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黄道周的易学思想(20151008)

147小编 160 2025-09-05

易学基础知识讨论交流——明末黄道周的易学思想

时间:北京时间2015年10月8 日晚上10:00-10:30

场所:周易明解-易学与哲学微信群

老师:翟奎凤

导师简介: 翟奎凤,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易学、宋明理学与中国近现代哲学。承担明代经学史、中国哲学“神”观念研究等项目。主要代表著作有《以易测天:黄道周易学思想研究》等。

各位群友,今晚十点到十点半,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翟奎凤老师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易学基础知识,本群其他老师也会给大家解答问题,敬请关注。

21:47:16 尚旭:翟奎凤老师的课22:00准时开始,大家可以先考虑一下有什么问题。

21:55:19 冯国栋:力飞兄,古人是上衣下裳,黄是正色,裳是下衣。

21:56:34 温海明: @冯国栋  同意。

21:56:36 翟奎凤: 各位老师好!

21:57:06 温海明: 欢迎翟奎凤老师给大家上课。

21:57:45 翟奎凤: 我之前博士论文是研究明末黄道周的易学思想。他的易学代表作是《易象正》和《三易洞玑》。易象正,有两大特色,一个是变卦解易,一个是用六十四卦推步演绎历史。

21:59:40 温海明: 您发给大家学习的论文当中大家应该都读过了。

22:00:41 翟奎凤: 三易洞玑,是以三易(伏羲易、文王易、孔子易)七十二卦的形式把易学与天文历算、乐律、中医经络、地理堪舆等融为一体的一套体系。

22:01:41 翟奎凤: 变卦解易,我觉得是的一个比较大的发现,前人对此注意不够。

22:02:50 翟奎凤: 所谓变卦解易,就是以变爻结合变卦卦象来解释本爻爻辞。

22:03:20 温海明: 变卦比卦变研究的还少。

22:03:50 翟奎凤: 和《周易》用六十四卦很大不同的是,黄道周在《文图经纬》三卷都是用了七十二卦,这是其重要特色。通行本《周易》的序卦法,孔颖达曾总结为“二二相耦,非覆即变”,孔颖达说:“覆者,表里视之遂成两卦,《屯》《蒙》、《需》《讼》、《师》《比》之类是也。变者,反复唯成一卦,则变以对之,《乾》《坤》、《坎》《离》、《大过》《颐》、《中孚》《小过》之类是也。”这样看,《周易》共有变卦四对八卦、覆卦二十八对五十六卦,覆卦占绝大多数,所以,比较而言,“覆”是通行本《周易》最为重要的序卦法。黄道周非常强调突出这一点,他认为伏羲易主于“对待”,而文王易主于“反复”。黄道周所说的“对待”、“反复”,就是孔颖达所说的“变”和“覆”。那么,按黄道周的理解,文王易六十四卦都应有其反复之覆卦,《乾》《坤》、《坎》《离》、《大过》《颐》、《中孚》《小过》这八卦虽然其反复卦在形式上仍为其本身,但黄道周认为其实并不一样,他常常用一卦反复十二爻和一昼夜十二时辰相对。这样,黄道周所理解的文王易有七十二卦,其后来的《易象正》仍然很强调这一点,这是黄道周整个易学的一大特色。黄道周认为七十二用卦通于一年七十二候,他说:“故体卦有八,倍为十六;交卦二十八,倍为五十六。两体相命,各三十六,以为一岁之候也。”这里所谓“体卦”指《乾》《坤》、《坎》《离》、《颐》《大过》、《中孚》《小过》,“交卦”则指《屯》《蒙》、《需》《讼》等卦。这样,一卦为五个周天度,七十二卦即三百六十度。 三十六卦反复七十二卦之说,似乎宋代的张行成等人就曾隐隐约约地提出过,所以黄道周认为七十二卦之说并不是他的首创,但对七十二卦作出系统论说和应用的则自黄道周始。此后,清人胡煦、董说等人对七十二卦多有论说,可以看出他们是受到了黄道周的影响。

