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类身体问题对应4种朝向房子,住对了少遭10年罪
171 2025-10-01
言语的温度,决定家的温度。好好说话,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家风。
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语言在表达爱的时候,有些无力,伤害别人的时候,却十分锋利。
我们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外面待人接物客气谦逊,回到家却对最亲近的人苛刻无理。
殊不知,这些无意间的言语伤害,正在悄悄侵蚀着我们家庭的根基。
家是讲爱的地方。言语的温度,往往决定了一个家的幸福程度。
家人是我们最应该呵护的对象,柔软的语言能滋养心灵,让家成为真正的港湾。
而尖刻的言语则可能让家变得冰冷。
小梁夫妻和哥哥、嫂子一起回家给爸爸过生日,四个人早早地就商量好要给爸爸带什么生日礼物。
半路上,哥哥隐约觉得少拿了一件礼物,便下车查看,结果真的把爸爸最爱喝的酒落下了。
小梁的妻子安慰哥哥道:“没关系的,趁现在还没走远,咱们回去拿一趟吧,也怪我太着急走了,没有检查。”
小梁紧接着妻子的话说:“回去拿吧,没事的。”
但是一旁的嫂子开口了:“现在拿怎么来得及,快走吧,下次都检查好了,你自己想办法怎么解决吧。”
说完便催着大家赶紧上车,一路上,嫂子一直都在抱怨。
终于到家了,嫂子一进门就大喊大叫的说:“本来还给您带了酒,结果他忘了拿,还要半路再回去拿,您看都几点了,还拿什么,下次再喝吧。”
哥哥觉得很没面子,便开始和嫂子争吵,最后嫂子生气地开门走了。
爸爸原本高高兴兴盼他们回来的喜悦完全没有了,无奈地坐在沙发上一声不吭。
一家人本来可以高高兴兴的吃个饭,结果就这么搞砸了。
后来,小梁和妻子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幸福,两个人有什么事情都一起商量,一起解决。
而哥哥受不了嫂子总是这样咄咄逼人,离婚了。
梁启超特别懂得怎么好好说话,他和妻子、孩子相处的都十分融洽。
他与子女像朋友般相处,书信中称呼女儿为“大宝贝”,儿子为“老baby”。
有一次,梁启超的二女儿梁思庄考试只考了第十六名,感到很沮丧。
梁启超并没有责怪女儿的考试成绩,安慰道:“庄庄,成绩如此,我很满足了,乖乖不必着急,只需努力就好了。”
在梁启超的家庭中,教育孩子没有打骂惩罚,更多的是鼓励和尊重。
在这样舒适温馨的环境中,梁启超的九个孩子都有非常了不起的成就,真正实现了“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栋梁”的教育奇迹。
一个初中生女孩每天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谢谢”。
坐出租车,下车时她对司机说谢谢。
去超市买东西,她对收银员说谢谢。
在外面吃饭,她对上菜的服务员说谢谢……
问她会不会烦,她说:“奶奶教我要讲礼貌,对人谦逊有礼。”
女孩的奶奶是一位退休小学教师,为人谦逊有礼,乐于助人,一辈子没有跟别人红过脸吵过架。
女孩被奶奶从小带大,耳濡目染,传承了奶奶礼貌待人、谦逊有礼的好家风。
这种教养不仅体现在语言上,更深入到她的行为中。
她在学校里遇到每一位老师都会问好,遇到清洁工也会停下来道声“阿姨好!”
她的行为甚至影响了她的同学们,让他们也学会了尊重所有的劳动者。
戒掉责备的语气。遇事不指责,是为人处世的智慧,也是好的家风。
鲁迅先生曾因儿子海婴说鱼丸不新鲜而责备他,但亲自尝过后发现孩子是对的。
他随后告诫夫人:“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指责,是不对的。”
戒掉命令的语气。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发号施令的战场。
不要打着“为你好”的旗号,使用支配式的沟通方式。这会让他人感到压抑和不受尊重。
戒掉不耐烦的语气。一个人最大的错误,就是把好脾气留给外人,却把坏脾气留给家人。
主持人李静曾在创业压力巨大时,仍坚持在回家前调整情绪,擦去泪水,把耐心留给家人。
用表达代替指责。心理学家发现,那些越过越差的家庭,都有个共同点:家里充满了挑剔、指责。
我们应该学会用“我”开头,而不是“你”。“
你总是这样!”可以改成“我觉得可以这样试试。”
你从来不理解我!”可以改成“我希望你能听听我的想法。”
多说谢谢,少说应该。不要觉得家人之间说谢谢很矫情。
一句“谢谢你为这个家的付出”,比一万句“你本来就应该这样做”更有力量。
先认同,再表达。在表达不同意见时,可以说“你说得有道理,不过我还有个想法...”或者“我理解你的感受,同时我觉得...”
先认同,是给对方台阶;再表达,是给自己出路。
改变说话方式,可以从一些简单的转换开始:
指责换成关心:把“你怎么又乱扔袜子?”换成“袜子放洗衣机里,我帮你一起洗。”
抱怨换成请求:把“你整天就知道玩手机!”换成“陪我聊会儿天吧,我想听听你今天的趣事。”
命令换成商量:把“赶紧去写作业!”换成“咱们先写完作业,再一起看电影,好不好?”
与父母相处,感恩比抱怨更重要。夫妻间相处,尊重比责怪更重要。与孩子相处,夸奖比打击更重要。
日本作家佐藤富雄通过大量研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喜欢把“一定没问题”“总会有办法”挂在嘴上的人,运气往往很好。
即使遇到什么麻烦,也总能化险为夷。而一张嘴就是指责攻击的人,都无一例外很倒霉。
佐藤富雄得出结论:“语言,可以改变人的命运。一个人经常说的那些话,将会成为他的生命预言。”
而这个结论,放在家庭里同样适用。
“好好说话”不仅是语气温和,更是通过言语传递善良。
一个常存善心、懂得好好说话的家庭,福气自然会不请自来,不仅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也能造福后代子孙。
范范仲淹的家风,深刻诠释了这份“善”。
当得知儿子范纯仁将一整船麦子乃至船只变卖,资助父亲故友料理亲丧后,范仲淹非但没有责备,反而欣慰称赞“汝已得我家风矣!”
这句充满肯定与鼓励的话,正是用言语传递善良的价值观。
这份由言语播撒的善种,最终得以开花结果。
范仲淹晚年倾尽积蓄购置“义田”,资助贫困族人,其子孙后代八百多年间持续守护和扩充这份家业。
范氏家族也因代代恪守“先忧后乐”、“清心做官、莫营私利”的家训。
名臣贤士辈出,家族绵延兴盛,真正体现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好的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大的不动产,它具有强大而持久的能量,是守护家族长久兴旺的基石。
家有戾气,必衰。家有和气,则昌。
最好的家风,是内心的善良,而这份善良,最直接、最日常的体现,就是好好说话。
它不需要昂贵的代价,却能带来最珍贵的回报 —— 家庭的和谐、幸福与长久的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