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笔记(437):“上善若水”

147小编 120 2025-09-29

老子的《道德经》中,多处提到“水”,要求人们向“水”学习!“上善若水”是其中的名句,意思是:最妥善的办法应该是像“水”一样!

下面是网友的一篇文章,最真实地对“上善若水”作出了全面合理的注解,特转录于下,供有兴趣的朋友欣赏!

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只要心念一转,逆境就能成为机遇。只要人们在心里拐个弯,就会路随心而转,从而超越自我,开创新的天地。水能够直至大海,就是避开了所有障碍拐弯前行。在人生的旅途中,无非就是前进和拐弯两种情况,看得清楚比走得极快更为重要,因为走得对,才会走得远!

附录一,一辈子都难读懂的一句话:上善若水!

老子在《道德经》中的认识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句话流传千年,启迪着无数的仁人志士。

有的人觉得,这句话是在告诉人们要像水一样自在洒脱,心怀善意地生活。还有的人认为这是在教导人们要学习水的品德,既要有高尚的品格,又要保持谦和的态度。

其实,这句话与《道德经》中另一个重要论点“无为而治”有着紧密联系。老子认为“万物始于无”,意思是认为世间最美好的事物都源自于虚无,经历着从无到有的蜕变。

水就是最好的例证,它看似平淡无奇,却蕴含着无限的可能。当人们经历了人生百态,体会到世事沧桑以后,才能真正理解水的智慧,活出通透豁达的人生境界。

01,水的温度会变,但是本质不变!

一位有高超智慧的人这样形容水:“在寒冷的时候,柔软的水会凝结成坚硬的冰;在烈火中,它不会退缩,而是化作沸腾的蒸汽。”

人生就应该是这样,低谷就像接近冰点,奋斗则如同走向沸点。有的人害怕低谷,但真正坚强的人会在逆境中成长。一切困难都是考验,熬过寒冬就能够迎来春天。

有的人总是想占据高位,却常常被打击。聪明的人则懂得,与其执着于位置的高低,不如享受攀登的过程。

战国时期的孙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他被同窗庞涓陷害,受尽折磨,被迫住在猪圈里。但他没有放弃,而是装疯卖傻避开敌人,最后逃到齐国。在齐国,他凭本事当上了军师,指挥了“围魏救赵”之类的系列大战,成就了一番事业。功成名就以后,他选择了平静的生活。

这就告诉人们,人生的境遇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关键是要像水一样,能适应不同的温度,在低谷的时候保持坚韧,在高处的时候懂得适可而止。

02,水没有固定的形态,但有规律!

庄子讲过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天,孔子看见一个人从高高的瀑布上跳了下去,吓得赶紧去找人。结果发现那个人安然无恙地游到了岸边。

那人对孔子说:“我从小在山里长大,习惯了山水环境。我不去想为什么能做得到,就是自然而然能做到的事情。”

确实,如果顺应水性,即便是在汹涌的瀑布中都能自如游动。反之,那种想要控制水的人却总是失败。

有人建造堤坝阻水,水却能冲垮堤坝;有人想储存死水,水却会变质发臭;有人想用刀切断水流,水依然会流淌不止……

水看似柔弱,却蕴含着强大的力量。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这就是大自然给予人们的启示。

03,水总是在变,因为懂得适应环境!

站在海边看潮起潮落,常常让人感慨万千。这种壮观的自然现象,其实是月亮和太阳引力作用的结果。表面平静的水,内中其实暗藏玄机,只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显现。大自然的规律让水在四季中展现出不同的姿态:春天来临的时候,融雪让河水渐涨;炎炎夏日,江河湖海充盈饱满;秋风吹起,水位慢慢下降;寒冬时节,水变得清冽稀少。

人生就应该像水一样,顺应时间的节奏。古人认为“一寸光阴一寸金”,还告诫人们“勤学应趁少年时,莫待老来才读书”。时间对于每个人的一生都至关重要。聪明的人都懂得,人生不同阶段应该做不同阶段的事情,不要等到年纪大了才后悔莫及。比如说,二十几岁是谈恋爱的好时候,三十岁应该专注于事业,如果拖到四十岁才去寻找另外一半,那感受可能就会大不相同。

04,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却能适应一切形态!

水总能找到前进的路,绕过高山,顺着山沟流淌,仿佛天生就该在那里一样。

将水倒进不同的器皿,它就会变成那个形状。放在杯子里是一杯水,倒在水桶里就是一桶水……同样的水还能变化出不同的风味——可以是甜甜的糖水,醇香的茶水,有可能是清凉的冰水……

水的多变性更是让它成为了商品。夏天走进超市,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包装的饮用水,看似普通的水,都具有了市场价值。水和粮食结合能够酿出美酒,一小杯就价值不菲。人都是一样,在不同场合就要展现不同的价值。比如在公司里,从普通员工到高管,薪资和地位的差别就像水的不同形态。

05,水能染成不同的颜色,却不失本性!

