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玄空风水朔源之一:蒋大鸿是反清的义士,是三元风水的宗师

147小编 140 2025-10-06

三元玄空风水,到底是怎么蹦出来的?有人说“蒋大鸿是鼻祖”,有人摇头,说还有别家,比方杨公三元、吴景鸾。更有江湖传说,蒋大鸿是蒋中正的祖宗——听着就悬乎。真真假假,哪根是线索,哪根是八卦,咱今儿就绕着这个迷局,说说蒋大鸿这位“风水大宗师”到底干了些什么。

你说历史这玩意儿,靠谱又不全靠谱——有些记载清清楚楚,有些像烂泥糊墙,谁都能添两刀。蒋大鸿这人吧,江苏松江的,名字其实叫蒋平阶,字大鸿。最正经的生卒也未必统一:有说他是万历四十四年十二月降生,碰巧那一年努尔哈赤刚成立后金,也有一说晚了四年还是早了四年,总之,乱世出人,来头不小。老蒋还没睁眼,天下就已经动荡开了。

他小时候挺惨,母亲早亡。想想,一个小孩子站在空阔的院子里,冬天灌着风,不知道哪年哪月能有个归处。家里长辈让他研习“形家之学”,这些玩意儿,细究起来,就是看山望水的门道,说白了,风水。这事儿学起来,十年打底,书都是黄皮卷子,豆油灯下磨出来的眼神。

十八岁那年,蒋大鸿拜了明朝大文人陈子龙为师——陈黄门,那也是一号人物。他跟着陈子龙学诗学文,嘴上挂着风流,骨子里却硬气,一种隐隐的义气侠气。你说吧,古人,但稍微想象一下——少年心气,喜欢听江湖上的故事,写诗也爱戳点世间不平。据县志说,他诗文里总有点侠客气,一股子“有话不吐不快”的劲儿。

可真正的风雨,是乱世的那几年。1644年,李自成破北京,皇帝在煤山吊死,明朝一夜归西。大鸿没打算苟且偷生,听说唐王在福建举起反清复明的大旗,他收拾细软,戴着黄冠、换了身份跑过去,做了兵部司务官,又升到御史。你琢磨这事,他年纪轻轻,扔下老家,去投奔一面已岌岌可危的大旗。性子耿直,还弹劾了权重一时的郑芝龙。郑芝龙人称海上枭雄,手腕硬得很,蒋大鸿偏要跟他较劲,后果当然不妙——闽地失守,郑芝龙转身投清,蒋大鸿成了“反清死士”,戴上黄冠,四处逃亡。

那几年日子,能想象吗?山东、江苏、齐鲁、吴越,哪里能藏身就往哪钻。有时扮道士,有时自称风水先生。世道乱糟糟,逃命也得养活自己,风水成了吃饭家伙事。或许前半生,他真是在逃亡里学会了怎样“观山察水、审龙点穴”,不止为了看风水,更是为了一口活路。后来呢,风声过去,他又喜欢上会稽一带的山水,说是安家,其实可能只是想给自己找一个落脚处。

地方志里提到,“晚业堪舆,精其术。”意思很直白,蒋大鸿到老年才在风水上拔尖。其实他年轻的时候,兵法、诗文都有天分,只到经过那么多风霜,风水成了他安身立命、甚至安魂的工具。看书、访墓,“凡天文地理阴阳历数之书,洞究无遗”。你随便举一本文献,他可能都能捻掐出门道。

不过,“三元风水”为什么最后归到他头上,里头也有讲究。当时流行的风水派别多得很,杨公三合、吴公派、三合派,江湖上谁都能说两句。最时髦的,是《平砂玉尺》那一派。蒋大鸿反倒抬杠,写了本《平砂玉尺辨伪》,狠狠把前人——尤其曾文辿、廖瑀、赖文俊、何溥这些风水名家都批了个遍,唯独对杨筠松不下手,可能是觉得“前浪还是有点意思”。你说他是标新立异也罢,是要“杀出独门一条路”也行,反正蒋大鸿的“三元法”就是在这种斗争、反思和打假中冒出来的。

他自己编了罗盘,后人都叫那玩意儿“蒋盘”。随他学艺的,也不是随便就能入门——丹阳张仲馨,丹徒骆士鹏,山阴吕相烈,会稽姜尧,武陵胡泰征,淄川毕世持……这些人或得真传,或只是沾了点边。姜尧把蒋大鸿的诗文和风水心得都做了注解,勉强算有点脉络,三吴两浙的风水师还争相自封“平阶门人”,坑蒙拐骗都有。

蒋大鸿这人还挺绝——康熙年间,朝廷想召博学鸿词,朋友帮他递了推荐,他却赶紧回绝。他不愿进官场,可能是怕被清廷收编,也可能是怕自己心事泄露。晚年沉醉山水诗文,感慨旧事,常常酒阑烛残,讲几句世道沧桑,听他唠嗑的人都感慨“其才而哀其志”。著书十余种,卷以百计,可是等他一死,许多书稿就这么散了,像天边云烟,只有几本流传下来。

至于“三元玄空”体系,到底怎么一层层搭起来的?蒋大鸿自编《地理辨正》,讽了半个风水圈,偏好心传而不愿写明。“事贵心授,非可言罄”,这句话像半遮半露的面纱——有门但不好进。见过他的人说,酒至灯残,蒋大鸿涕泪纵横,那遗恨大半写在了诗里、书里,却没几个人能真正懂他的心事。

三元之“源”,你说是他定的也好,是风水学派斗争的结果也罢,留到今天,已经像江南的晚雨,打在瓦檐下也说不清哪里的水。蒋大鸿死后,愿葬若耶之樵风泾——一条溪水的旁边,盖棺自命其归。曾经的反清义士,兵部司务、御史,后来变成山林诗人、风水先生。岁月流转,一派风水传承成了他另一种“江湖名号”,也许他自己都没想到。

风水本是门人心的事,三元体系也未必全靠章节可以说明。后人与其争论源头,不如问一句:在那个风声鹤唳的年代,蒋大鸿到底是活成了自己,还是活成了时代里的一块嶙峋怪石?谁又能说清,江湖流派的根究,究竟是为了找一位“祖师爷”,还是在迷雾里寻自己的路。千年之后,风水流派林立,谁家的盘谁家的诀,真正的门道,是不是还在暗处,等着有缘人敲门?

三元的编撰、变迁、真伪,似乎还没到尽头——下回咱再聊,那些绕来绕去的“三元体系”,你是否看得明白?

上一篇: 父母坚持要分房睡,所以把主卧室一分为二,年纪大了都喜欢分床睡
下一篇: 堪舆中的“警示福”——黄泉八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