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劝大家,家里不要再养扶桑花了,都是过来人的经验教训
65 2025-10-07
书生两次斩龙脉
你说世上的命运怪不怪?有人拼了命,还是翻不过那道坎;有人稀里糊涂,一转身就撞上了天大的机缘。这故事里的主角,就是那种万里挑一的稀罕书生。家里早就穷得只剩锅碗瓢盆,人也参不进科举的门槛,偏偏他不服气,还要一头扎进京城去碰碰运气。
赶考路上,身上的钱差不多掏空,肚子也跟着咕咕叫。他走到一段山水清秀、鸟叫蛙鸣的小地界,竟然快要没撑住了。这种时候,什么面子、什么斯文,全都抛脑后,赶紧往寺庙跑,想蹭口饭吃。寺里方丈看他两眼,像是在掂量什么,最终给了碗热粥,几个馒头,还有点咸菜。说实话,有时候人生的拐点,都发生在你狼吞虎咽,顾不得斯文的那一刻。
饭后,方丈坐下来,跟他唠嗑。说什么“你印堂发亮、必有大运”。书生听了心里一阵发麻,半信半疑。可人穷志短,他实在是穷怕了,考不上又没路费,连赴京的盼头都没了。方丈宽宽厚厚地递过几两碎银,说这是缘分,也许以后能还得上。有没有想过,世界上会有人帮忙,仅仅因为他们觉得“你有戏”?
话说回来,上一次赶考他倒有种说不出的邪门儿经历。一个雨夜,摇摇晃晃地进了个城隍庙避雨。神像前磕了几下头,想到不过是借宿一晚,算不得什么罪过。可是那晚,迷迷糊糊发起高烧,梦里黑脸大汉凶得很,非让他滚出去。两次醒来都能听到那声音,哪怕后来才明白,不是冤亲债主,而是城隍“相救”。人有时候,真得信点命——那场雨后城隍庙塌了,几个人埋进去,他这半夜跑出去,才捡了条命。
打那以后,他对命运多了点敬畏,也多了点胡思乱想。方丈听他说完,也不跟他绕弯子,直说“你命硬,有贵人帮。”书生不太敢信这个理,但银子在手,又有方丈一句句胸有成竹的夸赞,他这心啊,激动得脸都红了些。
又赶京城,三场考下来,觉得比从前顺得多。书生本来就是个较真儿的人,一路上拼得辛苦,等到放榜那天,主考官亲自找他,说“你榜眼定了。”换了谁,这一刻兴奋得不知天高地厚,客栈里酒宴都闹到半夜。可他睡不着,跑院子里凉快,月亮照着院子,人生百感交集。
讲到这里有点像小说,人真是难免要做些不靠谱的事。三更夜,他跟马棚那匹白马杵了一会儿,摸摸它鬃毛,突发奇想,骑着就要出去溜达。白马没拦,反倒像知道他心思,呼哧一声,带他跑进了城外的山林。跑了半个时辰,停在一块突兀的巨石前,石头像龙头一般,马还“指”了指那个地方。书生心里咯噔一下,小时候听老人说风水、龙脉都有讲究,他便上前刻字,埋下玉佩留标记——你问他为什么?谁知道呢,也许只是赌一把命运的小心思。
第二天,惊奇的事发生了,那棵小树苗竟在刻字玉佩处冒出来。白马不见了踪迹,整个过程仿佛一场梦。他隐隐觉得自己碰上了好事,心里既感恩又忐忑,怕好处来得太大,有一天还得还回去。
科举放榜,他如愿成了榜眼,进了朝堂,做出了清正廉明的好官。家乡的老坟那树苗也越发枝繁叶茂,日渐成了巨树。邻里都说,那就是龙树,是风水神迹,书生一家也就顺着这口福,世世作官富贵。
不过,故事要是就此圆满,也太没意思。谁都没想到,书生晚年时会亲自砍了那棵龙树,还挖了当初暗埋玉佩的旧坟。边上的人都说他疯了,他却笑得淡定。劝孙儿们,“咱家这一桩风水,我已经受够了,也欠了太多;人欠了命里不能还的好处,久了也不踏实。”
这话说出口,大家心里都五味杂陈。有时候,最难的不是得不到什么,而是明明可以享受,却要亲手断掉——这种知进退、能自省的人,不多见。
时间一晃又过了些年。书生辞官归隐,终究老去。那天他走得安详,京城里百姓都自发送行,皇帝也下旨厚葬。结果天边划过一道亮光,仿佛给全城添了层神秘色彩,这种传说谁敢说不是巧合?
书生走了,家里小辈却另有出息。最不起眼的小孙子,突然才气横溢,文章策论谁都比不了。有人说,这是祖上积德,书生的魂还在看护着后人。世上有种东西,比风水更靠谱——后人的努力和祖先的遗训。
家族的好运像是刹不住闸,考场官场都有人崭露头角。只有在最风光的时候,才容易遭到考验。某年京城突发大水,乱成一锅粥,百姓四处逃难。书生后人站了出来,带人筑堤抢救,几天几夜没合眼。等洪水退去,大家才明白:什么龙脉、什么天命,关键时刻还是靠人撑着。
那后人也没摆什么架子,只说“这是祖父的教导,咱家就该为百姓做点事。”人越是谦虚,反倒叫人记得更久。故事传开,这家族名声又大了几圈,大家都说这才是真的龙脉——不是埋在土里的,是刻在骨头里的。
再后来的年月,灾祸接二连三。地震来了、百姓惊慌,家中晚辈又跳出来,带队救人、出资重建,连睡觉都在救灾棚里凑合。你要说这还是“神仙保佑”,未免有点敷衍——分明是家族传下来的本事和气魄。
重建之后,京城慢慢又活过来。十三代了,这家族还在城里越过越好,后人都说是祖宗庇佑。可真论起来,书生留给子孙的,未必是那棵龙树,也不是地下的玉佩,而是“有所得亦有舍、做了好事心安理得”这一份气质。
人世间的机缘谁也说不准。你说他是神仙点化也罢,是祖荫风水也好,到最后还不是靠这群人一代又一代咬牙撑下去。龙脉能砍,人心最难改。一场传奇就这样口耳相传,越过百年还让人念叨。到底是书生厉害,还是这家人的骨头里有点了不得的东西?
说来也奇怪,那个白马后来再没出现过。逢到月亮明的时候,村里老人偶尔还会讲一讲,外乡人就拿当神话听;自家后代,却更喜欢在茶余饭后悄声说一句:“做人,该有能断也能续的本事。”是嘛,这才是故事的好处。