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夏至逢分龙,就怕是晴天”,是啥意思?有啥预兆呢?

147小编 136 2025-09-10

夏至这天,如果正好碰上“分龙”,大家反倒都希望天公别太“开心”。你觉得怪吗?明明是盛夏本该阳光高照,说起来,偏偏大家惦记着别晴天。为什么?难不成晴空也能带来麻烦事?

说起来,每年这个时候,老家里的老人总要念叨“夏至逢分龙,就怕是晴天”。今年特别,翻着日历,好家伙,公历六月二十一,居然正赶上农历丙辰日,也就是“分龙日”。小时候只觉得这些日子名头拗口,现在回想起来,这些带着龙字的节气日,其实藏着不少人间心事。

什么是“分龙日”?说给小孩听,倒挺有趣。老人家会半哄半骗:这天,天上的龙娃要下凡,各奔前程,离别老龙王,难舍难分,哭哭啼啼。可咱大人自知,这是老辈人留下的神话。真要说,实际是古人苦日子熬久了,把盼望好雨、年景顺调的心思都寄托在神话和天象上。你要问村里识字多点的人,他大概会慢吞吞告诉你,“分龙”其实和远古的祈雨仪式有关,比如雩舞,也是希望打动天地,来点水。

要是往前翻书,宋朝那会儿,在池州一带,分龙节却定在正月二十九、三十。那会儿只要那几天下雨,大伙儿就惴惴:这下该不会又得发大水了吧?其实,管它龙娃还是老龙王,归根到底,农人一年到头,心里念念不忘的,都是那一场雨——来早了怕淹,来迟了又要旱,大自然这脾气,和等情人的心情差不多。

还有人说,仲春二月会有个“小分龙”,那天晴了就是个“懒龙”当值——意指龙懒得管事,老天估计要旱上一阵子;可要是下了雨,嘿,这叫“健龙”轮班,得,是一年顺水。今年夏至又碰上丙辰,也难怪老辈人口口声声叮嘱,别怪天多事,真要指望个好收成,还是老天爷脸色得看。

其实各地也不完全一样,有的地方,分龙日未必是夏至,习俗也是七扭八拐的。但有一点倒是一样:这天是不是下雨,大伙都格外在意。你别觉得农谚是糊弄门面的东西,像“夏至逢分龙,就怕是晴天”,在浙江丽水、广西等地,流传了一代又一代。原因也简单——这天要是晴空万里,后面几个月八成是干旱收场。讲白了,夏至的这场“龙雨”,对农人来说,真的是盼头。

有段时间,村头老秦总爱讲起往年大旱。那一年夏至分龙,偏偏是个干巴巴的好天。稻田干得嗤啦啦裂了缝,苗子黄了一片。家里男人都跑去挑水,小孩跟在后头拎水瓢。后来终于来了几场雨,但种子都晚了,粮食只长出一半,高粱秆比人高,倒是稻谷瘦得像没睡饱觉的孩子。最后收成堆起来,婆娘们坐在田埂边直怔神,干了一年,到头来只有一把稻草,叫人寒心。

再有一年景象却全然不同,那年分龙日刚巧下了老半天中雨,第二天太阳出来,早田里的秧苗仿佛一夜长高。农人们咧嘴笑,说这“龙雨”送来的都是福分,接下来准是风调雨顺。事后也是,粮仓都塞得满满当当,连刚会走路的小孩子都跟着大人去晒谷子,说个吉利话。

说到这些,我们总会多问一句:这一场“分龙雨”,真有那么玄乎吗?按理说只是节令逢辰日落在夏至,哪里就能断定后面一整年的水汽?可别笑话乡下人心软,其实,就是连老天爷的“小心眼”都比不过人的满腹心事。人一旦有个盼头,草木都像会听懂人话一样。

偶尔还听过一种话,说夏至分龙那场雨,如果只淋得山岗湿漉漉,田里倒一点水气都没,那叫“龙雨不上田”。南方山区多这样的事,高地湿气重,田里还是干得心焦。你要怪天、怪地,其实名也白搭,归根到底,风水运气,有时候也得靠点人力。农人最怕错过了好工夫,前期缺水,种下的庄稼就跟不上节气。哪怕后头雨再大,也来不及补救,所以才有“夏至分龙若不雨,入伏再下百无用”这句话。

这些年天气越来越古怪,老话说风调雨顺其实是种奢望。每每碰上这样的日子,总是想起从前那些等待雨水的日子。老人围着烟锅叨唠,女人们在巷口扯开了嗓门问天,孩子光着脚跑进地里踩泥,盼望的不过是雨落下来,庄稼能争口气。

你问今天这里的天色如何。说来也巧,清晨一场雨,水珠爬满屋檐。小区楼下有人撑着伞,叹气说,今儿分龙日,下雨了,明净的空气里有点旧时的味道。

说到底,“夏至逢分龙,就怕是晴天”,哪怕是老黄历上的一句顺口话,也藏着多少年的盼望与无奈。老辈儿人留下这样一句话,我们新一代也还会记得。究竟这一场雨,是巧合还是心头念想?你家那里今天下雨了吗?还是阳光正好?说不定几百年后,这种等下雨的心情,还会一直流传下去。

上一篇: 好好说话,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
下一篇: 店铺开张应该注意什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