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怕立秋,女怕腊月”,立秋后要男人要“三不吃、四不做”
八月初的午后,空气依然闷得像个大蒸笼,一丝风也没有。2025年刚过一半,日历翻到8月6号,山东浙江大丛林药房连锁店里,头顶的老风扇“嘎吱嘎吱”转着,吹出来的风都是热的。柜台后面,头发花白的王药师——大伙儿都叫他王伯,正慢悠悠地整理着刚到的药材,一股子草药的清苦味儿在店里弥漫。

店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带进来一股热浪。进来的是隔壁装修队的工头小李,他满头大汗,T恤后背湿了一大片,手里还攥着半瓶冰镇矿泉水,一进门就嚷嚷:“王伯,快给拿盒藿香正气水,这鬼天真要命,刚搬几块砖就头晕眼花!”

王伯抬眼看了看他,没急着拿药,反而放下手里的黄芪,慢条斯理地问:“小李啊,光知道天热难受,知道明天啥日子不?”
小李一愣,抹了把汗:“啥日子?不就是个普通星期四嘛!”
“明天是立秋!”王伯拿起柜台上的老黄历,指着上面清晰的“立秋”二字,“老话儿讲‘男怕立秋,女怕腊月’,这节气,对你们这些出大力、流大汗的爷们儿来说,可是道不大不小的坎儿!”
小李一听乐了,拧开瓶盖“咕咚”灌了一大口冰水:“立秋?王伯您别逗了!您瞅瞅外面,太阳毒得能煎鸡蛋!树叶子都晒蔫吧了,哪有一点秋天的影子?我看啊,跟三伏天没两样!”他放下水瓶,冰水珠顺着瓶身往下淌。
“糊涂!”王伯摇摇头,蒲扇在柜台上轻轻一拍,“你这想法,就跟那‘立秋等于凉爽’一样,是掉进坑里了!瞅瞅这太阳,是毒;感觉这热浪,是蒸人。可你再品品?”他示意小李静心感受,“早上出门那会儿,晚上收工回家路上,那风刮在汗湿的脊梁骨上,是不是像有小针尖轻轻扎,凉飕飕的?这就叫‘立秋不凉,热到中秋’!名儿挂上了秋,可‘秋老虎’的威风还在后头呢!这冷热像唱双簧,白天晚上轮番上阵,身体里那点精气神儿,一个不留神就被它们合伙掏空了。老祖宗在《黄帝内经》里咋说的?‘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意思就是得顺着节气来,跟老天爷拧着干,吃亏的准是自己!你想想,是不是每年刚立秋那阵子,工地上感冒发烧、拉肚子闹肠胃的兄弟特别多?这可不是巧合!”
小李听着,下意识摸了摸自己汗湿的后背,早上骑电动车来工地时,那凉风确实让他打了个激灵。他挠挠头:“听您这么一说,好像……是有点道理?那王伯,这立秋关口,咱大老爷们儿该咋整?总不能窝家里不出门吧?”
“整?就得‘整’明白几件事!”王伯伸出三根手指头,又变成四个,“记住喽,核心就俩词儿:‘**四事要躲,三瓜得忌**’!这可是多少辈人传下来的护身符!”
他掰着手指头,像数着宝贝:“先说这‘**四事要躲**’:**头一件,躲开那光膀子的瘾!**”王伯指着小李湿透的T恤,“别图一时痛快!这早晚的凉风,看着像小媳妇儿温柔,吹进汗毛孔里就是贼风,专偷你的阳气!去年这时候,前街那个壮得像头牛的小张,不也是光着膀子干活,结果肩膀疼得连锤子都抡不起来,在我这贴了半个月膏药才好利索,耽误多少活儿?工钱都少挣了!”
“**第二件,躲开那冰疙瘩水!**”王伯点了点小李那瓶还在“流泪”的矿泉水,“我知道,灌下去是透心凉,爽!可那玩意儿进了肚子,就是一把把小冰锥子,专扎你的脾胃!立秋了,身体里的气儿正从夏天的浮躁往回收,脾胃也娇贵着呢。你这么猛灌冰水,伤了脾胃的根儿,以后吃饭不香,肚子还总跟你闹别扭,跑肚拉稀少不了!要喝,就喝温的、常温的,细水长流,那才是养人的甘露。**第三件,躲开那早晚不加衣的‘硬汉’做派!**‘宁可热着捂着,不能冷着晾着’!别学那些愣头青,仗着年轻火力壮,早上凉飕飕出门还穿个背心,晚上收工凉风一吹还硬挺着耍帅。备件薄外套,感觉凉了就披上,比吃啥药都顶用。**第四件,躲开那熬夜拼酒、贪恋路边摊的夜生活!**”王伯语气加重,“我知道你们应酬多,活儿也赶。可立秋后,路边那些小吃,天热容易馊,不干不净。几杯酒下肚,热血上头,再被野蚊子围攻一番,夜里回家再被凉风偷袭,嘿,第二天保管头重脚轻,浑身骨头缝都疼!像那霜打的茄子——蔫了!工作是重要,可身子骨是革命的本钱呐!少点不必要的应酬,早点歇着,养足精神才是正理。”

