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广东东莞观音山征联

147小编 121 2025-09-14

到2024年12月31日晚24点,广东东莞观音山大门第十次征联阶段的工作宣告结束,自此进入对联评审阶段。不知道最终有多少人提交了多少条下联,但估计不少。很多人为想出一句下联来,可能都死了不少脑细胞。随着征联活动的结束,不少同志在网上晒出了自己对出的下联,并对其做了一番解读,大多都认为自己的作品品质上乘,无非是对仗工整、格调高雅、思维巧妙、意境深远云云,大有奖品非其莫属之势,否则就可能是评委不公、水平不高,甚至还有的同志怀疑此番征联活动本质就是一个局,是组织者借此刷存在感,变相给观音山打广告,不可能,也不会有一等奖出现。有些同志还认为,在此前的历次征联中,组委会有可能雪藏了高水平的下联,不愿将其公开、故意妙作等等。

客观地说,观音山征联活动已历经十次,在中国这个对联文化高度发达的国家,应该说对联高手如云,圈内圈外参与者众多,其中不乏对联领域的专家学者、业余爱好者、文旅狂热者,要对出一幅对联不应是什么难事,何况还有像组织者声称的高额奖金可以期待。但硬是在长达10年的十次征联中未能达到预期。这种现象在我国相关地区、行业、领域开展的类似活动中,的确十分少见。以前经常碰到的情况是,即便在活动中没有征集到百分之百满意的作品,也总有相对质量水平高的,或者基本达到要求的,再加上相关专家的头脑碰撞、集中修改完善,也总能有一个结果。但从以前评审公示出的所谓较好的作品中,真的似乎连这样的作品都没有。这真是非常出人意料。这从某个方面看,也确实反映出按照要相关要求,恰如其分的对出“观音山上观山水”这个“通俗直白”的上联真的是有点难度。

本次征联,奖金与以往相比,有大幅度提高。相信会吸引更多的高手参与其中,结果应该可期。但从征联时间结束后众多参与者晒出的作品看,还真是鲜有让人眼前一亮者,尽管自己评价,说得神乎其神,但对照征联要求,仔细品位,确实是没有什么上乘之作。绝大多数仍然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胡编瞎扯,胡乱作对。先不说下联的意境、内涵如何,仅就形式、逻辑而言,就存在很多问题。具体就有以下这么几种情况,相关的作者不妨对照自己的作品,审视看看是否符合要求。

(一)下联的前三字中一二字和一二三字应是专有名词。但没有规定是人名、物名、景名,还是什么其它的名词。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专有名词(表示特定的、独一无二的人或物,与普通名词相对)”,专有名词的形成,一般是约定俗成,本来就有或历史传承下来的,新出现的词也应该是人们普遍接受的,不能生搬硬造,胡乱编造。然后,看看你作品的前三字是否包含两个专有名词。从现有一些作品不难看出,有些就是作者生造、堆积出来的词。

(二)下联第4字应该是个方位字或位置字,以便与上联的“上”字对应。这一点虽然相对容易做到,无非是“上、下、内、外、表、里、前、后、左、右、中、边”等字,但要与前的名词和后面的动宾结构表达的内容在逻辑上说得通,也不是随便选取的。例如,总不能说“观音山左观山水吧”。已晒出的作品大多基本上达到要求,但也不乏使用不好的作品。

(三)下联的后三字应该是动宾结构,并符合逻辑。所谓动宾结构,是指动词与和一个宾语(表示前一动词动作的对象)组成的结构。既然是动宾结构,那么这一动作与其动作的对象应该是符合逻辑关系的,不能胡乱搭配。例如说“穿饭”“吃衣”就不符合逻辑。有很多作者的作品就不符合这一要求。

(四)下联的最后二字应该是并列结构。所谓并列结构,指这两个字的意义、词性是对等的, 中间可以加“和”或“与”字以试之。由于上联中的最后二字“山、水”是名词,因此,下联中的最后二字也应该是名词,并呈并列关系。上联中的“山水”二字十分普通,且很常见,自然并列,符合人们一般的理解,下联中的对应二字按说也应该具备这种特点,不能拉郎配。例如“天地”“风雨”“草木”“楼阁”“湖海”等就很自然,但现在所见许多作品中的这两字明显就是硬凑而成,很多作品搞成了包含结构(关系)、动宾结构(关系)、偏正结构(关系),有些甚至词性都对不上,如用形容词对名词等。

(五)重两字的位置应严格对应。即下联中的第一字与第五字,第三字与第六字必须是同一个字。有些作品中虽然是重两个字,但位置错了,这也是不符合要求的。

(六)整个句子可做有主语或无主语式解读。有主语解读是指下联句子的主谓宾是齐全的,通常前二字所代表的名词即为主语,如上联中的“观音”,这是一个专有名词,完全可以做主语。谓语即“观”,观什么,观“山水”,山水即为宾语。中间的"山上"则是一个地点状语。整句的意义为“观音在山上观山水”,这里的 “山”字含有"观音山"之意。无主语解读,即下联的句子中虽然没有明确的主语,但读者可以自然联想起一个主语,放在句前,仍然能够解读,且逻辑正确,即说得通。如就上联而言,可以自然联想为:“某某”在观音山上观山水。参与者不妨按此试试自己的对句是否能说得通。

(七)最后的二字必须能够转义,也应该有转义。这一点似乎有点难理解,但这恰恰是这次征联要求的精髓所在。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中“山水”,既是一般意义上的山和水,但又不是简单的山和水,其转义是指观音山景区的各种风景名胜及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这种转义一经形成,所谓的观山水就不是简单的看看风景,而是要通过观风景,在观赏观音山风景之美的同时,能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感、有所悟,能够领悟、感悟以山水为代表的各种风景背后的价值,如生态之美、和谐之美、福䘵之盼、德善之品等。通常在一幅对联中,下联内容是上联的深化,因此,事实上对下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目前所见的绝大多数作品中,很难让人们体会到这样的意义。

(八)要具有对联的韵味,即符合韵律要求。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综上,“观音山上观山水”这看似平淡无奇的一句上联,要对出全部符合组委会要求的下联,仅从形式或逻辑上看,确实是很困难的。更何况组委会还加了一句“适合挂在山门”,这就更难了。有一些作品,形式上对上了,但逻辑十分牵强(句子意义上说不通);有些作品形式上、逻辑上似乎问题不大,但句意俗不可耐,毫无意境可言,不适合挂在山门

参与者先且不要激动,也不要怀疑组织,相信组委会会慎重、客观、公正组织评选,将佳联选出来,并兑现承诺。同时也希望组委会要面对一种情况,即这次征联还不能达到最满意的结果,如何处理。是接着征下去,还是从众多的作品中,选 一幅尚佳的估且用之,还是以征联作品为基础,集智攒一幅出来,或者山门就不挂对联了。

最终的结果如何,请大家拭目以待。

上一篇: 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游览建议
下一篇: 周易新演(4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