22:05:25 翟奎凤: 变卦解易,宋元明清易学史上有十多部易学著述都用到这种体例方法。

22:06:52 翟奎凤: 生活中人们常用“变卦”一词表示某人原有设想或承诺的意外改变。“变卦”在《周易》思想中的原本意思是:由于一卦六爻中某一爻或多爻的阴阳变化,使得此卦变成了另一卦。这里的“此卦”常称为“本卦”,而“另一卦”则称为“变卦”。“变卦”也可以称为“之卦”或“变体”,有时“爻变”也有变卦的意思,而变卦则是最常用和最规范的用词。变卦思想渊源于卜筮,由于《周易》有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四象,又用九、六、七、八分别称之。若一爻筮得为少阴八和少阳七则不变,为静爻;筮得太阴六和太阳九则为动爻,要分别变为少阳七和少阴八。这样筮得一卦六爻常有一爻或多爻变动。从春秋时期《左传》和《国语》中古老的筮例来看,一爻变的情况占绝大多数。一般说来一爻变即当以此爻辞占断,但春秋时期人们往往更侧重从本卦和变卦之间卦象的变化来分析论占,也时有论及变卦的卦辞或和变卦相应爻的爻辞。这样一来,某些筮例的解析,就完全可以逆转过来,看作是在结合变卦之象来解释爻辞。这样就给人以启发:当初圣人观象系爻辞的时候是否综合了本卦之象和变卦之象。这可是个天大的秘密,若系爻辞的时候果真是如此,那么要解某爻辞,就得令此爻变动,然后再结合变卦之象来解释爻辞。 《左传》和《国语》中的古老筮例是变卦解易思想的重要渊源。此外,《周易》本身的文本结构和具体内容也都给变卦解易派以很大启示和理论支持。如今本《周易》爻题皆以“九”或“六”来称,九、六是太阳、太阴,需要变动,这是常识。《乾》《《坤》》两卦中更有独特而又让人迷惑的“用九”“用六”,春秋时期的蔡墨就以《乾》之《坤》和《坤》之《乾》来指代“用九”“用六”,这就是说六爻要全变。由此可见,《周易》以“九”“六”为爻题就意味着此爻需要变动。传统上一般认为,与《连山》、《归藏》占彖主静的思想相比,占变的思想则为《周易》的一大特色。《系辞》中就大量记载了这种“爻变”和“占变”的思想。如:“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爻者,言乎变者也。”“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以上见《系辞·上》)“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道有变动,故曰爻。”(以上见《系辞·下》)可以说《周易》就是研究“变”的哲学。《系辞》中关于变动思想的论述比比皆是,以上只是选取和爻相关的变动语句,意思直接明白。可见,“爻”字本身就含有变动的意思。而且《系辞》中的“辞”和“系辞”多半就是指爻辞,“辞也者各指其所之”,“之”也是变动的意思,“其所之”当是指之卦或变卦。否则,“辞也者各指其所之”是很难解释通顺的。总之,变卦解易派既有坚实的权威筮例分析作依据,也有经典的思想理论作后盾。 变卦和卦变是易学史上的既有联系又有很大区别的两种象数学方法。变卦思想多用来解释爻辞,而卦变思想有时可以用来解释《彖传》中的某些字句。目前,卦变思想及其流派的研究已经趋于成熟,而变卦思想及其流派的研究却很少有人问津。我们深入易学史研究就会发现,从南宋沈该和都絜奠定变卦解易的思想体系之后,元、明、清三代都有不少易学家以变卦思想来解释《周易》爻辞,变卦解易的各种具体方法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变卦解易的思想体例确立于南宋初年的沈该和都絜,元代的吴澄、丁易东、龙仁夫、陈应润也或多或少地使用了这种方法来解爻辞,明清时期的黄道周、何楷、方孔炤、方以智、包仪、魏荔彤、王又朴、赵继序更是把这种思想推向了历史的高峰。我们今天完全可以说这是易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遗憾的是近代以来很少有学者来关注、研究这一流派。

22:08:13 翟奎凤:

22:08:35 翟奎凤: 给大家发些好玩的图。

22:09:00 温海明: 简单概括一下吧!

