全面向市民免费开放。不仅仅只有图书阅览功能,还进驻了书画展厅,玉州诗词学会,玉林女子诗社,玉州画院等机构,以及文体活动设施,可以说是玉州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志性设施。玉州区图书馆是玉林市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市的一个创建成果。是玉林人读书学习、健身娱乐于一体的文化阵地。
电子阅览室是图书馆里必不可少的。但是这个电子阅览室比较特殊,配备了残障人士专用电脑。
玉州区图书馆里还成立了女子诗社。
这里是玉州区图书馆的图书外借室,几个人正在安静地读书。书架上摆满了书籍,书桌上白色碎花的桌布,让图书室格外温馨。
4
时间:16:15
地点:西就社区
下午4点15分,记者来到玉州区的西就社区。西就社区历史悠久,同时也是玉林城区人流、物流密集的商业重地,文化底蕴丰富。
在社区的宣传栏上,记者看到了《西就社区志》的宣传。据了解,西就社区率先在玉林市乃至全广西撰写社区地方志《西就社区志》,增强了社区的号召力和居民的归属感。
看记者手中的“宝典”——《西就诗词》、《西就之声》。玉州区西就社区,是玉林市第一个编写发行社区简报《西就之声》的社区,是第一个编写诗刊的社区,也是第一个编写社区志书的社区!
采访结束,玉州诗词学会写下“繁荣玉州文化,振兴诗词之乡”的字句,为玉州文化建设加油,为“玉林文化地图”活动点赞。
记者手记
记者@王彦臻
在高山村采访时,村主任陈代勤说,孩童时,物质匮乏,村里的古戏台是最热闹的地方,看戏、看电影……戏台边几无立锥之地。现在,虽然明清时留下来的古戏台已成垒土,虽然群众生活条件日益提高,娱乐活动日益丰富,但是村里新建的百姓大舞台仍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多的时候,有两三百村民聚集在那里聊天、乘凉,打球健身。
新旧戏台的“交班”,不由令人感悟,无论世事变迁,文化,尤其是健康的文化始终在乡村生活中起着聚人气、凝人心的社会功能。
记者@陈东
“腹有诗书气自华”,从底蕴深厚的“进士村”—高山村,到玉州区图书馆、玉州诗词学会,从人到物都感觉到有那么一阵书香味。有人说,文化的东西看起来“很虚”,看不到、摸不着,但它就像是今天的毛毛雨一般,于润物细无声中,沁人心脾。
实习生@杨天宝
今天和记者老师们去了4个地方,有些地方我还没去过,我发现玉林的文化底蕴很深厚,让我发现不一样的玉林,以后我会多去走走,了解更多玉林文化,然后呈现给读者。
最后,附上几张今天记者航拍高山村的照片
这位就是航拍的记者@陈东,技术型小鲜肉一枚。
扫描以下二维码,即可获得本次精彩直播。
明天是“玉林文化地图”玉州站的第三站“民间文艺”,请继续关注。
更多:寻找合作伙伴
我们在找爱文化爱玉林的企业家。愿玉林首张手绘文化地图带着我们的足迹和您的印记。这不仅是善举,更是商机,是见证您的实力,提升企业形象的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手绘地图流传久远,毋庸置疑!↓↓↓
本次合作方式:
A类:活动总冠名
B类:活动赞助商
C类:品牌推荐榜
联系电话:0775—2817439
联系人:刘先生 18007759312
采集:玉林日报“玉林文化地图”采访组 王彦臻\禤繁\陈津远\陈东\实习生杨天宝
你还想知道的这些事
★
整理:冯 榆丨责编:晏海珊丨主编:宋建州
玉林新闻网 玉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