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相,你必须要学这本书!《神相全编》

147小编 90 2025-09-23

你相信一个人只靠看脸,就能看出他有没有福气、会不会当官、婚姻如何、有没有牢狱之灾吗?别急着否定,古人可是拿这个当正经学问研究的,甚至还写成了一本书,叫《神相全编》。

这书的来头可不小,说是相术的集大成者,一直被民间和江湖术士当成看相的“葵花宝典”。它不是一本人云亦云的小册子,而是明代大才子袁忠彻花了多年时间,从古今各种相术书里挑精华出来整理的,可以说是“万书归一”的成果。后来,这本书不但流传到民间,连一些达官显贵、皇亲国戚也都传阅过,有人甚至说,明朝中后期,连进士科场上都有人在背这本书当私货。

袁忠彻这个人,历史上真实有其人。他是明代人,号“广成子”,不是小说里的那个神仙,而是个文人,深通相术、天文、命理。当时的社会风气对相术一类还是很感兴趣的,不像今天很多人一听就觉得是迷信。在明代,许多士大夫、甚至高官,对这些东西是“半信半学”,既觉得有点靠谱,又不敢完全相信,但真有大事时,又都忍不住去请教几个“先生”。

《神相全编》大致成书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0年前后),它是袁忠彻集数十家相法之大成。书中最核心的思想,其实来自一个人——铁冠道人,就是号称“相圣”的袁珙。

袁珙是元末明初的人,字德雅,号“铁冠道人”,他那时候在江西南昌一带相当有名,不仅是个高道,还精通面相、命理、堪舆、天文之术。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年轻时落魄,曾经路过他家门口讨饭,袁珙看了他一眼,说:“你不是一般人,将来必成大业!”朱元璋当时哭笑不得,心说我都饿成这样了,还能大业个啥?但话虽如此,记住了这人。

后来朱元璋真打下天下登了基,果然派人去找这位相士,让他来京师相面。据《明史·方技传》记载,袁珙在朱元璋身边呆了多年,参与国家机密,也负责看相挑人。他所著的《相人全编》,就是《神相全编》的前身。

而袁忠彻做的,就是把袁珙那本书的内容作为主体,再加入了宋代麻衣道者的《麻衣相法》、唐代袁天罡的《五官总论》、元代刘伯温的“相术杂谈”等等,再重新分类、编次,最终汇成一本全套的、系统化的面相书。这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神相全编》。

这本书从结构上看,其实挺讲究的。开篇就是相学的总论,也就是“神气为主,形貌为辅”的基本理论。接着分析五官——额头、眼睛、鼻子、嘴巴、下巴——对应人生的不同阶段和运势。例如额头代表少年运,如果额头低陷狭窄,就是少年运不好,学习困难、家庭不济;而鼻子主中年,鼻梁挺直有肉,鼻头圆润有财,表示中年发达。

然后还细讲了“十二宫”——命宫、财帛宫、兄弟宫、夫妻宫等等——也就是把人的脸分成不同的区域,每一块都代表一种命运内容。看眼尾,就知道感情婚姻;看鼻翼,就知道财库;看法令纹,就知道权势与健康。

你别说,现在我们说的“夫妻宫破”、“鼻头无肉财运差”这些说法,很多都来自《神相全编》里的描述。书里还有一章特别有意思,叫“破相论”,就是说脸上受伤或变形后,运势怎么改变。这种事听起来神神叨叨,但古代人挺信的,尤其是武将出征、士子赴考之前,很多人都会去请人看个面相,避避不利。

还有一章叫“神气法”,这不是只看五官形状,而是看人的“神气”。书里说:“神为君,形为臣。神清者贵,神滞者贱。”简单来说,一个人不管长得多好看,如果眼神呆滞、气色晦暗,那就不是好命。而一个人哪怕脸不端正,但精神饱满、眼神明亮,那就是“神足气满”,反而命好。

你看,古人早就意识到一个人真正的“贵气”,不是外表,而是内在气场,这和今天我们讲的“精气神”是一个道理。所谓“相由心生”,在《神相全编》里也被反复提到。书中就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面相随心变。”这是借相术讲人品,跟儒家“修身齐家”是相通的。

当然,也有人批评这书是“迷信”。明清两代的正统儒者对相术是半信半疑的,比如顾炎武就很反感,说这些“妄谈形貌,非圣人之道”,但又不得不承认《神相全编》流传甚广,有相当的社会影响力。而到了清代乾隆年间,这本书依然被雕版印刷、广泛流传。清代还有人根据它编了《增补神相全编》,继续发扬光大。

你可能会问,这些东西靠谱吗?其实就跟中医一样,有的是经验积累,有的是文化理解,也有的是心理暗示。比如说“印堂发黑”,你说这是迷信,但现代医学也说脸色发暗可能代表气血不畅、肝肾不好。又比如“眼神飘忽”,心理学也认为是一个人心神不宁、焦虑的表现。这么一看,有些“迷信”其实是古人用自己的方式总结出的“经验心理学”。

至于能不能一眼看出谁是富贵之人,那也别太当真。真正厉害的不是会背几本书,而是看人看得准,懂人性、通世情,这才是“神相”的真谛。那些江湖相士装模作样地说几句玄之又玄的话,其实用的套路早就在《神相全编》里写得明明白白——让人信、说得巧、说得准,才是高手。

今天,《神相全编》依旧能在旧书市场、相术书摊或者网路书库中看到。它既是一部古代相术的百科全书,也是一面照出古人信仰、心理、伦理观念的镜子。你可以不信它,但了解它,却能让我们更懂得古人是怎么看人、怎么理解命运的。

你问我它值不值得一读?如果你对“看人”这门学问感兴趣,想了解中国古代文化里关于命运与人性的看法,那这本书,绝对比你刷十条短视频来得有趣多了。

上一篇: 母亲静气定家运
下一篇: 招财纳福,敬谨有度:揭秘财神生日的风俗与禁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