22:09:57 翟奎凤: 上面的这个图是以从卦气的角度对通行本周易卦序规律的一个揭示。

22:11:04 翟奎凤: 《易象正》六十四卦历史年表 前卦 卦限历史起始年 后卦 积年 所在卷 朝代 乾 前788周宣王三十八年辛亥 坤 1卷一 屯 前722周平王四十九年己未 蒙 67 2卷二 春秋 需 前655周惠王二十二年丙寅 讼 67 3 师 前588周定王十九年癸酉 比 67 4 小畜 前521周景王二十四年庚辰 履 67 5 泰 前453周贞定王十六年戊子 否 68★ 6卷三 战国 秦 同人 前386周安王十六年乙未 大有 67 7 谦 前319周慎靓王二年壬寅 豫 67 8 随 前252鲁顷公二十二年己酉 蛊 67 9 临 前184西汉少帝四年丁巳 观 68★ 10卷四 西汉 噬嗑 前117西汉武帝元狩六年甲子 贲 67 11 剥 前50 西汉宣帝甘露四年辛未 复 67 12 无妄 18 王莽天凤五年戊寅 大畜 68★ 13 东汉 颐 85 东汉章帝元和二年乙酉 大过 67 14卷五 坎 152 东汉桓帝元嘉二年壬辰 离 67 15 咸 221 蜀汉昭烈帝章武元年辛丑 恒 69★ 16卷六 三国两晋 遁 289 西晋武帝太康十年己酉 大壮 68 17 晋 356 东晋穆帝永和十二年丙辰 明夷 67 18 家人 423 南宋少帝景平元年癸亥 睽 67 19卷七 南北朝隋 蹇 490 南齐武帝永明八年庚午 解 67 20 损 557 陈武帝永定元年丁丑 益 67 21 夬 624 唐高祖武德七年甲申 姤 67 22卷八 唐 五代 萃 693 周武后长寿二年癸巳 升 69★ 23 困 760 唐肃宗乾元三年庚子 井 67 24 革 827 唐敬宗宝历三年丁未 鼎 67 25卷九 震 894 唐昭宗乾宁元年甲寅 艮 67 26 渐 961 北宋太祖建隆二年辛酉 归妹 67 27 北宋 南宋 丰 1028 北宋仁宗天圣六年戊辰 旅 67 28卷十 巽 1095 北宋哲宗绍圣二年乙亥 兑 67 29 涣 1164 南宋孝宗隆兴二年甲申 节 69★ 30 中孚 1231 南宋理宗绍定四年辛卯 小过 67 31卷十一 既济 1298 元成宗大德二年戊戌1363 癸卯1364 甲辰 朱元璋称吴王,《乾》《坤》复始 未济 67 32 元。

22:12:45 翟奎凤: 这个推步历史,我曾经很机械地排过,排到现在好像类似于汉武帝时代。

22:13:50 翟奎凤:

22:13:59 冯国栋: 二二相耦,左右对称?

22:14:44 观海潮: 请问翟老师,这个推步历史如何验证准确否?

22:14:57 翟奎凤: 上面这个图是天方盘模型,九方九圆,黄道周认为易、历、律的奥秘都在这里面,我也没搞懂。

22:15:47 翟奎凤: 推步历史,我觉得没多大意思,看不出有什么道理,但黄道周很自信,振振有词,或者我也没搞懂。

22:16:49 翟奎凤: 以上是黄道周易学里比较有意思的问题。

22:17:17 温海明: 翟老师谈的都是黄道周易学思想的核心问题,看来难乎其难。

22:18:12 翟奎凤: 从卦气的角度对通行本周易卦序奥秘的揭示,我觉得是黄道周的一大贡献。

22:18:45 翟奎凤: 乾坤后面为什么要排屯蒙?屯蒙后面为什么是需讼?

22:19:39 温海明: 看看有没群友能够抢答

22:19:47 王力飞: 序卦传不说的卦义吗?

22:22:01 温海明: @翟奎凤 看来问题比较难。

22:22:21 王力飞: 翟老师,何为卦气?

