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这9个“边角收纳”绝了!思路一变,收纳力翻倍!
78 2025-09-30
“三合”罗盘以徽州“三合”最负盛名,相传为唐末救贫仙师杨筠松所创,后经明人汪仰溪等制盘名家精工制作,后人称之为徽盘、杨公盘。
三合罗盘是由三层二十四方位组成:地盘正针、人盘中针、天盘缝针三环,即三盘三针相合。
三元罗盘:民间称之为卦盘、易盘,据传也是出自杨筠松之手,明人蒋大鸿将其增减,故江浙一带又以“蒋公盘”称之。
三元罗盘既有易卦、甚而各种六十四卦圈层,且保留一层二十四方位即正针二十四山。
然二十四山阴阳分配格局又有别於三合盘,是三阴三阳相间,组成了天地人三元。
“三合、三元”两种罗盘用法既不一、浅深又各异,后经“三僚”人将其二合为一,从此有了新的名子,叫做徽易同参综合盘,即“三僚”盘。
盖因后者罗盘综合了前两者罗盘的主要内容,保留了三合盘的地盘正针、人盘中针、天盘缝针和三元盘的易卦层,以及两种罗盘的其他主要圈层,所以综合盘层数细密,内容庞杂,被奉为罗盘之王。
指南针第一层叫“天池”:各字来源于早期的罗盘磁针是“注水浮针”的缘故。故取名为“池”。
古人测日影取冷暖阴阳,择居在山南称阳方,山北称阴方,这就是指南针南北指向的阴阳本义。
太极生阴阳不仅仅局限于南北,而且泛指太极本身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属性。
在堪舆文化中,它又演化出消长生克之本源。这就将指南针的测向功能 ,罗盘的占向功能通过的阴交阳媾的方式融为一体,占法的阴阳也就从这一层开始确定,并由此而分出的八卦、阴阳、方位等从属关系。
但凡指南针指南一端皆以红色染就,此因阴阳五行之说。世人皆知南方属火,为朱雀,性烈而色赤,故以红色标志之。
龙上八煞第二层:龙上八煞也叫坐山八煞,它的形式是分圆周八格,每格上标有一支。
龙上八煞是以文王后天八卦与二十四向中的八支关系来判断的,其中涉及到八卦、地支、五行三者的应用。
二十四向中四正用“支”不用“卦。”
此如震居正东卯位,卯属木。
申居西南属金,于是卯东与申西南形成对应的相克的关系“震山猴。”在罗盘的第二层,与震相邻的一格就标“申”字。
大凡乾午、坤卯、震申、巽酉、坎辰、离亥、艮寅、兑巳等八组支与卦形成相煞关系,即为“龙上八煞,” 盘中二层标得分明。
《玄女经》有云“罗经以鬼爻倒数”。
纳支是以乾阳坤阴爻由卦的初爻,向上爻逐爻相交的过程,也就是倒数的次序。其中把八卦纳支列一层并配合五行,把罗盘八煞原理表述得很清楚。
“乾山壬午不堪当,乙卯坤山均须防”。
乾与壬、坤与乙的关系也是按八卦胎育原理而建立的。
乾纳甲,坤纳乙,余六卦皆为乾坤所生。它们分别依次纳其余六干,即震庚、巽辛、坎癸、离壬、艮丙、兑丁。
八卦所纳天干分别与其所纳六支组合得到六甲。乾坤亦各纳一干,它们所配的六甲中前三对用甲与乙,后三对用壬与癸。
由于乾与午相克(离火克乾金),故午所在的甲子壬午也就与乾相克。也就是说,由地支相克扩展为干支相克,所生相克关系仍然建立在八支与八卦之间。
这样就可得到八卦与八对干支的相克关系,即乾与壬午、坤与乙卯、震与庚申、巽与辛酉、坎与戊辰、离与已亥、艮与丙寅、兑与丁巳。
罗盘用这一层来占断坐穴定向的吉凶,说明龙、水的关系。地理堪舆中所说的龙指的是山脉走向变化和气势,即所谓“来龙”,龙脉生动,则在龙脉结穴之处卜葬。
然而来龙还要与来水相得益彰,如果龙脉与水口位向不合,便称为“煞”,若如此那便大不好。
八煞一定要避开才大好,否则便成了凶穴。
此如“坎龙不立辰向”,即二十四山中“子”位居处当避免与“辰”水冲犯(子山不宜辰方有水临照)。
“坎”便是子,五行属水,八杀中“辰土”克“坎水,”此即“坎龙”之煞。
“坤山不见卯水,卯山不见申水,乾向不见酉水,巽向忌见午水,酉山不见巳水,艮山不兼寅行,午山休见亥水,”
凡此种种“坎龙坤兔震山猴,巽鸡乾马兑蛇头,艮虎离猪为煞曜,冢宅逢之一时休”。明里是用生肖来代表地支,其实质也是支克卦的八煞之忌,世人当避之才大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