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说:“横梁压顶,永不出头”,快看看你家有吗?
54 2025-09-06
黄如论,1951年出生,籍贯福建省连江县马鼻镇辰山村,家庭世代务农,祖父和父亲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没有受过什么教育。
在他小时候,一些老干部被派遣到乡下。偶然的机缘,黄如论与他们相遇了。有一天,他们走过一片地瓜田,疲惫不堪,饥肠辘辘。一位老干部拿出身上仅有的几毛钱,让黄如论去买些地瓜来吃。
黄如论踏入地瓜地,发现四周空无一人,情急之下,他决定自己动手。他挖出了几个地瓜,然后仿效电影中红军的做法,将那几毛钱放在地瓜叶下。
然而,还未离开地瓜地,他就听到背后有人追赶而来,声音急促,怀疑他有偷盗行为。面对质疑,黄如论连忙向那人解释,坚称钱已经放在地瓜叶下了。两人一同回头查看,果然在地瓜叶下找到了几毛钱。最终那人释怀,任由他离开。
这个“偷”地瓜的小插曲,后来成了黄如论生平的一则佳话,被赋予了“地瓜叶下的诚信观”的寓意。
小学六年级,黄如论就辍学了。年仅15岁,他便开始了一系列小生意的尝试。然而,过了 20年,黄如论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并没有为他和家人的生活带来根本性的改变。
直至1986年,年届35岁的黄如论毅然踏上了前往菲律宾的征程,单枪匹马地闯荡江湖。
据说,在菲律宾,有一位自称“高干子弟”的人向黄如论透露,原美国海军基地附近的一块土地即将公开拍卖,可用于开发。在这位“高干子弟”的帮助下,资金有限的黄如论成功游说了一位富有的华人,最终赢得了那块地皮,将其分割并卖给他人,从中获得了可观的利润。
在菲律宾,黄如论创建了菲律宾友福投资和辉鸿实业有限公司。随后,他在香港成立了远岸发展和至昌发展有限公司,将香港作为投资的中心,逐渐将业务拓展至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西班牙等地。
1991年3月,黄如论以归侨的身份回到家乡福建,创立福州金源房地产有限公司,这标志着他的创业之路再度展开。
从1986年踏足菲律宾,到1991年回国创业,不足5年的时间,黄如论积累了相当可观的财富,虽然他自己声称没有超过千万。
黄如论抓住了福州旧城改造的机会,企业蓬勃发展,很快就崭露头角,成为福州最大的民营房地产公司。
1994年,黄如论创立福建金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地产业务为核心,并开始了进军北京市场的征程。
他在北京开发的金源购物中心,被誉为亚洲最大的购物中心,总建筑面积高达87万平方米,商业面积达68万平方米,光是地下停车场就足以容纳一万辆车。
在2005年,黄如论名列胡润版中国内地慈善家排行榜榜首,同时还在2005年和2006年的《福布斯》中文版“中国慈善榜”上位居首位。
为什么他要如此慷慨捐赠呢?黄如论自己解释道:“我从不赌博,不沉溺于娱乐,也不涉足毒品,我的财富足以供养几代人了。因此,我宁愿将这些钱用于一些有意义的事业。”
2018年1月,黄如论将世纪金源集团的50%股权和30%股权分别转让给了自己的儿子黄涛和黄世荧。
黄如论热衷书法,曾在北京举办过一场名为“黄如论书法艺术研讨会”的活动,也出版了多本专著,包括《黄如论书法集》和《为人处世与企业管理》等。
他的办公室悬挂着一幅由他亲笔写就书法作品,上书:“诚信乃创业之本,育人为立国之基,融二者为一体,自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经营之道贵在把握时机,既要勇搏善战,又需严谋明断。创业与守业不仅要审时度势、缜密的思考与果敢的追求,还须时刻谨记守信用、重诺言,做事诚恳,饮水思源,不见利忘义,方能信孚中外、近悦远来。正直的人,也是诚恳的人,他一言九鼎,说到做到,同时还应承担社会道义之责任,古今中外皆然。”
黄如论热爱易经,自诩通晓命理。据说,他在投资和地产方面的决策有着一股玄妙的气息。尤其在夺得北京的世纪城项目之前,他曾驾车在北京城内兜了好几圈,然后根据《易经》中的乾坤八卦方位,精心选定了项目的位置。
黄如论从不相信咨询公司所谓的战略管理设计,更愿意在易经中找到成功的线索,他喜欢跟随自己的直觉来做决策。
在贵阳开发世纪城项目时,他提出了“龙之城”的构想。他相信这个地方是“甲水庚出”的富贵之地,因为这里有蟠龙的地脉、龙形的河道、龙泉村以及神龙吐水。
每当大型项目启动,黄如论都会邀请著名的佛教方丈主持一场盛大的佛事,不论是董事长还是集团中层管理人员,都必须参加这一仪式,没有人可以提前离开。他坚信通过祈祷,富贵吉祥会降临于他们。
金源集团是一个典型的家族企业,除了黄如论的四个子女在公司的重要管理岗位,集团内还有众多黄家亲戚分布在关键职位上。
2022年,黄如论和儿子黄涛在胡润百富榜上的财富值为355亿元,位列第13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