22:22:22 林建: 三易洞玑,是以三易(伏羲易、文王易、孔子易)七十二卦的形式把易学与天文历算、乐律、中医经络、地理堪舆等融为一体的一套体系。请问翟老师能否简要概括一下该体系的线索?谢谢!

22:24:47 翟奎凤: 三易洞玑,不好讲,可以看我的书《以易测天:黄道周易学思想研究》,当然我也是弄懂一点表面。

22:25:51 刘正平: 看得我目瞪口呆。

22:25:56 王海平: 我们是学习型群。

22:26:06 林建: 谢谢!一定拜读!

22:26:31 观海潮: 为何乾坤之后是屯蒙?

22:26:42 馬震宇: 七十二卦与七十二侯有联系吗?

22:27:01 翟奎凤: 这个得从卦气来看,上面那个圆图。

22:27:13 翟奎凤: 对,七十二卦配七十二侯。

22:27:19 王力飞: 卦气是啥?

22:27:35 翟奎凤: “七十二用卦上下衡交图”与二十四节气 节气 卦组 阳爻数 辰次 大雪/冬至 比、蒙、坤、坤、屯、师 6 子 小寒/大寒 泰、谦、临、剥、颐、坎 11 丑 春分/雨水 咸、晋、蹇、夬、困、震 17 寅 惊蛰/春分 丰、涣、小过、未济、中孚、兑 19 卯 清明/谷雨 归妹、鼎、升、益、睽、大壮 20 辰 立夏/小满 离、大过、大畜、贲、蛊、大有 23 巳 芒种/夏至 履、讼、乾、乾、需、小畜 30 午 小暑/大暑 同人、随、噬嗑、无妄、大过、离 23 未 立秋/处暑 遁、家人、损、萃、革、渐 20 申 白露/秋分 巽、中孚、既济、小过、节、旅 19 酉 寒露/霜降 艮、井、姤、解、明夷、恒 17 戌 立冬/小雪 坎、颐、复、观、豫、否 11 亥 。

22:27:37 冯国栋: 卦加节气?

22:27:38 馬震宇: 卦气就是侯气?

22:28:26 翟奎凤: 卦气就是把卦与节气联系配在一起,往往卦的阴阳爻反应寒暑,在黄道周这里是如此。

22:28:40 吴健康: 是不是也和月份有对应关系?

22:28:41 李伟东: @翟奎凤 数字是什么意思?

22:29:22 馬震宇: 月份有闰的。

22:29:23 翟奎凤: 二十四节气,阳历十二月。

22:29:27 冯国栋: 乾坤十二爻对十二月。

22:29:31 翟奎凤:

22:29:53 翟奎凤: 上面圆图就是七十二候。乾为夏至,坤为冬至。

22:30:16 馬震宇: 大周天。

22:30:30 林建: 卦气是阳历,以太阳为周期。月份为阴历,以月亮为周期。

22:30:52 翟奎凤 : 既济未济,三阴三阳为春秋分。

22:31:14 冯国栋: 这与后天八卦不固?

22:31:21 李伟东: 三卦一个节气?

22:31:57 馬震宇: 三侯一节气。

22:32:07 冯国栋: 不同。

22:32:36 翟奎凤: 乾卦周围的基本上是阳爻多。

22:32:50 李伟东: 什么叫侯?

22:33:04 翟奎凤: 对,三卦一个节气。

22:33:12 翟奎凤: 六卦一月。

22:33:27 林建: 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

22:33:30 翟奎凤: “七十二用卦上下衡交图”与二十四节气 节气 卦组 阳爻数 辰次 大雪/冬至 比、蒙、坤、坤、屯、师 6 子 小寒/大寒 泰、谦、临、剥、颐、坎 11 丑 春分/雨水 咸、晋、蹇、夬、困、震 17 寅 惊蛰/春分 丰、涣、小过、未济、中孚、兑 19 卯 清明/谷雨 归妹、鼎、升、益、睽、大壮 20 辰 立夏/小满 离、大过、大畜、贲、蛊、大有 23 巳 芒种/夏至 履、讼、乾、乾、需、小畜 30 午 小暑/大暑 同人、随、噬嗑、无妄、大过、离 23 未 立秋/处暑 遁、家人、损、萃、革、渐 20 申 白露/秋分 巽、中孚、既济、小过、节、旅 19 酉 寒露/霜降 艮、井、姤、解、明夷、恒 17 戌 立冬/小雪 坎、颐、复、观、豫、否 11 亥 。

