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房季装修攻略抢先知 甜蜜吉庆的婚房风水装修
110 2025-10-05
开头前先问钓友们个事啊,你觉得上鱼靠运气还是靠技术?可能都不全对,我觉得这里面门道可多着呢!
我这人,年轻时候是坚定的唯物论者,啥事儿都得讲个科学道理。可自打迷上钓鱼,遇上的邪门事儿多了,慢慢也信了些说不清楚道不明的讲究。这些事儿你没法用物理学、生物学来解释,但它就是管用,不服都不行。今儿就给大伙唠唠这些年我亲身经历的钓鱼“玄学”,件件都透着股子邪乎劲儿,却又实打实能让鱼护不空,说起来可太有意思了。 要说这些钓鱼“玄学”,还得从实际经历里慢慢琢磨。每回碰上邪乎事儿,我都忍不住琢磨背后的门道,越琢磨越觉得这里面藏着大学问,接下来就给大伙唠唠那些让我彻底服了的钓鱼怪事儿。
就说三年前那个夏天吧,我跟老李去山塘钓鱼。那山塘在半山腰,是以前开矿时留下来的,水深得发绿。老李选了个光秃秃的土坡,我瞅着那地方连棵草都没有,鱼咋会去?非要往对面水草丰茂的桦尖位扎。结果呢,我守了一上午,浮漂跟焊在水面上似的,老李那边时不时就提竿上鱼,都是半斤往上的鲫鱼。
中午吃饭时我忍不住问他:“你那破地方凭啥上鱼?” 老李嘬了口二锅头,指着水面说:“你没瞧见我脚边冒泡?那是泉眼,鱼认活水。” 我凑近了看,果然有串细小的气泡从他脚边水底冒上来,跟撒了把小米似的。下午我也挪过去,刚抛第三竿就上了条鲤鱼,三斤多重,拽得鱼竿弯成了 C 形。后来每次去陌生水域,我都先往水里扔块石头,听声音辨水流,要是有咕嘟咕嘟的气泡声,那地方准有鱼。
还有选日子这事儿,以前我嗤之以鼻,现在却当成铁律。老钓友都知道 “初一十五鱼最肥”,我以前总觉得是迷信,直到五年前的大年初一。那年冬天冷得邪乎,河面都结了层薄冰,我寻思着新年第一天图个吉利,裹着军大衣就去了河边。上午九点到十一点,浮漂一动不动,冻得我直跺脚。旁边看摊的老张说:“别急,等午时三刻。”
真邪门,十二点刚过,浮漂突然就往下沉。我一提竿,好家伙,一条半斤重的鲫鱼在冰面上蹦跶。接下来那半小时,跟开了闸似的,连杆上了七条,条条都胖乎乎的。老张在旁边捋着胡子笑:“鱼也过年呢,这时候吃食最猛。” 后来我特意记了日子,发现农历初一十五这两天,哪怕天气不好,鱼口也比平时好三成。去年中秋是十五,我在水库钓了条七斤重的草鱼,那鳞片在月光下亮得晃眼。
饵料方面的讲究就更邪乎了。前年秋天,我跟钓友去黄河故道,带的商品饵用完了,附近又没小卖部。眼看要空桶回家,我摸出兜里揣的半块月饼 —— 还是五仁的,心想死马当活马医,掰碎了拌点河泥搓成球。刚抛下去没两分钟,浮漂就被拖得横着走,提竿时一条翘嘴在水面翻起银亮的水花,足有两斤重。
旁边的小王看傻了,也想试试,可他带的是凤梨味的商品饵,愣是没口。后来我把剩下的月饼分给大家,那天下午,我们用五仁月饼钓了十多条翘嘴,成了钓点最靓的仔。现在我钓鱼总带点奇怪的 “秘密武器”:夏天带块西瓜皮,冬天揣把炒花生,遇上特殊情况,这些玩意儿比正经饵料还管用。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鱼还认人的声音。我有个老伙计王大爷,年轻时是京剧票友,爱唱两句老生。他钓鱼有个习惯,上鱼的时候必哼一段《钓金龟》。有次我们在野塘钓鱼,他那边连竿上鱼,我这边却没动静。我让他别唱了,他偏不听,结果他又上了条大的。我气不过,也扯着嗓子唱跑调的《智取威虎山》,嘿,没过五分钟,我这浮漂也动了。
后来发现,不是鱼爱听戏,是钓鱼时心情放松了,手上的力道就匀了。你要是急吼吼的,握竿的手不自觉就紧,鱼一咬钩就猛提,十有八九要脱钩。但这事儿传出去,就成了 “唱戏能上鱼”,还有人专门带着收音机去钓鱼,放的全是戏曲频道,你别说,还真有人靠这招钓上大鱼。
