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龙之老嫩”?

147小编 179 2025-09-23

在中国风水玄学体系中,"龙之老嫩"是判断龙脉生命力的核心概念。

这一理论源自《青囊经》"龙分雌雄为生,再分雌雄为嫩"的哲学思辨,经杨筠松、曾文迪等宗师完善,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

龙脉老嫩本质是天地之气运行的外在显化。《葬书》云:"夫葬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龙的形态变化承载着生气的流转。

老龙如同暮年之人,山体粗蠢、星体浑浊,缺乏剥换变化,如《撼龙经》所言"老龙山峦蛮蠢,枝脚短缩"。

嫩龙则如新生幼芽,山势起伏灵动,剥换细腻,《疑龙经》形容其"活变百端,奇巧万状"。

这种老嫩之分在地理形态上表现为剥换过程。从太祖山到少祖山的主干山脉为老龙,历经剥换后衍生出的支脉为嫩龙。

正如《青囊序》所述:"老龙抽出嫩枝柯,跌断不嫌多",剥换次数越多,龙脉越显细嫩。

老龙的形态特征

1. 山体特征:山势陡峭,怪石嶙峋,如《地理五诀》记载的"粗饱而不发扬,崚嶒丑陋"。典型案例如横断山脉的部分段落,山体裸露,缺乏植被覆盖。

2. 剥换特征:无明显剥换,星体单一,如《都天宝照经》所言"未经脱卸剥换,径直而不活变"。

3. 生气特征:煞气聚集,如《葬书》"气以势止,过山不可葬也",老龙行龙处不宜建宅。

嫩龙的形态特征

1. 山体特征:山势起伏,如《催官篇》描述的"一起一伏,一曲一折",典型如武夷山龙脉。

2. 剥换特征:历经多次剥换,从粗到细,从凶到吉,如《青囊奥语》"脱卸剥换粗生细,凶星变吉气"。

3. 生气特征:生气旺盛,如《葬书》"势止形现,气乘风则散,界水而止",嫩龙结穴处常形成风水宝地。

老嫩龙脉的风水效应

老龙的风水价值

1. 祖山作用:作为龙脉发源地,如昆仑山作为万山之祖,承载着天地元气。

2. 煞气转化:通过剥换可转化为嫩龙,如《青囊序》"老龙剥换变细嫩,方结吉穴"。

3. 特殊用途:适合建造庙宇、道观等宗教场所,如武当山作为道教圣地,依托老龙山脉。

嫩龙的风水效应

1. 结穴优势:如《葬书》"葬乘生气,乘其所止",嫩龙结穴处形成"玄武顶尊,龙虎环抱"的格局。

2. 家族福泽:阴宅选址于嫩龙结穴处,如《地理正宗》记载的"葬于嫩龙,子孙富贵"。

3. 城市发展:现代城市如杭州依托钱塘江龙脉,形成"山环水抱"的格局。

老嫩龙脉的实践应用

阴宅选址

1. 老龙禁忌:避免在老龙行龙处下葬,如《葬书》"行龙背上点一穴,不是伤亡就是绝"。

2. 嫩龙优选:选择嫩龙结穴处,如《疑龙经》"寻龙先寻少祖山,剥换细嫩方结穴"。比如,在赣南珠玑岭,嫩龙结穴处的陈姓家族,后代多人考入名校。

从地质角度上看,嫩龙对应土壤肥沃、地下水丰富的区域,植被覆盖率高。

从生态角度上看,老龙区域水土流失严重,如黄土高原部分老龙山脉,生态修复难度大。

从气候角度上看,嫩龙区域气候湿润,如武夷山龙脉区域年均降水量达2000mm。

老嫩转化体现"生生不息"的易理,如《周易》"穷则变,变则通"。老龙为体,嫩龙为用,则是中和之美,也是风水实践追求的天人合一。

龙之老嫩,不仅是风水玄学的核心理论,更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知。从昆仑山到武夷山,从阴宅到阳宅,老嫩龙脉的智慧贯穿千年。

上一篇: 碧玉的世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下一篇: 海南一村子杀鸡祭祀:村里大龄剩男太多,希望老祖宗显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