墨子曾经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染上蓝色就变蓝,染上黄色就变黄。环境不同,颜色就会改变,所以选择环境要谨慎。”当各种染料进入水中,水便随之改变颜色。

不同颜色的水往往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和结果。有趣的是,布料染色以后,即使水分蒸发了,颜色依然留存,而水却又回到了最初的清澈。

现代社会就像一个大染缸,毕业踏入社会就等同于进入这个染缸。但那种内心纯净的人,即便身处复杂的环境,依然能够保持本色。他们经历过世事浮沉,见过人情冷暖,最终还是会回归到正直善良的本性。

水看似安静,却能在各种环境中奏出不同的乐章;水看似柔弱,却因为水压产生巨大的力量;水看似平凡,却在满足人类需求中创造无限的可能……

上善若水的真谛,是督导人们要懂得运用自然规律,而不是去对抗自然规律。

人从出生到离世,都是双手空空,所以不必太过于执着,因为一切终将归于平淡。就像水一样,保持淡泊,顺应自然,这样的人生智慧人们不知道是否赞同!

附录二:道德经归纳的七大水德,开悟就是福运双全的人!

水能够滋润万物,大肚能容,与世无争,与道的属性相合。正因为与世无争,所以能成其大争。这应该符合《老子》“天地不自生”的道理,所以水在任何时候都怡然自得。今天就说一说老子归纳总结的“水之七德”。

老子认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一德——居善地,甘居下地!

水,不争不抢,甘居人下。能长期处于众人厌恶鄙弃、不愿意踏足的地方,而安之若素,遇到紧急特殊情况似平常一样,泰然处之,怡然自乐。为人如此,谁不钦佩,谁不赞叹?如此君子,谁不喜欢,谁不愿意结交?

有句古言名为“要想好,老敬小”。人都有骄傲情绪,总期盼别人尊重自己、钦佩自己、理解包容自己;殊不知,如果要想让人敬爱,不如我敬人。资格越老,越不能摆老资格;水平越高,越不能处处炫耀。低姿态才是高情商,低姿态才是真君子,低姿态才能不争而争、不战而胜,获得人心所向。

第二德——心善渊,像深渊一样容纳百川而不满溢!

人的天性容易自满,总认为自己本事可以了。如果满足于当前的成就,等同于自己给自己画了一个圈,“画地为牢”,限制了自己的成长空间。成长永无止境,不要被自负的情绪所耽误;只有虚怀若谷,才能不断地成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绝活,要想从众人之中脱颖而出,就需要看到旁人的优点、不断地向别人学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江海不避细流,才能成其浩瀚无边。

第三德——与善仁,与人为善,助长天地万物!

与人为善,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尽可能帮助别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付出就有收获,别人不会忘记你。助人为乐,是凝心聚力的基础;帮助别人,是种下一粒善的种子;在人们需要的时候,种子才会按照人们的需要开花结果。

世界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系统中有无穷无尽的零件。每个人都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集体中的一分子。自己有本事不是本事,能团结整个集体,将团队的力量凝聚起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那才是真本事。

第四德——言善信,如同潮信一样准时遵守!

潮汐是非常准时的自然现象,老子推崇水,更推崇潮汐有信。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誉不能做大,团队无信誉没有发展前途。

信任完全可以叠加,一次次小小的诚信,组成了人们的金字招牌。信任是相互对等的条件,你信任别人,别人就会信任你,相互信任必将做成更大的事业。物以类聚,受人信任的人,必将收获一大批值得信任的伙伴,成为人们事业上的助力。

第五德——正善治,善于治理,对万物一视同仁、维持平衡!

善于治理的人,能够如同水一样滋润万物、调和阴阳、维持和谐。对任何人一视同仁,能造就人们公平的美名,让人们的事业顺利发展。

一个团队、一个集团、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平衡。团队犹如一架飞驶的马车,在平衡的基础上,才能讲究速度、讲究目标。

第六德——事善能,调合众人、融合队伍、凝心聚力!

善于协调众人的关系,做众人之间的润滑剂,让所有的人都对人们信服有加;如此才能凝心聚力,融合队伍中所有人的才智,实现共同的目标。

做事情的关键是要配合得当,集体之间没有成见、相互补台而不能拆台,关键时刻能够背靠背、肩并肩。

第七德——动善的时候,像水一样乘势而起、乘势而动!

时机非常重要,要善于抓住机遇,乘势而起。如果只会跟在别人的后面跑,那么只能拾人牙慧,捡一点残羹剩饭糊口。

抓住有利的时机果断出手,则如弄潮儿驾着奔腾的巨浪一般蓬勃而出;个人的力量非常渺小,只有借助时代的伟大力量,才能迅速做大做强。

结语!

佛陀牛屎,皆是心相;常修道德,处处见道!

老子看水有诸多美德,正是因为他自身有德。正所谓“青青翠竹,悉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有道德的人士,看天地万物都有道;没有道德的人,道放在眼前都只会视而不见,熟视无睹,漠不关心。

苏东坡与佛印“佛陀牛屎”的有趣辩论,流传至今,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所以见道的关键,还在于人。愿所有人常修道德,则工作生活必然处处合道,人生事业焉有不顺之理!

上一篇: 财路不顺,去这三个地方,钱自来
下一篇: 家里财运不顺?女主人这样做,日子慢慢有变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