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奇文玩不能玩,尤其是这5种牙,别碰!
79 2025-09-09
聊日不落,避不开两个字,一个是棍,一个是镑,官方是这么定义的:这是一个工具,是用于搅拌粪便的器具,多为木质、竹制或金属长柄结构,核心功能是使粪池内粪便,混合均匀,便于发酵、清理或运输,常见于农业和畜牧业场景。贴不贴切?这个称呼已成全世界共识,无需过多解释。
那是一块岛域,搁两千年前,就是“偏远的渔村”,凯尔特人在那,整天打猎种地,日子过得挺佛系。
忽然有一天,罗马人开着战船杀过来了,凯尔特人哪儿见过这阵仗?被一顿胖揍,南边儿肥沃土地全被占了,他们躲到西边威尔士、北边苏格兰的山里吃野味。
罗马人在这修了伦敦城,又建了一百多公里的长城,防北边凯尔特人反攻。
他们把土著人抓来当奴隶,种地、挖矿,或贩卖到欧洲。就这样过了四百年,到407年,罗马帝国开始动摇了,国内闹起义,外面被日耳曼人威胁,实在没精力管这破地儿,干脆把军队全撤了,这片区域才“恢复自由身”。
可是,罗马人一走,日耳曼部落里的盎格鲁-撒克逊人、还有朱特人,一看时机成熟,杀过来捡漏。他们把岛东边分成七个小国,结果天天互掐,今天你抢我羊群,明天我烧你村子,史称“七国时代”。
到了8世纪末,丹麦海盗来了,占了东北部,强收保护费,叫“丹麦金”,因为这片儿就叫“丹麦区”。无奈之下,威塞克斯国王跟丹麦人签协议,暂时“划江而治”。
后来七个小国家统一了,结果没安稳多久,丹麦人又打过来了。成了新的统治者,没多久“忏悔者爱德华”又给抢回来了,结果他没有后代,死后,王位出现了空缺。
1066年,法国公爵征服者威廉击败了众多对手后,获得了王位。
这哥们儿忒狠,把日不落贵族土地全没收,自己留了1/6,全是伦敦这种好地段,剩下的分给亲信,还搞了本《末日审判书》,把全国每块地、每头牛,家里有几只鸡,都登记得明明白白,成了“封建大庄园”,这就是诺曼王朝。
然后他女儿的后代继位,建立了金雀花王朝。接着与法国长期拉锯,斗了一百多年,王朝逐渐分裂,两个玫瑰家族一顿乱战,红玫瑰赢了,建立都铎王朝。
接着是斯图亚特,汉诺威,温莎王朝,直到今天的查尔斯三世。
要说日不落的崛起靠什么呢?俩字:打劫。一直到16世纪时,他们还是都是欧洲边缘的穷国。当时西班牙是首富,靠美洲殖民赚老钱了,商船满载金银往返大西洋。
沙白女王一琢磨,打劫来钱快呀,西班牙商船不错呀,她亲自给海盗头子德雷克颁发“私掠许可证”,抢到的财宝跟王室分成。
到了1588年,西班牙国王忍无可忍了,派庞大的舰队直扑日不落,想一举灭了这个“海盗国家”。没想到,人家用灵活的小船战术,加上火攻船突袭,把西班牙笨重的大帆船,烧得七零八落。日不落绝境翻盘,彻底踢开了天主教势力的威胁。从此,正式开启“全球打劫模式”,一步步变成海上霸主。
1640年,查理一世为了筹钱打仗,绕开议会强行征税,惹毛了代表贵族和商人的议员们:“凭啥你想收钱就收钱?”双方矛盾爆发,开打内战。
结果议会军赢了,把查理一世砍头了,这里成了“没有国王的共和国”。后来,查理的儿子又被请回来复辟当国王。
1688年,国王詹姆斯二世企图恢复天主教统治,引发议会担忧。直接把王位给他废掉了,把他女儿和女婿扶上位,史称“光荣革命”。
随后,议会通过《权利法案》,限制王权,你不得随意征税、干涉立法,大事听议会的。自此,君主立宪制确立,王权被架空,日不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快车道。
您看,它现在这个版图挺有意思,硬拼出来的。
1535年,威尔士先被“收编”,成了一部分;1707年,又跟苏格兰达成协议:“一起过日子吧,你有市场,我有资源!”双方正式合并,组成“大不列颠王国”;
