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大姨妈”骗了多少年?所谓的经期禁忌,其实很多人想错了
64 2025-09-30
53岁的栾某或许从未想过,自己靠着网络学来的几句“风水话术”,能在3年内榨干别人936万元,最终将一个鲜活的生命推向绝路。这起“风水师诈骗致女子自杀案”的二审判决,不仅给了受害者王某一个迟来的公道,更撕开了封建迷信骗局背后的狰狞面目。
从“消灾”到毁灭:一场精心设计的精神操控
2020年,经营企业的王某遇到了自称“风水大师”的栾某。几句“家人将有血光之灾”“公司风水犯煞”的断言,像种子一样埋进了王某的心里。栾某深谙操控之道:先制造恐惧,再抛出“破财消灾”的解药,当王某以为躲过一劫时,新的“灾厄”又会准时出现——迁坟招祸、祖坟漏气,一个个子虚乌有的说法,织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
3年间,王某像被抽走了魂,先后将936万元“供奉”给栾某。这些钱被栾某用来买爱马仕、LV,环游世界,甚至购房赠人。而王某的公司早已因资金链断裂破产,她背上巨额债务,心理状态滑向“重度异常”。2023年5月,她留下“认识了不该认识的人”“听信蛊惑”的遗书,投湖自尽。
法院的判决掷地有声:栾某的精神压迫与财产掠夺,是导致王某自杀的直接原因。14年6个月的有期徒刑、50万元罚金,以及全额退赔的判决,否定了他“款项属赠与”“与自杀无关”的狡辩。
为何聪明人会跌入迷信陷阱?
王某并非愚笨之人,能经营企业足见其能力,但她为何会被一个仅靠网络学话术的“假大师”骗得团团转?答案藏在人性的弱点与社会的缝隙里。
栾某精准掐住了王某的焦虑——企业资金压力让她渴望掌控感,对家人的爱则成了被攻击的软肋。他不断放大这种恐惧,用“大师”的神秘身份包装自己,让王某在一次次“消灾”中逐渐丧失判断力,形成“不花钱就会出事”的条件反射。更可悲的是,王某因愧疚和羞耻,从未向家人坦白,独自扛下所有压力,最终被绝望吞噬。
这背后,既有反诈科普的缺位——很多人不知道“真正的风水师从不用血光之灾恐吓”,也有监管的滞后,让栾某的骗局能持续3年无人察觉。当迷信披上“传统文化”的外衣,当诈骗用上精神操控的手段,再理性的人也可能沦陷。
争议背后:如何不让悲剧重演?
判决下来后,舆论仍在沸腾。有人觉得14年刑期太轻,毕竟一条人命因此消逝;也有人苛责王某“轻信”,却忘了她是精神操控的受害者。现行法律对诈骗“数额特别巨大”的量刑上限是无期徒刑,但“致人死亡”并未单独规定加重情节,这让本案的量刑陷入争议。
更值得关注的是防范机制的缺失。就像专家建议的,个人要记住“三不”:不轻信消灾话术,不盲目转账,遇威胁立即报警;金融机构可对大额转账设“反诈提醒+24小时延迟到账”,给受害者留个“后悔期”;社区则该多搞些迷信诈骗演练,让大家看清话术套路。
王某的遗书里写着“让家庭遭殃”,字里行间全是绝望。但她不知道,法律可以追赃,债务可以重组,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可生命没有如果,这场由迷信引发的悲剧,最终警示我们:真正的“风水”,从来不在罗盘里,而在理性的头脑和健全的制度中。唯有刺破迷信的迷雾,筑牢防骗的堤坝,才能接住下一个可能坠入深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