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会蹭热度,借杨贵妃袜子发横财
杨贵妃之死大致的经过是这样的:唐玄宗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亡蜀地,在经过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市)时,士兵突然哗变,他们一致要求诛杀杨贵妃、杨国忠兄妹以谢天下。唐玄宗被逼无奈,只得命高力士将杨贵妃勒死于佛堂前的梨树之下,并葬于马嵬驿。

这个震惊一时的变故并没有到此终结,竟然引发了一个热点。据《国史补》记载:“玄宗幸蜀,至马嵬驿,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马嵬店媪收得锦袎袜一只。相传过客每一借翫(同“玩”),必须百钱,前后获利极多,媪因至富。”
居住在马嵬坡的老太太很有经济头脑,她把捡到的杨贵妃袜子给慕名前来的游客观赏把玩,每次收费一百钱,因此大发横财。虽然说生财有道,但毕竟是站在死者的遗物上数钱,老媪蹭热点赚钱的方式实在是有些不够人道。

这只引发热点的袜子被后世称作“杨妃袜”、“马嵬坡袜”,也是史上有名了,站在今天的视角来看,一双女人、尤其是去世女人的袜子有什么值得去把玩的呢?这就要从当时的审美角度去分析了。
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回到朝廷,专门写了《杨妃袜铭》。文中写道:“细细圆圆,窄窄弓弓,脱履露纤妍”,后人解释说:“踮屣脱故露袜,妇人足较男子小,故曰:‘纤、细、圆’,老媪拾得贵妃生前所穿雀头屦(jù麻葛制作的鞋子)一只,长仅三寸。”从这些描绘可以看出,杨贵妃的鞋子非常精美,而且,可能是缠足,所以只有三寸长。在古代,缠足的小脚和今天对于足的概念完全不同,一双精美的脚甚至具有性意识。

古代的文人们甚至总结出了小脚的“四美”(形、质、姿、神)、“三美”(肥、软、秀)。清朝文人李渔在其《闲情偶寄》中甚至公然声称,缠足的最高目的是为了满足男人的性欲。由于小脚“香艳欲绝”。玩弄起来足以使人“魂销千古”,他竟将小脚的玩法归纳出了48种之多。如:闻、吸、舔、咬、搔、脱、捏、推等。可以说,在古代小脚是女人除阴部、乳房外的第三“性器官”。在古典名著《金瓶梅》中就有“罗袜一弯,金莲三寸,是砌坑时破土的锹锄”之类的说法。所以,一代美人杨贵妃的鞋子被人反复把玩,就可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