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活动脑力 益智24点(55)
这届家长真难当。
北京海淀区小学数学课引入24点速算训练,抖音话题#数字游戏卷出新高度#播放量破3.2亿次,数学思维培养突然变成全民教育焦虑。

看看各校布置的24点花式作业就知道,加减乘除早就不只是考孩子。

网传海淀名师整理的十大经典题型确实藏着门道。

第六题2、7、5、4两种解法都藏着分数阶乘,实际运用了的隐性结构。

更狠的是第三题7、8、4、10,必须先用8/4得到2这个中间变量才能破局,这种多重运算转化能力正是新课标要求的数学核心素养。

说这些都是小学题的人可能没看懂门道。

第十题1、4、8、5的4+8看似简单,其实需要逆向思维构建括号优先级。

现在小升初面试题里类似变种题占30%,培训机构把这类题称作"数字积木",专门训练多维运算结构搭建能力。

最绝的是第七题用2-10=24这种反向抵消法,直接对应初中代数里的方程消元思维。难怪教育专家说超前训练已经下沉到四则运算层级,家长群里流传的《24点高阶解法十八式》连清华数学系教授都点过赞。

这波教育竞赛看得人头皮发麻。有家长晒出孩子用第九题10、6、6、6算24点的视频,小学生在白板上写-=24时那个熟练劲,跟工程师搞项目推导似的。听说现在小学奥数班直接用24点当随堂测试,限时20秒必须出三种解法才算过关。

教育部门该出手管管了?海淀某重点校数学组长在教师培训会上说,24点训练量超标可能扼杀数感。可看看刚发布的全国小学生数学能力调查报告,坚持每天玩数字游戏的学生,逻辑推理得分比对照组高18.7个百分点。这事就跟围城里说的,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拼命想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