钓位的 “气场” 这东西,就更玄乎了。有些地方,明明水深、水草、水流都合适,可就是不上鱼。去年在湿地公园,我选了个看起来完美的钓位,结果旁边的新手钓了三条,我一条没有。那新手挠着头说:“大哥,要不你换我这试试?” 我挪过去刚抛竿,浮漂就往下沉,钓上来条鲫鱼。再看我原来的位置,直到天黑都没人上鱼。
老李说这叫 “死位”,是水底有不干净的东西。我虽然不信鬼神,但也总结出个规律:要是某个钓位连续三天没人上鱼,趁早换地方。有次在水库,我见个小伙子死守着 “死位” 不挪窝,劝了他三次都不听,结果钓了两天,就钓上两条麦穗鱼,临走时还跟鱼竿较劲,差点把竿子撅折了。
饵料的 “玄学” 里,最邪门的是 “沾人气”。老钓友调饵料时,总爱往里面吐口唾沫,说这样鱼才认。我刚开始觉得恶心,后来被逼得没招也试过。去年在护城河,商品饵用没了,我就把剩下的玉米面嚼碎了,混点水调成团。那味道,现在想起来都上头,可钓上来的鲫鱼比平时大一圈。旁边的年轻人看愣了,说要拍成短视频发DY,标题都想好了 ——《大爷用口水钓鱼,爆护了》,当时我们都笑傻了。
还有个讲究,掉在地上的饵料不能踩。有次我跟老张去钓鱼,他掉了块面团在地上,赶紧捡起来扔回水里,说这是 “敬鱼”。我笑他迷信,故意把自己掉的饵料踩碎了。结果那天邪门了,老张钓了三斤多,我一条没钓到,连白条都不搭理我。回家路上我越想越不对劲,后来每次掉了饵料,哪怕沾了泥,也得捡起来扔回水里,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但是这事在我身上没有得到回报,可能分人吧......
钓鱼时说话也有忌讳,最不能说 “没鱼”。前年在黑坑,我跟老李打赌谁钓得多,上午我钓了五条,他钓了三条。我得意洋洋地说:“你今天怕是要输哦~” 这话一出口,邪门了,接下来三个小时,我这边彻底没口,老李那边却连竿上鱼,最后反赢了我四条。临走时老李数落我:“让你嘴欠,鱼听见了。”
现在我钓鱼时,不管多顺或者多背,都只说吉利话。上鱼了就说 “来了老弟”,没口就说 “鱼在开会呢”。有次带新手去钓鱼,那小伙子总说 “完了完了没鱼了”,我赶紧让他闭嘴,给他个苹果堵上嘴。果然,没过十分钟就上鱼了,那小伙子啃着苹果说:“这苹果比我的嘴管用。”
这些年钓鱼,还发现个规律:穿深色衣服比浅色衣服上鱼多。不是说鱼能看见颜色,是深色衣服不晃眼。去年夏天,我穿件白衬衫去钓鱼,太阳一晒,水面反光晃得睁不开眼,提竿总慢半拍。回家换了件蓝褂子,立马就顺手了,一下午钓了两斤多。后来观察发现,那些钓获多的老钓友,穿的都是军绿、藏蓝、深灰这些颜色,没见过谁穿白衬衫、红 T 恤能爆护的。
还有风向,老话讲 “东风不上鱼,西风钓疯鱼”,我验证了五年,准确率能到八成。去年春天刮东风,我在水库守了一天,就钓上两条麦穗鱼。旁边的老王说:“早跟你说别来,东风一吹,鱼都浮在水面换气,哪有心思吃食。” 等第二天刮西风,我去同一个位置,钓了五斤多鲫鱼,回家时鱼护都沉甸甸的。
这些 “玄学”,其实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经验。他们没学过鱼类学,却凭着观察总结出规律;没读过气象学,却摸透了风雨和鱼口的关系。就像老李常说的:“鱼比人实在,你对它用心,它就给你回应。”
现在每次出钓,我都会带上三样东西:一块测水深的铅坠,一包自己泡的玉米,还有颗敬畏自然的心。那些说不清楚道不明的讲究,与其说是玄学,不如说是钓鱼人对自然的理解。你可以不信,但别较真,毕竟钓鱼图的是乐子,能上鱼比啥都强,您说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