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通寺里说“神通”

147小编 177 2025-09-15

济南神通寺坐落于柳埠镇,地处琨瑞山之阳的金舆谷,东侧有青龙山,西侧有白虎山,是一个山水相依,藏风闭气的风水宝地。

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旧称朗公寺,是齐鲁最早的寺院,有“山东第一寺”之称。一代高僧竺僧朗在此开山建寺,六帝争请,声名远扬,神通寺的规模一度发展到“上下诸院十有余所,长廊延袤千有余间。”

隋朝时,文帝杨坚“通征屡感”,将朗公寺赐名为“神通寺”,其后,又赐舍利,建四门塔供奉。四门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单层佛塔。

朗公又在岱岳西北麓方山建造了灵岩寺,成为“海内四大名刹”之一。

神通寺的国家级文物不仅有“柳埠三塔”——四门塔、龙虎塔、九顶塔,还有千佛崖造像,还有全国第六大塔林。

21世纪复建神通寺

1、 朗公建寺 六帝争请

东晋永和七年(351),即十六国之一的前秦皇始元年,竺僧朗从长安来到济南,“尤明气纬”的朗公相中金舆谷,在此建寺。当时,“其处乏水,(朗公)禅定之次,闻地下有水声,俾穿掘,果获甘泉,迄今以为神异井焉。”

神异井

金舆谷相传有虎狼出没,但神奇的是,自从朗公来了之后,猛虎归伏。塔林的墓塔上也有朗公驯虎的雕刻,佐证了开山鼻祖的神通。

前秦首领苻坚对佛教有浓厚的兴趣,当他听闻朗公传道有方,钦仰其徳,派遣使者携书信和礼物前往慰问。苻坚称赞朗公“养存生死,澄神寂妙”,希望他出山,朗公则称“栖心山岭”婉言谢绝。

淝水之战之后,前秦国运急转直下,东晋趁机收复了河南、山东、陕西的部分地区。东晋孝武帝司马曜派人给朗公送了礼物和信。他说朗公“悬禀妙算”,朗公回“栖息尘表,幕静山林”,对王室的邀请婉言谢绝。

后燕建兴四年(389),开国国君慕容垂写信给朗公垂询国事,称他“至人通灵”,朗公回“忝服道味,习教山林”,婉言拒绝。

后秦国王姚兴派遣使者带礼物和书信慰问朗公。信中希望他“凭灵伏威”,等他的军队平定天下,当面请教。

北魏拓跋珪仰慕朗公大名,派使者送信,说他“神算遐长”,“冀助威谋,克宁荒服。”

南燕慕容徳关于何处建都犹豫不决,派人问询朗公,朗公回复他选择青州,“宜先定旧鲁,巡抚琅琊,待秋风戒节,然后北转临齐,天之道也”公元400年,慕容徳正式称帝,感激朗公“神祗盖护”,他不仅派使者送绢百匹,赐封朗公为东齐王,还将治下两县的赋税、民力归朗公寺调用。朗公谢绝了“东齐王”称号,接纳了两县赋税的馈赠。

2、 广兴佛事 赐名神通寺

在南燕国时代,朗公以两县租税之财,广兴佛事,朗公寺成为齐鲁一带的佛教中心。在朗公精舍中,有七国赠送的金铜佛像。

朗公经常去泰山北麓的方山讲经说法,“猛兽降服,顽石点头,人以告朗,朗曰,此山灵也。朗公于此建精舍十数区,开创了灵岩道场。灵岩寺千佛殿内如今还有朗公塑像。

灵岩寺内的朗公泥塑像

到隋朝杨坚登基之后,曾经多次寻找母亲的族亲,一直未果。传说他在梦中遇到佛祖点化,称其母亲族亲在济南郡,派人寻访果然找到了。杨坚坚信此缘来自佛,在开皇三年(583),将济南郡的朗公寺改为“神通寺”,以应神灵梦感之缘。

594年,隋文帝杨坚敕令自己的孙子河南王杨昭为神通寺檀越,兴工恢复,扩建寺院,在皇家的直接支持下,神通寺又有了相当的规模。

杨坚在仁寿年间曾经数次诏令全国各地建造佛塔并分送舍利,史称“仁寿置塔”。仁寿二年(602),神通寺得到了御赐舍利。1971年,神通寺在维修四门塔时,在塔柱中发现了舍利铜函、石函和放置舍利的琉璃瓶,比法门寺舍利的发现早16年。

四门塔

到唐代,神通寺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僧众有上千名。神通寺千佛崖上的二百多尊摩崖造像,主要是唐代的杰作。在此造像者,有皇亲国戚如公主、驸马、皇子,还有贵族、僧侣和平民百姓。

唐代的神通寺僧人善遇法师、轨范师慧智禅师培养出了我国三大求法高僧之一、四大译经家之一且被大唐四朝皇帝奉为国师的义净法师。

金兵入侵,神通寺遭到损毁,元代的神通寺可能是在原址附近重建的。元代,神通寺的法属下院有三十处,除附近的涌泉庵、九塔观音寺以外,北到河北、南到邹县、滕州都有其下院,包括孟子的亚圣庙。

神通寺遗址

遗址

遗址

2013年,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对神通寺进行了考古勘探与发掘,在遗址核心区域发现房址15座,墙体三条、道路一条。推测为大雄宝殿的房址。历史上的神通寺基本遵循了中轴对称的布局设计,共发现六座建筑,可推测分别为 :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千佛殿(或罗汉殿)、方丈、法堂。山门殿西侧可能为鼓台,大雄宝殿东南处可能为伽蓝殿,西南为祖师殿。

进入21世纪,神通寺重建,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九千平米,全为仿唐建筑。

上一篇: 身体不好,别养5种“晦气花”,不是迷信,是明白人的忠告!
下一篇: 水缸不可以随便放,闲置水缸该怎么摆放?有什么讲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