22:33:49 翟奎凤: 上面那个圆图切开,就是上面这个表格。

22:33:53 徐治道: 讲座结束时间10:30已过,大家仍可继续交流。

22:34:06 观海潮: 上经30卦,下经34卦,那么排到既济未济可能上下圆不均衡。

22:34:07 王力飞: 二十四节气是在阴阳家手里形成的,淮南子有了完整表述,黄能把72侯整理出来,太厉害了!

22:34:10 馬震宇: 气候,节气,侯应。

22:34:54 馬震宇: 中国古代历法的称谓,五天一侯。

22:34:56 翟奎凤: 大雪/冬至 比、蒙、坤、坤、屯、师 6 子 6表示这六卦共六个阳爻。

22:35:26 李伟东: @翟奎凤 明白了,谢谢!

22:35:48 林建: @翟奎凤 厉害!

22:35:55 李伟东: @翟奎凤 为何要数阳爻数?

22:36:04 王力飞: 后面还跟着天干。

22:36:21 翟奎凤: 芒种/夏至 履、讼、乾、乾、需、小畜 30 午 ,这六卦阳爻最多。

22:36:38 翟奎凤: 数阳爻、阴爻都一样。六卦共36爻。

22:37:33 李伟东: @翟奎凤 为何要数?

22:37:39 王力飞: 翟老师,黄的观点是从阴阳家来的吧?

22:38:36 翟奎凤: 这个图就是乾坤、屯蒙、通行卦序一上一下排开的。

22:38:37 翟奎凤 :

22:39:11 郑静: 天文气象路径正确。

22:39:16 李伟东: @翟奎凤 后面跟的是地支,不是天干。

22:40:28 翟奎凤: 黄道周的易学很奇特,李光地书里对他有讨论。

22:40:47 翟奎凤: 黄道周好像是受到福建民间术数派的影响。

22:41:03 王力飞: 我是真心感觉黄整得太艰深了。

22:41:25 翟奎凤: 他给自己推活六十二岁,后来62岁也就抗清被杀了。

22:42:08 翟奎凤: 黄道周书法也很好,晚明四大家。

22:42:14 王力飞: 温老师,这就是我为什么不想纠缠于易学的原因!这个体系太庞大,分支很多。

22:42:43 郑静: 术数贯通宇宙。

22:42:50 翟奎凤: 其实,变卦解易也挺有意思。

22:43:21 王力飞: 我在左传里看到的两卦都是变卦解易的。

22:43:39 林建: @王力飞-淮安 正因为分支多、才必须抓住源头!

22:43:55 王力飞: 一卦是周史过陈,一卦是穆姜的随卦。

22:43:56 翟奎凤: 如解乾卦初爻,初爻变阴爻,卦变为姤。

22:44:06 冯国栋: 翟老师,黄的变卦与左传、国语里的有何不同?

22:44:16 翟奎凤: 潜龙勿用,娶女勿用。

22:44:22 王力飞: 这俺知道,很早就知道变了。我感觉变的是易学。

22:45:02 冯国栋: 左传也用互卦。

22:45:36 翟奎凤: 黄钟 上宫 3.9 大雪 下宫 8.1 冬至 大吕 上宫 4.4146 小寒 下宫 7.5854 大寒 太簇 上宫 4.8 立春 下宫 7.2 雨水 夹钟 上宫 6.7425 惊蛰 下宫 5.2575 春分 姑洗 上宫 5.6 清明 下宫 6.4 谷雨 仲吕 上宫 5.994 立夏 下宫 6.006 小满 蕤宾 上宫 6.312 芒种 下宫 5.688 夏至 林钟 上宫 6.6 小暑 下宫 5.4 大暑 夷则 上宫 5.0569 立秋 下宫 6.9439 处暑 南吕 上宫 7.2 白露 下宫 4.8 秋分 无射 上宫 4.495 寒露 下宫 7.505 霜降 应钟 上宫 7.733 立冬 下宫 4.267 小雪。

22:45:37 温海明: @王力飞-淮安 多跟翟老师请教。

22:45:44 林建: 问水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无源之水既不长久更不可能清晰。易经的根源就是古天文学,只有从天文学的角度研究,才能真正理解。翟老师的课太好了!

