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对门,必伤人”,这2道门不要对着,不是误导,是都有所依据
73 2025-09-15
“我在人民广场吃着炸鸡,而此时此刻你在哪里。”
每一个城市,似乎都有一座人民广场。与广场舞有多大关系,无从考证。
到北京,不到天安门广场,就好像没到过首都;到大连,没有走过星海广场,也是一大遗憾。
青岛五四广场、成都天府广场、重庆朝天门广场、长沙五一广场;
上海人民广场、沈阳中山广场、南昌八一广场、武汉洪山广场。
一座广场,代表一个城市。
4天前,有消息称,长沙五一广场将消失,引发长沙市民的“口水战”。在很多长沙市民心中,五一广场的印象,一直“拆-建-拆-建”。
五一广场,是长沙的一个城市符号。在长沙人心目中,五一广场为老城区最中心。这相当于天安门广场,对于北京的意义。
在城市更新浪潮中,每天都有“城市记忆”消失。在广场的情结之下,更多的是地方政府的纠结:不拆,城市发展不起来;拆,市民要骂。
这种纠结不仅是长沙一个城市的纠结,而是发展中城市的通病。只要这个城市还要发展,这些广场就逃不过拆了建,建了拆的命运。
一
在国内,规划者红笔一挥,可能就断送了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延续多年的文脉商脉。而在国外,穷人的房子,风可以进,雨可以进,可国王不能进。
在英国伦敦,72岁流浪汉的老哈里的“家”,原来是一个疗养院的旧址,该疗养院搬到新建筑后,他就住了进来。后来,疗养院的地产被卖给了一个富人。他要把老哈里清除出去。最终在律师帮助下,老哈里战胜了富商。
在美国西雅图,有一位老奶奶“顽固”地住在自己的房子里,任凭小院子的外面建成了巨型多层停车场。无奈的开发商只好让步,修改了停车场的设计,硬生生凹进去一部分,让出了老奶奶的房子。
法国巴黎的戴高乐广场,以凯旋门为中心。
在日本东京,政府要修建一座国际机场,候选地四成面积为国有地,其余为当地农民的耕地。当时,4000余名反对者闯入成田机场,占领管制塔。事件发生后,日本首相公开道歉。
而国内,地方政府想拆那里就拆那里。没有人敢批评。
每一届政府的规划,都是五年规划。在5年里,这个广场是这个省市领导喜欢的样子,喜欢的雕塑,喜欢的花草,喜欢的风水摆设。5年后,新领导上台,这个广场就要拆了重来。这就是中国特色。
二
城市广场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凝固了的历史沧桑。两千年前,长沙最初的楚城,以“五一广场”所在地为中心而筑建。
历朝历代即为官署、郡府驻地。清代此处为万寿宫和粮仓所在。民国时期,废粮仓建可园,银星电影院等出现在此地,但五一广场直到长沙修成五一路西段才正式形成。
1952年5月1日五一路西段通车,此路为纪念五一劳动节而命名。其时,五一路与黄兴路交叉口,修建有街心花坛,道路两旁植有速生法国梧桐,此处即称五一广场。
2014年4月29日,长沙地铁2号线正式运营,五一广场地铁出入口被堵得水泄不通。
回忆起五一商圈的那些老字号,很多人至今仍觉得“很温暖”。那里曾集中了九如斋、向群锅饺、德园包子、玉楼东等老字号企业。
有人叹息,“长沙建筑与长沙文化的逝去”;有人也认为,“最好的保护,就是有计划的拆除”。一场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博弈由此开启。这道博弈题,不仅仅是长沙要面临的问题。
在武汉,号称华中最大的城市广场“洪山广场”,也是因为修建地铁,拆掉重建。2008年,洪山广场全部拆掉,建设地铁与开发地下空间。5年后,新的洪山广场与市民重逢。
在广州,当地耗资8亿建成的陈家祠广场,仅使用4年时间,即因为地铁建设需要“推倒重来”。
有的领导把自己当成了城市“总规划师”,就像川剧变脸一样朝令夕改。
很多老外到武汉很害怕“武汉每天不一样”的口号,他们担心迷路。老外到武汉很少逛汉街,一听导游说是两三年前建的,他们都不会去。他们要看的是武汉的过去。
与长沙五一广场的命运差不多,武汉的光谷广场也是因为建亚洲最大的地铁中转站,被挖的一塌糊涂。周边的商铺生意冷清,租户拉着横幅讨说法。
三
相对中华文明整体而言,湖湘文化是一种如“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的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一广场,昔日的模样。
湘绣湘瓷、浏阳烟花、广电湘军、动漫湘军、五一广场,这些都是湖湘文化的代表。五一广场消失了,谁还有资格代表长沙,代表湖湘文化?
河东的五一商圈西扩,已辐射湘江东岸沿线商业。而一江之隔的湘江西岸,业内人士认为这里或将成为长沙的商业“新浦东”。
作为自古以来的商业重镇、传统河西中心商圈,溁湾镇一直以来便是长沙的“商脉”所在。建筑面积约为62万平方米的绿地湖湘中心,量级将等于五一大道商业总和,百思特将在其中打造长沙首个湖湘特色立体街区“湖湘天街”。
“解放西”、“人民路”、“南门口”、“北正街”,这些代表长沙文化和情结的特色街道都将“搬到”湖湘天街之中。
四
最后讲讲纽约中央公园与法国一个广场的故事。
它是世界大都市最美的城市公园,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中心, 最早在1857年开放,当时面积为778英亩(315公顷),长4000米,宽800米,看似宛若天开,实为精心营造的一方城市绿洲,也是美国造访人数最多的都市公园。
它最大的魅力在于,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顿中央拥有一个宁静的空间,真正开辟了钢筋水泥森林中的城市绿洲。
最难能可贵的是158年后,它依然存在。这背后得益于美国1863年立法的“禁止侵占条例”。
在这片土地上“最重要的不是做什么,而是不许做什么”——公园里不许有围墙,不许有城市车辆穿过,不许有万人顶礼的教堂,不许有辉煌庄严的政绩主轴,不许有任何形式的开发项目……
放眼世界,布鲁塞尔广场、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巴黎协和广场、莫斯科红场、梵蒂冈圣彼得广场等国外广场,各领风骚。
在法国洛林省的南锡市,斯坦尼斯瓦夫广场,被称为“世界上最精致的城市广场”。
著名作家雨果说:“斯坦尼斯瓦夫广场是我所见过的最美丽、最令人愉快、最完美的广场,一个宏伟的广场。”
这个广场是斯坦尼斯瓦夫为了庆祝他的法国女婿路易十五的战绩,于1755年建造的。和谐对称的广场建筑群,是由建筑大师埃马纽埃尔·埃雷设计的。
而在中国,哪一个广场存在过260年?
文|杨光华
▪本文作者是一手传媒签约作者,房地产公司甲方。本公众号是万达、搜房、易居、华润、绿地等集团高层必读公号。全国地产公众号前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