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李法周居士塔”背后的故事

147小编 176 2025-09-20

原创作者:黄良顺

李法周居士塔

自古名山僧占多,黄山之兴,亦源自佛教,历代先后修建寺庵就达近百座,佛塔更是无以计数。据有关史料记载,黄山佛教始于晋朝,兴于明朝,衰于清咸同年间,绝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如今,除云谷寺、半山寺、慈光阁、松谷庵、钓桥庵等浸润着佛教气息的诸多地名外,几乎已无真正意义上的寺庙(现仅存太平焦村的翠微寺),完好的佛塔更是屈指可数。

从北海前往光明顶、西海的三叉路口,往西海方向前行十多米处的道路右侧,有一座佛塔,塔高约1.5米,由基、座、身、檐、顶五部分组成,共七层。其塔身为六面石柱,正面南向,上刻“金陵李法周居士之塔”,西南面刻“中华民国三十年冬月吉立”、东南面刻“甲山庚向兼寅申”。

在风景迤逦的黄山之巅,在游人如织的“北海-西海”游步道边,为何这座佛塔能够完整地保留下来?“金陵李法周”又是何许人?

据民国十八年(1929),黄海散人(陈少锋,太平焦村人)编著的《黄山指南》记载:“黄山僧人自咸同兵燹以至清末五十余年,寥落不堪言状,朝来夕去,视为传舍。民国丙辰(1916)以来,幸江苏李法周居士至狮子林,诵拜妙法莲华经,并提倡佛教,平治山径。后得法空建造清凉顶,脱尘继主慈光寺,兴云退居松谷庵,心坚隐于东古寺,明光辟筑半山寺,宗教创兴五台庵,是以黄山有渐见中兴之象。”

按此记载,黄山寺院自遭遇“咸同兵燹(xiăn)”,到清末的五十年间,已基本败落,即使有个别僧人来山朝觐礼佛,也是朝来夕归。一直到民国初期的1916年,俗家弟子、江苏南京人李法周(法号“莲华”)来到,修复狮子林,诵拜妙法“莲华经”后,黄山佛教才逐渐复兴。

清凉别墅门楼

“咸同兵燹”是指清咸丰、同治年间的太平天国战事。据同治十年(1871)进士、歙县潭渡人黄崇惺的《凤山笔记》记录,自咸丰四年(1854)正月,太平军攻入祁门,到同治三年(1864)八月,洪秀全之子洪天贵福被擒,太平军在徽州烧杀掳掠达十二年之久。黄山西面的汤岭关是太平军从宁国府进入徽州府的咽喉孔道,在清军与太平军间几易其手,黄山绝大多数寺庵均在此期间毁于战火。

李法周来黄山后,不仅将狮子林“易以石墙”,修葺一新,还修建平整了登山道路,筹资架设多处桥梁:1922年,募集黟县王蟾清居士捐助,监造完成松谷至北海道中的缘成桥;1924年,自筹资金,建辅村至松谷道中二龙桥(南桥);1925年,募得太平王森甫居士资助,督造北海至始信峰途中的慧明桥。同时还自筹资金,在云谷寺的(1911年)火灾废墟上捐建客房五间,在白沙矼修筑“招隐亭”,供游人住宿或歇脚。

云谷寺遗址

在李法周的影响和帮助下,黄山诸多寺院得以重建恢复:法空建造清凉顶(现狮林酒店后的“红庙”),脱尘继主慈光寺,兴云退居松谷庵,心坚隐于东古寺(遗址在松谷庵隔壁),明光辟筑半山寺,宗教创兴五台庵(现“散花精舍”处)。也就在这个时期,国内诸多商贾名流、文人骚客慕名黄山而来,寺院香火再次兴旺,更有兼营游客食宿所带来的不菲的“香火钱”。

清凉顶现状

然而即使吃斋念佛的出家人,在金钱面前,人性的贪婪残暴也从未消失,李法周因此惨遭“同行”毒手,而死于非命。据《黄山志》(2010年版)记载:民国时期,北海一带佛教活动场所仅有两处,除李法周主持的狮子林(现凤凰柏附近)外,还有峨眉僧法空主持的“清凉顶”。因“狮子林”早于“清凉顶”多年,地理位置又优于后者,且李法周为人厚道,经营有方,来山香客游人大多布施于“狮子林”,两家寺院争夺香客游人事件时有发生,因此渐生积怨,最终以至水火不容。

左为狮子峰、右为石鼓峰,当中建筑处为清凉顶、狮子林故址

尽管建造“清凉顶”时,李法周曾帮助法空募集建设资金,但法空和尚在渐渐失去经济来源时,也失去了出家人一心向佛的慈悲。他在状告无果后便心生杀机,只是惧于李法周武举人出身,一直不敢正面与其对抗。恰巧此时李法周寺院内有名小僧,因贪污香客捐银而被痛斥惩处,故怀恨在心,于是法空与其里应外合,狼狈为奸,密谋“智除”李法周。

是年除夕前,天降大雪,法空探知李法周将前往太平甘棠置办年货,于是指使歹人埋伏于途中,待李经过时,趁其不备,用绳子将其绊倒,以棍棒痛击致死,并将尸体丢弃在“三道亭”下方的山坳中。因积雪数月不融,直到次年三、四月间,有乌鸦争食腐尸时才被发现,并据其衣着服饰推定李法周被杀害。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曾任湖南省主席、浙江绍兴人周肇祥来山时听说此事,愤怒地写下了《闻山中人说李法舟〔周〕事》诗句:“雪中椎杀老维摩,弱小阿师奈若何?能报大仇还故物,胜他十万剑横磨。”

从该诗推断,李法周被害具体年月或在1935年冬季。

李法周在黄山二十年,筹资修桥补路,致力传教授道,一生积德行善,在黄山及周边口碑颇佳。尽管当时国内连年战乱,民不聊生,数年后,仍有山民怀念起功德,于是自发筹资,将其骸骨收集后在狮子林对面、石鼓峰东面这处“甲山庚向兼寅申”的风水宝地上建起这座佛塔,供后人瞻仰。

上一篇: 【揭秘古代“战场秘籍”!奇门遁甲:千年秘术背后的智慧与神秘】
下一篇: 你信命吗? 这才是你“八字命理”的终极诠释(推荐收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