小李听得连连点头,把那半瓶冰水悄悄推远了点:“记下了记下了!王伯,那‘三瓜得忌’又是啥讲究?西瓜总该能吃吧?解暑啊!”
王伯摆摆手:“西瓜?立秋后它就是‘过气美人’啦!”他指着门外水果摊上红彤彤的西瓜,“它是好东西,大暑天吃它赛过活神仙。可它性子太寒凉!立秋后,咱们的脾胃像那刚准备收心过日子的汉子,正要把夏天耗散的劲儿一点点攒回来。这时候再吃它,就好比往那刚点着、还没烧旺的小火苗上泼一大盆冷水,‘噗嗤’一下,那点刚聚起来的热乎气儿全灭了!肚子能不跟你闹革命吗?此乃‘三瓜’之首忌!”
“那苦瓜呢?我媳妇儿可爱炒这个,说下火。”小李追问。
“苦瓜?”王伯摇摇头,“它也快靠边站喽!这东西性寒,还败胃气。立秋后,已经不是它的天下了。吃了它,容易让脾胃更虚寒,特别是你这种干活出力、饮食有时不规律的,更要小心。后巷老刘头,就好这口,立秋后连着吃几天,结果胃疼得在床上打滚,脸都绿了,吃啥吐啥,遭老罪了!”
“还有一个是啥瓜?”小李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
“葫芦瓜,也叫匏瓜!”王伯神色认真了些,“老话儿讲‘秋后匏,毒过蛇’。不是说它真有毒,是过了季,容易长不好,或者沾染些不好的东西,口感差,吃了也容易让肚子‘翻江倒海’。所以啊,立秋后,这瓜也光荣‘退休’了,就别惦记啦!”
小李恍然大悟:“原来这‘三瓜’是西瓜、苦瓜、葫芦瓜!明白了!那王伯,这不让吃那不让喝的,立秋后咱该吃点啥补补?总不能干看着吧?”
王伯脸上露出笑意:“补?得温补,得顺应天时!南瓜、山药、嫩藕、胡萝卜、芹菜,这些都是立秋时节的宝贝,性子温和,不燥不寒,专门养你的脾胃,给身体添柴加火,就像给拉车的壮马喂足了精饲料!水果呢,梨子生津润燥,苹果平和养人,葡萄正当季,都是好选择。想吃点肉,鸡肉、鱼肉性平,可以来点。至于那狗肉羊肉,燥热得很,现在吃就像火上浇油,还是先放放吧。”
正说着,一阵凉风从门口卷进来,带着明显的秋意,小李下意识缩了缩脖子,打了个喷嚏。王伯看在眼里,语重心长地说:“小子,知道为啥老话说‘男怕立秋’了吧?秋收冬藏,多少事儿等着你们这些顶梁柱去扛?家里家外,重担在肩。这节气转换的关口,身体要是没护住,像那根绷得太紧的弦,‘啪’一下断了,趴了窝,家里那‘半边天’不就塌了?就像那急着赶路的马车,眼瞅着要到地头了,车轴子突然折了,多窝囊!你们年轻人,总觉得自己是铁打的,可这老天爷变脸的‘软刀子’,专挑那大大咧咧、不知防备的下手!顺天时,惜人力,护住身体里那点安身立命的元气,才是长久之计,是真正的担当!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夕阳的金辉透过玻璃门斜斜地照进来,店里的草药香似乎更浓了些。小李看着王伯慈祥又严肃的脸,又看看那瓶被冷落的冰水和门外诱人的西瓜摊,心里那点对“立秋无所谓”的轻慢劲儿,像被这晚风吹散了。他默默拿起旁边自己带来的薄外套,利索地穿在身上,还拉上了拉链,对王伯咧嘴一笑:“王伯,谢了!明天立秋,西瓜不碰了,冰水戒了!早晚加衣,准点睡觉!您那藿香正气水……还是给我拿两盒备着,工地上兄弟们用得着!”

王伯看着小李裹得严严实实的模样,布满皱纹的眼角笑开了花,像秋日里绽放的菊花。他熟练地包好药递过去,轻轻拍了拍柜台:“好小子!这就对了!记住喽,照顾好自己这副‘架子’,才能稳稳当当地扛起生活这副沉甸甸的担子。这节气里的老话儿啊,不是枷锁,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护心镜’,保你一年到头,身板硬朗,精神头足!”
小李揣好药,推开店门,那阵晚风迎面扑来,带着丝丝凉意,但他裹紧了外套,只觉得心里踏实又暖和。他迈开步子,走向那片依然被暑气笼罩却已悄然孕育秋意的工地,脚步似乎比来时更稳,更有力了。生活这场硬仗,懂得在季节流转的缝隙里,先把自己安顿好的人,才算握紧了真正的力量之源。这份力量,不在一时的勇猛,而在持久的坚韧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