1801年,爱尔兰也被拉进来,国号变成“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但爱尔兰人一直闹独立,1922年,南部26个郡脱离出去,成立爱尔兰共和国,北边6个郡至今没走,就是北爱尔兰,但时不时闹点别扭。
1756年,英法为了抢殖民地,干了七年。不得不说,那时候他们海军确实挺厉害,把法国舰队打毁了。从加拿大、印度抢了大片殖民地。“海上霸主”这个称号就传扬出去了,从北美到印度,殖民地遍布全球,太阳走到哪儿,都能照到日不落的国旗,这个底子,就是那时打下的。
除了舰队,他们还有一样超级武器,那就是英镑。早在罗马时代,他们就开始用银币做交易。到了17世纪,伦敦金匠铺意外成了“早期银行”。有钱人怕金银被盗,就把财物存到金匠那里,换来的收据渐渐能当钱用。重点是金匠信誉要好。如果金匠破产,这收据就成了废纸,这便是最早的“银行券” 。
1694年,要跟法国打仗了,缺钱,干脆成立英格兰银行。银行向老百姓发行股票,凑了120万。作为回报,银行获得印钞权,最初的英镑就是“政府借条”,印着“见票即付”,靠着政府信用,英镑慢慢成了“硬通货”。
19世纪,他们实行金本位制,规定1英镑含7.32238克黄金,拿英镑就能换黄金。当时他们是“世界工厂”,棉布产量占全球一半,钢铁产量超半数,各国做生意都要用英镑结算,连清政府赔鸦片战争的赔款,都得换成英镑。到1914年,全球40%的国际贸易都用英镑,伦敦成了世界金融中心。
但两次世界大战,让英镑元气大伤。一战时,为了打仗,疯狂印钞,1919年撑不住,宣布英镑不能兑换黄金,金本位制崩溃,汇率暴跌。二战时,德国轰炸伦敦,日不落欠下美国巨额债务。
后来美元成了新霸主,英镑只能退居二线。2008年金融危机,日不落大量印钞救市,英镑大幅贬值;2016年脱欧公投,英镑一天就跌了10%。如今,英镑在全球外汇储备里只占4%,早已没了当年的风光。
他们真正的没落,是从一战开始,看起来赢了,其实输惨了。死了90万人,花了90亿英镑,卖了10亿海外资产,还欠美国5亿英镑,从“债主”变“欠债的”。
二战那就更狠了,德国空袭把伦敦40%的建筑炸平,考文垂几乎全毁;为了买美国武器,把印度、澳大利亚等殖民地的物资全搬空了,战争结束后,欠债47亿英镑,彻底“砸锅卖铁”。
二战后,殖民地老百姓一看,你就是个纸老虎啊:甘地天天绝食抗议“非暴力不合作”,1947年印度独立了;1956年埃及要收回苏伊士运河,日不落派兵干涉,结果被美苏联手打压,国际威望一落千丈。
1960年是“非洲独立年”,17个国家瞬间独立。到20世纪末,日不落殖民地只剩56个小岛(比如开曼群岛、直布罗陀等等)。
与此同时,美苏成了超级大国,他们只能抱大腿:拿了美国的援助,但得听话;跟着北约围堵苏联,在国际上也没啥话语权了,连加入欧盟都磕磕绊绊(1973年才加入),2016年还闹脱欧,跟欧洲还“撕破脸”了,现在也边缘化了。
重点来了,为什么大家都亲切的叫他“搅屎棍”呢?因为几百年来,它就没干过几件人事。
当年西班牙有钱,是霸主,他就派海盗抢人家商船,还资助荷兰反抗西班牙,最后把“无敌舰队”烧得精光,给西班牙弄“躺平”了。这倒没什么,躺平那主也不是啥好鸟,这叫黑吃黑。
法国路易十四想统一欧洲?日不落联合荷兰、奥地利搞“反法同盟”;拿破仑称帝?他们又拉着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组成同盟,最后把拿破仑流放到小岛。
然后!1815年维也纳会议,日不落逼着各国把法国地盘瓜分了,让欧洲重回“碎片化”。这些都正常,像野兽间互撕。
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日不落、法国帮奥斯曼打俄国,就为了不让俄控制黑海海峡;19世纪在中亚,他们跟俄国“大博弈”,扶持阿富汗当“缓冲国”,你看看现在,阿富汗乱成啥样,病根就在这。
