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洞藏酒是智商税?山洞里存酒,湿度不对等于白存,经销商揭秘
105 2025-09-04
2025年6月5日,芒种。
芒种,顾名思义,就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要种”,是农家一年里最忙碌、最不敢怠慢的时节。在这节气里,不少地方的习俗是用新麦米做饭,送给田里的亲友;还有的家家户户把新割的麦穗扎成一把,把丰收的希望挂在门前。
可就在农事如火如荼的时候,老一辈人都会格外避讳办丧事。传统阴阳观念认为,芒种代表仲夏阳气极盛、万物繁茂之时。而丧葬属“阴事”,在阳气鼎盛时举行会破坏自然平衡。打开黄历,你会发现芒种这天往往都写着“忌安葬”的字样。其实,这背后不是简单的迷信,而是古人看重天地节气的一种敬畏。
说起来也有道理。芒种还有个别名叫“忙种”,家家户户都赶着收麦、插秧,田头地里都等不及人。老谚语说:“麦黄农忙,秀女出房。”意思就是说连姑娘都要下地帮忙,时间真是分分钟都耽误不起。可要是家里遇到白事,从停柩守灵到送葬,样样都是细致活儿,得好些天,这冷不丁跟农忙时撞上了,大家只好把丧事“延办”了。
这样的讲究,表面上是阴阳的忌讳,细想却是一种顺应自然、安排时序的小智慧。老人们说,顺了天时,自己心里也安稳。如今,南京这推广节地生态葬,不管是树葬还是江葬,其实也还了逝者一个回归自然的圆满。就说南京的江葬吧,骨灰撒在滚滚长江里,让亲人与“江水同眠”,和芒种时节江河润泽万物的理念不谋而合。想想也是,生养在这片土地,最终回归自然的怀抱,顺着节气走,顺着江水安放,这或许就是最好的送别。
芒种和殡葬这两件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其实透着一丝中国人的智慧。以前咱们是“避讳”,是对天地节律的敬畏;现在更多是“顺应”,希望让离别顺其自然。现代殡葬改革借鉴节气仪式,把花坛葬、鲜花祭、这些理念融进安葬仪式里,把逝去亲人悄悄交还给自然。这种顺应天时、礼赞循环的方式,也让生者心安,逝者安宁。
就像《淮南子》里说的,“节葬之义,合阴阳之序”。不管是农忙时的延办丧事,还是今天的生态葬法,骨子里都是中国人对天地、生命、循环的体会。当现代生态葬以树代碑、以江为冢,恰似农人遵循节气播种,本质皆是对天地律动的谦卑顺应。这种跨越千年的时空共鸣,正是中华文明的生命观最诗意的落地。
#芒种# #南京殡葬服务##安鼎殡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