22:46:04 翟奎凤: 上面是黄道周的乐律学。

22:46:19 翟奎凤: 子 黄钟下宫 8.1 2/3 下生 未 林钟下宫 5.4 4/3 上生 寅 太簇下宫 7.2 2/3 下生 酉 南吕下宫 4.8 4/3 上生 辰 姑洗下宫 6.4 2/3 下生 亥 应钟下宫 4.266 4/3 上生 午 蕤宾下宫 5.688 4/3 上生 丑 大吕下宫 7.588 2/3 下生 申 夷则上宫 5.057 4/3 上生 卯 夹钟上宫 6.742 2/3 下生 戌 无射上宫 4.495 4/3 上生 巳 仲吕上宫 5.993

22:47:36 翟奎凤 :

22:48:18 冯国栋: 二十八宿。

22:49:24 翟奎凤: 井 荥 俞 原 陉 合 艮手太阴 鸟鼠岷嶓 左行 龙桐 白浮 居庸 狼牙 雁门 狐岐 右行 九华 云林 灵谷 湓淦 浮冈 长沙 震足太阳 钟山岱宗 左行 中固 蒲沈 运河 白云 温泉 喜峰 右行 青泉 雁宕 括苍 南明 渔梁 绵水 艮手少阴 崤中 左行 明月 黍谷 滴水 五峙 岢岚 壶口 右行 白岳 诸姑 金铙 大章 聂都 沧浪 震足阳明 嵩高两室 左行 成胶 两劳 鼍岛 榆口 擦崖 马兰 右行 天坪 龙湫 大涤 乌龙 三衢 灵山

22:49:47 林建: 这是穴位?

22:50:11 翟奎凤: “孔图下”八卦星象封域、分野表 八卦 封域 分野 二十八宿 十二次 十二地支 五帝 兑 乾 陇 蜀 雍 梁 秦 卫齐吴 室壁女虚危斗牛 娵觜玄枵星纪 亥子丑 颛顼 坎 艮 晋 汾沁 泽潞赵 代幽 燕 蓟 燕 幽蓟宋 徐亳郑 汝颍 尾箕 氐房心 角亢 析木大火寿星 寅卯辰 太昊 震 巽 宋 郑吴越 扬 楚梁秦 陇蜀 翼轸柳星张井鬼 鹑尾鹑火鹑首 巳午未 列山轩辕 离 《坤》 楚 荆 夔 泸 晋赵鲁 觜参 胃卯毕奎娄 实沈大梁降娄 申酉戌 少昊

22:50:18 徐治道: 易是最原始的百科全书。

22:50:38 翟奎凤: 以上是三易洞玑中我整理的一些图表。

22:52:32 温海明: @翟奎凤 谢谢!大家受益匪浅。

22:52:41 林建: @翟奎凤 ,这些图表整理得太好了!既展示了理论体系,又可以指导实践,直接运用!

