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代菊石之王——副普若斯菊石
菊石是地球生命史最为传奇的动物之一,它们最早出现在距今约4亿年的古生代泥盆纪初期,二叠纪大灭绝之后迅速占领了整个古特提斯大洋,成为三叠纪广泛分布于全球海洋的生物类群,到中生代的侏罗纪及白垩纪达到极盛,最后在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被天降大陨石一波带走了!

菊石虽然长得很像鹦鹉螺,但是他们不是鹦鹉螺,只是亲戚关系而已。今天我来介绍一下菊石之王——副普若斯菊石!绝大多数菊石都只有我们吃饭的碗和盘子大小,也就是只有几厘米或者几十厘米的直径。但是副普若斯菊石却是大得令人咂舌,副普若斯菊石的外壳直径居然达到了惊人的1.8米,极限体型被估测直径可以达到2-2.5米之间,体重更是可达1吨。来感受远古克苏鲁的恐怖吧!

副普若斯菊石和房角石复原图
副普若斯菊石可能是地球历史上体型最为巨大的软体动物了,巨大的体型正暗示着这种副普若斯菊石也需要捕食更大的猎物!即便它们已经是软体动物的王者了,但是它们依旧有天敌,捕食他们的正是大名鼎鼎的沧龙!


副普若斯菊石有一个从贝壳中伸出的虹吸管,可以像喷射器一样喷出水,就像我们在鱿鱼等其他头足类动物中看到的一样。副普若斯菊石可能在水体中具有更大范围的垂直移动,而不是远距离移动。
不过俗语有云:物极必反、盛极而衰!以副普若斯菊石为首的菊石家族在遭受白垩纪的两次“大洋缺氧事件”后,其生态位也渐渐被辐鳍鱼类所替代!真是悲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