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习俗 建屋习俗之选基址

147小编 96 2025-09-23

建房之初,必先选址,闽南一带民俗,颇重堪舆之说,对此百年大计,豪富权贵以及缙绅官宦之家,事先重金延请风水先生前来选择宅地。广大农村之中,多以顺山势龙脉为主屋正厅之朝向。有关风水龙脉之说,有“穿海不穿溪,穿井不穿厕”之民谚,即云风水龙脉能穿井过海而不能穿厕或过溪。所以顺山势为正屋朝向之原则,但个别亦有因故“逆龙脉”者。

所谓“逆龙脉”即逆山势而建屋,一般多位于村落边缘或临近沟渠,故将大门逆山势坐向,而非顺山势坐向。基址选定之后,先请风水先生来“牵庚”,即用罗盘来确定房屋之方位。按照惯例,除宫庙宗祠而外,家居民房,一般不得取正南正北或者正东正西之朝向,所以绝大多数为“兼字”,如东北方向的“艮坤丑未”等等。

“牵庚”之时,主人家提供圆盘一个,内盛白米,用以安放罗盘,然后在南北,东西两个基本方向打下四根两尺左右长的扁阔木桩,两端直拉一根红髻索,形成一个十字,然后取罗庚对准十字红线,调整到适当的方位,然后把木桩钉死,木工把方位标在木桩上,如非近期开工,也有用短石条标定方位者。

基址及方位确定以后,还讲究合“年利”的问题,过去农历及“通书”,均注明“大利南北”或“大利东西”的年利,所有建业者均在合“年利”之时动土,以求大吉大利。

闽南侨乡因唐代有烧灰村(萧妃村之讹传)出了个贞献皇太后(唐宣宗生母)恩荫而能“皇宫起”,故兴建正规住宅均按“皇宫起”体制,正统的古大厝大都遵照明代《李氏营造法式》之规制,即两进或三进三开间,两边护廊并有庭院及围墙。但为居住实用方便起见,多数兴建两进五开间大厝,有无庭院及护厝,则视家庭人口之多寡,地皮面积和经济情况而定。

过去建屋多数不是按照图纸,而是根据“戈尺”施工。房屋规制确定以后,由师承鲁班的木工师傅把整座建筑物的尺寸都标在“戈尺”,兴工之时,木工,土工和石工均依照“戈尺”上所标定的尺寸施工。因进深、阔、高、柱、梁、桷、拱、筒、斗、门窗等等尺寸,均一一标定在一支丈半长的桷枝—“戈尺”上,施工及以后维修以此为依据,完工后必将“戈尺”横架在厅口。

旧时古厝建筑讲究“寸白”,即高、深、阔等尺寸必须符合一定规制,且有“天父地母”之说。过去建屋是有木工师傅“举戈”定尺寸,所以木工师傅最具权威,而木工的“篾刺”十分重要,“篾刺”长七寸二分,宽八分,却能劈成72片小薄片,蘸了墨斗书写代笔,俗传这种“篾刺”能够“辟邪”。

上一篇: 闽粤李氏始祖火德公祠:号称“客家第一祠堂”,成也风水败也风水
下一篇: 南宁被吐槽最多的四栋楼,路过的都不好意思多看一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