22:53:19 翟奎凤: 一 道力未宏尘世侵,翻思出世有尘心。行逢石髓非关药,老变桃花似诲淫。 身在鼎中谁举鼎,人从林下莫投林。明知至理难相误,愧郤道人不取金。 二 焦原古璧赤松烟,不信达人尽到天。看有爨时犹灭火,从无琴处那安絃。 龟龙自出羲皇上,虎鸟平翻王母前。此意古人稀一会,更须十绝两韦编。 (古璧一作石壁) 三 开山祀灶久支离,会有开山祀灶时。洗耳欲归何处,采薇更度几年饥。 上方珍重巨人迹,下士多钞散圣诗。俎豆谅无蓬海厄,褰裳帝子傥相思。 四 宝气多腥岩气酸,粗疎綘节与渔竿。未应了得通身易,不易招他白玉棺。 汉室飞楼连远海,武夷遗蜕遍空山。中间裁取清凉府,莫挂灵符再筑坛。 五 两济分明知者稀,古人制气已精微。拟将损益知生死,已落玄黄觝是非。 采药弟兄犹启土,灌园老子未忘机。世间确有蓬莱岛,饶得千钱办钓矶。 六 衡泌诗人郤自然,衣裳车马语堪怜。细心不耨芝田草,赤手能删玉井莲。 一往栖迷鸟兽径,三分情识羽毛缘。便教拔宅成何事,空恼真灵太始前。 七 云霞漾水水漾空,印得楼台烟雾中。隐洞何殊清梦夜,桃流宁异蕊珠宫。 幽栖惭解山精语,荒遁聊收艸木功。惟有素皇分付处,寻常杵臼未玲珑。 八 千行神瀵一行波,是处度人能几何。大地化丹犹有刦,黄云幕鼎尚传讹。 松花照野百钱贱,竹实经秋数斛多。老去不为少年兴,安期归共典青簑。

22:53:36 翟奎凤:上面是黄道周关于炼丹的诗歌,他对外丹也很有研究,曾经想募集一些资金去炼丹,没弄到钱,后来作罢,留下上面这首诗。

22:54:36 林建: 外丹,就是口服的“补药”?

22:54:42 王力飞:黄道周是集大成的道家了 !

22:55:06 翟奎凤: 两济分明知者稀,古人制气已精微。拟将损益知生死,已落玄黄觝是非。

22:55:35 翟奎凤: 两济是指既济未济,损益暗含损益两卦。黄道周认为 周易有生命生死大道。

22:56:11 林建: 外丹,就是口服的“补药”?内丹是“练精化气”、得道成仙的功法?是否?

22:56:53 杨再权: @翟奎凤 老师!请问8个基础卦代表的数字12345678固定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为什么64卦又把这8卦打散分布于其中,而且坤卦变成64卦中的第二卦?谢谢!

22:56:57 翟奎凤: 一 天地久玄莫,殷勤付古贤。千春容道尽,白日不教言。 龟蓍江河下,精灵俎豆前。分明木舌敝,犹是结绳年。 二 有韵闻天乐,无言显道威。日中悬玉尺,星界动金徽。 已织自然采,因裁帝者衣。不知思虑表,谁与证同归。 三 仰坐愁弟子,高坚苦后生。一朝新梦寐,垂老屈精诚。 衣带银河水,萝图赤玉衡。莫言蒲席裹,团结得分明。 四 得后乃还定,定前百虑憧。眼光牛背上,石髓硬泥中。 交膝归名母,掉头谢法空。请看鸡唱外,别是一番风。 五 药树覆天下,上池洞一方,未尝更毒手,安敢定医皇。 春至鱼龙扰,霜高草木凉,个中分亳发,不得语汪洋。 六 朝闻何遽早,归说不蜉蝣,探岱还金策,量沙去海筹, 电光明晕日,精气射涛头,勿以蘧庐舍,翻为主客游。 七 爱恶平风雨,无端溷列星,疾留灯炙火,迟速岸移舲。 鬼哭昼前闹,鱼唏晚后青,未应疑负坠,万里坐竛竮。 八 羲农行不远,复坐已更端,季札迟归鲁,仲尼初制冠, 朱明阳德盛,赤帝幅员宽,何处无为法,能分击壤欢。

22:57:26 翟奎凤:上面这首诗是黄道周写完《三易洞玑》后写下的。

22:57:39 王力飞:眼皮打架了,为了和谐,俺先休息了,谢谢翟老师的精彩讲述。

22:57:54 翟奎凤:大家晚安!

上一篇: 客厅摆这7种水培植物 好看又不招虫子 家庭转财运赶紧种起来!
下一篇: 易经的本卦、互卦、变卦、错卦、综卦指什么,相互有什么关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