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里最好减少探视?

147小编 113 2025-10-01

写这篇,没有责怪和埋怨前去探望月子里的小家庭的亲朋好友的意思,只是,我以我的亲身体验说几句实话,希望会对探望者和被探望者都有所参考。因为,我也曾经是热情的探望者,而今又成为被探望者,遂感触颇深。

那天偶尔看到了一个新浪的育儿视频《月子里为什么要减少探视?》觉得它一下子说到刚出月子的我的心窝子里去了,所以,我也很想说说自己对“探视”的理解。

人们对探视还颇有微词?!

没怀孕乃至怀孕后,我都一直认为,探望新生儿及新妈妈都是理所当然的,而且去得越早越能满足作为朋友的我真心惦记他们并急切想见到他们的心情,其他什么都没有考虑。我以前探望刚生宝宝的同事、朋友,都是在人家生产后一周或者两周内去的。那时就觉得,不但不能拖到出了月子,而且一定要趁早去,一是想尽快知道宝宝长什么样儿,二是觉得落后于其他人也不好。另外还有一个白痴的想法:不打招呼直接去而给他们一个惊喜(变态极了)。

在怀孕34周的产前培训课上,我才第一次听说,人们对“探视”还颇有微词。培训老师说:“生产后,过多的探望者会令你心情烦躁……”我当时还一愣,心想:“会吗?”后来在《郑玉巧育儿经》里也发现了类似说法:“过多探视,成人呼吸道中的微生物可能成为新生儿的致病菌,新生儿的生活环境要安逸舒适,远离感染源。过多探视,对新手妈妈产后恢复也不利,休息不好,乳汁分泌就减少,给母乳喂养带来困难。”

等我真正体验了才算彻底明白,月子里的“探视”还真是个比较麻烦、敏感和矛盾的问题。来探望的亲朋好友都是一片好心、诚心和热心,都是为你高兴才来。我做过探望者,我也能明白和理解。但作为被探望者,除了确实能感觉到朋友带来的温暖和幸福外,更多的是矛盾。拒绝吧,怕伤了人家的感情,好像给人家一片热心泼了一盆冷水;答应吧,你也来他也来,的确很不方便。月子里尤其前两周,这个新组建的小家庭还在磨合期,妈妈和宝宝都需要建立一种互相适应的作息时间,这对于新生的宝宝和虚弱的妈妈非常重要,而爸爸也很忙碌和疲惫。而朋友的探望,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这些有所干扰。少数几个朋友也就忍了,太多朋友的频繁探望真的很让月子里的小家庭吃不消。

我的亲身体验

我们由于身在异乡,我想已经算是避开了很多探望者了,但还是每周接待2拨探望者,月子里一共接待了8拨。若朋友提前约好说来还不算赖,无论在第1周还是第4周,我们需要在朋友来前把宝宝喂饱,然后让他睡觉,这样就不至于在一屋子人面前宝宝饿得嚎哭,而我还不好宽衣解带喂奶。新生宝宝要2小时吃一次奶,而妈**乳汁也是根据宝宝的需求节奏分泌,即便不方便喂母乳而给宝宝喂了奶瓶,妈**奶也会涨得难受,而每少吸一次都会对妈**母乳产生不良影响。2小时,其实很难掌握让它正好卡在朋友来的当儿。

还有朋友不打招呼直接来敲门,邻居(印度人)的一次来访就让大家都很尴尬。敲门时,我正穿着睡衣在喂奶,宝爸刚刚从浴室出来。听见敲门,我这儿赶紧结束喂奶,宝爸是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结果,我和宝爸就这样衣装不整地暴露在朋友面前,而宝宝没有吃饱就被强行拽下“饭桌”,开始还好,能挺一会儿,渐渐就回过神儿来了,开始委屈起自己那顿饭还没吃完呢……当然,邻居朋友也是一片热心和好心,他们没有孩子,想不到这些,觉得打电话可能是多此一举。

所以,为了保护更多的被探望者(产妇和新生宝宝),也为了让探望者(真心实意的朋友们)的爱心不打一点儿折扣,我冒着被不能理解我的朋友拍砖的危险,坦诚地表达一下自己的切身感受,希望可以对多数人有所帮助。因为以前的我就是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愣头愣脑地打扰了很多朋友的“月子”,现在很后悔的。

探望新生宝宝及产妇秘笈

1.最好不要在月子里探望新生宝宝及产妇。

2.若一定要在月子里探望,最好在产后2周之后。

3.无论何时探望,最好至少提前半天打电话询问方便。

4.千万别做“空降兵”——直接敲门,幻想着给人家惊喜。

5.表达恭贺之情,发个短信问候一下最好,然后出了月子再去好好探望。

上一篇: 清明拜祭先人不能触碰的雷区!
下一篇: 看望产妇有3忌,两句话不要说1种东西不要送,别得罪人还不自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