德国统一后变强国了,日不落先在一战拉着法国、俄国组成“协约国”,把德国殖民地瓜分;二战,又联合美苏灭了纳粹,战后推动德国分裂成东西两部分,1990年统一后,又拉进北约“看着”。
这些事没啥可说的,正常!但是能看出来,这个国家很擅长合纵连横!这不是鬼谷派绝学吗?但是后面的事,用东北话讲,就不是那个揍了。
最近热点话题印巴分治:日不落临走前搞《蒙巴顿方案》,把英属印度分成印和巴,划边界的人压根没来过印度,随便画了条线,导致克什地区77%人口是穆斯林,王公却是印度教徒,两边从1947年打到现在,死了几十万人。
巴以问题:一边承诺阿拉伯人独立,一边在《贝尔福宣言》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家园”,1947年还是分治方案,把巴勒斯坦55%土地划给犹太人,从此巴以天天打仗,炸公交车、扔石头从没停过。
还有个事很多人没注意,一战期间,奥斯曼要不行了,他和法国,偷偷达成一个协议,要瓜分中东的地盘,这就是著名的《赛克斯 - 皮科协定》。
他们划分势力范围时,也不考虑啥实际情况。什么阿拉伯人、库尔德人、土耳其人随机分配,又把逊尼和什叶为主硬凑一块。
加沙和耶路撒冷哥俩共管;日不落管一片,法国管一片;中间还设了两个缓冲区,他俩分别在里面设点控制。
后来,日不落为了满足犹太复国情绪,1917年又单方面改了协议,答应让犹太人,在国际共管的巴勒斯坦建立“民族之家”,这就惹恼了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让阿以之间矛盾越来越大。
这份协议多坏,不同民族和宗教群体被强行放在一起,跟火药桶一样,伊拉克、叙利亚内战不停。而且,这种混乱也给某极端组织的崛起,提供了机会,让当地老百姓过的提心吊胆。
1960年,塞浦路斯要独立。但日不落故意把岛上希腊族和土耳其族,硬凑在一个国家。还规定,土耳其族在政府有30%席位和否决权。两族矛盾越来越大,1974年内战爆发,土耳其趁机出兵占领北部。从此,塞浦路斯一分为二,而且这根搅屎棍,还留着两个军事基地,持续干涉塞浦路斯事务。
也是1960年,尼日利亚摆脱殖民,获得独立。然而,日不落在殖民统治期间,将豪萨族、约鲁巴族、伊博族,这三个敌对族群,合并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国家。
而且,还把石油丰富的三角洲地区,划给了伊博族。这使得伊博族在经济上占据优势,引起了其他族群的不满和嫉妒。
1967年,矛盾激化,尼日利亚爆发了持续三年的内战,极其惨烈,100多万人死亡。即使到了现在,尼日利亚国内,不同族群之间,仍然时不时地爆发冲突,何谈发展。
1997年我们的宝贝要回归了,可当时的那个总督,搞出个“政改方案”。这方案非常不讲道理,改变了地区的政治制度,让很多亲英派进了港立法局。
回归后,这些人就成了“港什么独”的帮手。他们跟着外面的势力,搞事情。煽动一些人违法集会,破坏当地法律和秩序。
然后又是“黑什么暴”事件,内外勾结勾结,支持暴力分子,把一个风水宝地搅得乱七八糟,破坏发展。
2021年,他们派“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到咱们南边“自由航行”,结果航母漏水、舰载机坠海,成了“海上碰碰车”。其实他在那个区域,没啥利益,就是为了讨好阿美,当“反华急先锋”,连自己国网友都骂:“政府用纳税人的钱给阿美当炮灰!”
所以说,这个国家,靠“海盗起家、殖民发家、工业称霸”,但骨子里透着“岛国心态”。害怕欧洲大陆统一,害怕别人比自己强,所以拼命搞平衡、搞分裂,短期看好像占了便宜,长期却把自己搞成了“孤家寡人”。
现在没了殖民地,工业空心化,脱欧后跟欧洲闹别扭,连苏格兰都可能“单飞”,曾经的“世界霸主”变成了搅屎棍,咱们老话讲:“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