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一次性口罩?别再闲置了,这些用法现在看还不晚
114 2025-09-04
赚到第一个100万,再赚第二个100万,往往顺理成章,靠“复制粘贴”就可以。
而赚到第一个1000万,再想赚第二个1000万,中间没有“必然性”,没有“强关联”。
因为越低级别的财富框架,就越具备可复制性,越高级别的财富框架,可复制性就越差(你让马云重新做个阿里,他也办不到)。
越高级别的财富框架,可复制性就越差,因为对人的要求高,对天时地利的要求高,任何一个因素不满足,都成不了。
其实“小财”和“中财”,可以完全靠实力获得。
对某些人而言,即使外部条件差一点,起点低一点,长期看也不影响他们最终收获可观的财富。
能发财的人,其实早就有迹可循,对此巴菲特有一个著名的思想实验。
1998年,他在佛罗里达大学商学院做了一个演讲,他问在场的学生:
“假如可以从认识的人中选一个,买入他今后一生10% 的收入,你会选谁?”(不能选富二代,只能选靠自己奋斗的人。)
在外在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你会把票投给什么样的人?这些人有什么样的品质?你为何看重这些品质?
巴菲特的这个思想实验,也正好是本文想要探讨的问题。
一个人能不能成事,能不能发财,如果只看3点,你最看重的是什么?
下面是我的答案。
01 学习力
靠存量认知和技能的人,走不远,哪怕他贵为985。
芒格说,他认识的成功人士,没有一个不是每天阅读的。
没有学习意识的人,但凡环境有一点变化,就能把他锁死在一个结构里,变化带来的新机会,他们既看不见,更跟不上。
嘴上老师嘟囔着“没办法”,其实不是真的没办法,是他们没有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而已。
那些说读书无用的人,既不聪明,还容易被人把腿忽悠瘸。
其实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他们读了没用(因为学习力不够)。
如果书里的东西这么容易就吸收内化了,那书的价格就不是30,而应该是30万。
一个没有学习意识的人,头脑很快就会僵化,继而陷入低水平勤奋,艰难生存。
对于会学习的人,社交、旅行、工作无一不是学习。
而对一个成年人来说,我认为最重要的学习其实是“反思”,一个成年人如果没有自我反思能力,那他读再多书,走再多路,见再多的人,踩再多的坑也是枉然。
因为反思水平不够,发现不了自己内在的缺陷和弱点,就会被这些内在缺陷和弱点锁死,不断重复同样的错误和模式。
有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即使现在啥也不是,也能不断突围。
生存能力的第一要义,就是学习力。
02 执行力
一说到勤奋,很多人立马表示不屑,看不起,认为能轻松搞定一件事的人,才是本事,很费劲才搞定,证明能力也就那样。
但真正能成事的人,都会极其看重执行力这项品质。
一勤天下无难事。
一个能每天主动且专注工作10小时的人,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一个人只要能随时进入“每天主动且专注工作10小时”的状态,那么,他人生中绝大多数的困局(特别是经济困境),他都能“轻易”冲破。
能长期保持这种状态的人,如果今天不是,那以后也大概率是人中龙凤。
超强执行力的背后,其实包含了很多顶级素质。
比如,克服脆弱的完美主义,在条件不太充分,还有巨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时候,就开始行动,和不确定性和谐共舞。(面临同样的情况,很多人会一直准备,一直学,行动瘫痪。)
比如,清晰感知和设计自身目标和行动框架的能力。
比如,快速沉浸到一件事,和事情建立深度关系,沉下心来做事情的那种静而定的心境。
99%的人之所以发不了财,都是毁在了执行力不够和能量不足上。
穷人总是毛毛躁躁,三心二意,自我怀疑,耐力不足,就是没办法安安静静的趴在一件事上每天干上10小时。
03 相信自己能成
能成事的人,在他们还是屌丝的时候,其实就已经与众不同了。
“毫无根据的自信”,极强的信念感(因为相信,所以看见),是他们区别于其他人最重要的点。
他们对自己能成事,能致富,能成为为千万富翁亿万富翁,从来没有怀疑过。
而一个人如果有怀疑,其实本质上表明的是这个人自己有不配得感,而不是这个目标本身就很难行得通。
悲观者正确,乐观者成功。
回到巴菲特的思想实验,你会把票投给什么样的人?他之所以能成,你觉得你最看重的3个品质是什么?
我们不否认,很多东西是出身决定的(家庭、基因等),出身的时候你有就有,没有大概率这辈子也不会有了。
但内在的优良品质,其实可以主动培养的。
你列出来的这3项品质,只要你想,没一个你得不到。
钱,是自己修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