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反电诈系列其十九:警惕直播算命诈骗!

147小编 69 2025-09-12

直播算命诈骗是一种依托网络直播平台,以“改运消灾”“命理测算”为幌子实施的新型诈骗手段。其核心逻辑是利用封建迷信包装话术,结合心理学操控和技术伪装,诱导受害者支付高额费用购买虚假服务或商品。

一、运作模式:从人设包装到精准收割

1. 人设构建与精准引流

身份伪造:诈骗团伙通过盗用高僧、道士、国学大师等形象,甚至使用AI换脸技术伪造“通灵者”形象。例如,无锡某团伙冒充“国学大师”,虚构“八绝命理”等专业术语,营造权威感 。

精准筛选:利用大数据算法分析用户行为,锁定情绪低落、经济压力大的人群。例如,凌晨1-3点活跃用户会被推送“消灾转运”直播,因这类人群通常焦虑值较高。

2. 话术体系与心理操作

巴纳姆效应应用:使用模棱两可的话术(如“你近期会遇到贵人或小人”),让受害者对号入座。某诈骗团伙内部培训资料显示,其话术库包含2000条通用解,通过“切记不可外传”防止受害者发现模板重复 。

恐惧营销与损失厌恶:编造“血光之灾”“婚姻破裂”等恐吓性预言,再以“做法事”“开光法器”等解决方案诱导付费。例如,张大妈因丈夫“八字相冲”被要求购买12888元的“通关神”,而该商品实际是成本仅几百元的普通玉石 。

3. 技术伪装与资金收割

AI生成内容:利用生成式AI批量生成运势分析报告,或使用Deepfake技术伪造“做法事”视频。河北保定孙某案中,所有命理分析和法事视频均摘自网络,却骗取受害者3万余元 。

资金链设计:通过“免费测算-小额付费-大额转账”逐步提高受害者投入。例如,先收取99元“八字详批”费,再以“化解灾劫需连续做法7天”为由索要数万元。

二、技术升级:从话术模板到产业链工业化

1. 技术手段迭代

-大数据精准画像:诈骗团伙通过购买公民信息(如年龄、职业、消费习惯),结合平台算法推送,实现“一人一策”。例如,宝妈群体被推送“孩子学业不顺需改风水”,失业者被推荐“财运开光服务” 。

虚拟场景构建:使用绿幕技术打造“寺庙”“道观”等虚假场景,配合专业灯光和背景音乐营造神秘感。某直播间通过虚拟香炉烟雾特效,让观众误以为“大师”正在现场做法 。

2. 产业链专业化

分工精细化:形成“引流组-话术组-技术组-洗钱组”的流水线作业。例如,广东某团伙中,业务员负责引流,“大师”负责话术欺骗,技术人员制作虚假证书和法事视频,财务人员通过地下钱庄转移资金 。

话术标准化:新成员需接受50页以上的话术培训,内容涵盖“情感挽回”“事业转运”等场景的应对策略。例如,当受害者质疑效果时,统一回复“心不诚则不灵” 。

三、法律风险:从治安处罚到刑事追责

1. 法律界定与量刑标准

违法性依据: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十五条,直播算命涉嫌传播封建迷信内容,平台需承担连带责任。若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可能触犯《刑法》第266条诈骗罪。例如,无锡某团伙因诈骗290万元,主犯被判有期徒刑10年6个月 。

金额与情节认定:诈骗3000元以上即达刑事立案标准,多次诈骗累计金额达标同样追责。例如,青城某团伙单次诈骗2900元未达刑事标准,但因多次作案仍被行政拘留15天。

2. 证据固定与司法实践

- 关键证据链:需保存直播录像(特别是“改运消灾”承诺片段)、转账记录(含对方账号和备注信息)、聊天记录(如“无效退款”承诺)。例如,江苏警方通过业务群聊天记录锁定主犯修改诈骗话术的证据,推翻其“不知情”辩解 。

- 司法倾向:法院对“封建迷信”类诈骗持严惩态度。河北保定孙某案中,尽管诈骗金额仅3万元,但因“利用弱势群体心理”被从重处罚,判处有期徒刑1年8个月 。

四、防范策略:技术反制与社会共治

1. 个人层面:识别伪装与阻断支付

技术反制:对频繁以“网络卡顿”为由拒绝真人出镜的主播,可要求其手持当日报纸实时视频,拒绝者立即拉黑。警惕“AI算命”小程序,此类应用常以“免费测算”骗取面部照片和生辰八字,进而实施精准诈骗 。

资金管控:坚决拒绝任何形式的“垫付”“解冻金”要求。正规平台不会以个人名义要求转账,且“开光法器”“做法事”等服务无法开具合法发票 。

2. 平台责任:技术防御与内容审核

算法升级:抖音、快手等平台已将“算命”“占卜”列为二级违规,AI识别系统可拦截含“血光之灾”“改运”等关键词的直播。例如,抖音2025年专项治理中,封禁7天至永久的违规账号超3000个 。

用户教育:通过弹窗提示、短视频科普等方式,向用户推送反诈知识。例如,快手在“春日净氧”行动中,重点治理借清明祭祀宣扬封建迷信的内容,并上线“迷信内容举报”快捷入口。

3. 社会治理:跨部门协作与技术赋能

警方专项打击:多地建立“直播算命”预警模型,通过分析异常转账数据和APP下载行为,实现对潜在受害者的精准劝阻。例如,重庆警方破获的“熊客直播”诈骗案中,通过资金链追溯系统冻结涉案账户800余万元。

法律完善:建议将“利用封建迷信实施诈骗”纳入《反电信网络诈骗法》重点打击范围,明确平台连带责任和量刑加重情节。例如,浙江已建立反诈快速止付机制,可在案发后30分钟内冻结涉案资金 。

直播算命诈骗的本质是“用科技手段包装封建迷信,以心理学操控收割焦虑情绪”。其危害性不仅在于财产损失,更可能导致受害者陷入心理依赖,甚至引发家庭矛盾。防范此类诈骗需构建“个人警惕-平台拦截-警方打击”的三重防线:个人应远离“改运消灾”等虚假承诺,平台需强化内容审核和技术防御,警方则应通过数据建模实现精准打击。正如反诈中心警示:“你迷信的是命运,骗子算计的是你的账户余额。”唯有破除封建迷信,方能守护财产安全。

上一篇: 别再怪风水了!你的运气差,根源是阳气快耗光了
下一篇: 转运的时候到了!从明天开始,您可别不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